前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我相信,沒有人從小不做夢,只是或多或少而已。有些人經常做美夢,有些人經常做噩夢,關於夢境的解釋,中國還有一本著作,叫做《周公解夢》。不過,關於夢境之解釋,科學界一般崇尚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樣的觀點。
但是,有些人的夢境確實很離奇,在生活中是見不到的,至於這些夢境究竟是怎麼來的,科學界也為此一直爭論不休,尚未有定論。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託夢"一說,不過,這種說法卻得不到科學界的贊同,但有時候卻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兇殺案,這個案子就跟"託夢"有關。
弟弟失蹤後,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後來弟弟給姐姐"託夢",才讓這個案子破了!至於,為何姐姐會收到弟弟的"託夢",專家也沒辦法解釋。如果你對這個內容感興趣的話,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弟弟張永成突然失蹤
張永成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住在吉林長白山。張永成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鄰裡關係很好,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善良的小夥子。原本以為,這麼善良、勤勞的人,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意外卻來得觸不及防。
2008年6月,張永成突然失蹤了。雖然,張永成是一個外鄉人,但是在長白山這裡已經居住了許久,鄰裡關係都很和睦,大家見不到他,都覺得很擔心!
張永成的姐姐叫做張燕,弟弟失蹤了,姐姐立即趕過來,配合警方對案件進行調查。這不是一個失蹤案,張永成很可能已經被殺害了,因為警方在長白山當地找到了張永成的血衣。
不過,由於一直找不到張永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個案件讓警方一籌莫展。由於張永成並沒什麼錢,而且人很善良,所以,警方首先排除了張永成因為金錢,而被人給殺害的觀點!
張永成做人十分低調,做事也很勤懇,鄰居如果有什麼困難,張永成會儘可能幫助他們。而且,張永成並沒有跟什麼人結仇,所以,仇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那麼會不會是感情方面的問題呢?但是,張永成好像也沒有跟誰談過感情!一時之間,這個案子就被懸著,如果找到屍體就好了,通過屍體可以分析加害者!但是,張永成的屍體,警方卻一點都沒有著落!
弟弟給姐姐"託夢"
由於找不到屍體,張永成的案子就被懸在了那裡。不過,有一天,姐姐張燕找到了當地公安局,她說自己的弟弟已經死了,他是被人給殺害的!姐姐還帶警察去找弟弟的屍體,她說弟弟被人埋在鐵路旁邊!警方問姐姐是怎麼知道的,姐姐說,因為晚上弟弟給自己"託夢",所以她才知道弟弟的屍體在何處!警方有點不相信姐姐的說法,不過,真的在原地找到屍體!
找到屍體之後,警方開始排查張永成的死因。警方曾經懷疑過兩個人,不過後來都被排除掉。警方第一個懷疑的人是姐姐,畢竟姐姐知道屍體究竟在什麼地方,而且她的"託夢"之說法有一點牽強附會,警察一開始是不相信的。不過,警察第一個懷疑姐姐,但是也第一個解除對她的懷疑,因為她不僅沒有作案動機,同時作案時間也是不吻合的,所以姐姐絕不是兇手!
第二個嫌疑人是張永成的鄰居劉曉琳,不過警方後來也解除了對她的懷疑。因為,劉曉琳為人十分和善,不像是會殺人的人,而且,劉曉琳不具備作案的動機,她也沒有體力能夠將張永成殺掉,當然,劉曉琳也有不在場的證明!警方對這兩個嫌疑人的態度是,首先懷疑,接著解除懷疑。根據張永成實際被殺的情況,這兩個人不可能是兇手。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
案件終於真相大白
後來,警方進一步排查,確定了另外一個嫌疑人韓志剛。因為,有村民回憶,在張永成被殺當天曾看到韓志剛鬼鬼祟祟的出去,回來的時候左顧右盼,也很可疑。警方立刻傳喚了韓志剛,但韓志剛並不承認。
後來,警方在韓志剛車子底下檢測出被害人張永成的血液,韓志剛才供認不諱。張永成是被韓志剛殺死的,韓志剛同時也交代了自己殺人的原因和殺人的始末。
原來,這一切源於一場情感糾紛。張永成、韓志剛、劉曉琳,這三個人之間,有著一段如《相見歡》中所說的"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原來,一開始,韓志剛和劉曉琳是情人關係,但是後來,劉曉琳喜歡上了張永成,她想要跟韓志剛分手。
於是,韓志剛開始怨恨張永成,並且找了一個時間,變態地對張永成砍了幾十刀,後來更是將張永成埋在了鐵路附近的地裡。
韓志剛本來以為只要警方找不到張永成的屍體,自己就能夠"逃之夭夭"。殊不知,一場"託夢"讓韓志剛的"夢想"破碎了。正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誰若犯了罪,總有一天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警察本來還對姐姐的"託夢"一說,深有疑慮,不過,經過這個事件之後,警察也不知道怎麼辦了。姐姐為什麼會收到弟弟的"託夢",專家也很難給出解釋。
結語
如今,我們已經是21世界的新人類,我們應該相信科學,不應該相信迷信。難道,"託夢"這件事真的是一種巧合麼?不過,這也太巧了!姐姐竟然可以通過夢境知道弟弟屍體準確的位置,說是巧合反而牽強附會了!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僅僅是一種個案,專家現在也很難給出準確的解釋,我們將答案交給時間吧,也許未來,會有人幫我們解開這個讓人困惑的謎題。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