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個商業價值排行榜上,楊冪永遠位居前列。很多時候,她被視為中國最具資本號召力的女明星。
而她在商業上的表現,也如同那個綜藝裡清醒到過分的嘉賓,壓抑住人的情感,精準、有效地執行每一道資本的命令。
文 | 張煒鋮
編輯 | 楚明
本文轉載自每日人物(ID:)
楊冪開始試圖扮演一個「人間清醒」的角色——在最近參加的兩檔綜藝《奇葩說》和《追光吧哥哥》中,她幾乎是脫離了個人感情,變成一個刀槍不入的女性,貢獻了許多金句,即使是吐槽,也非常狠厲。《奇葩說》的一位選手用冒犯的語氣對她說:「可能你要聽點實話這樣子,我覺得你本人跟照片還是有點差別。」楊冪沒有留情地馬上回覆:「沒關係,我的受眾群也不是你們。」▲ 楊冪在新一季的《奇葩說》中貢獻了許多金句。圖 / 《奇葩說 第七季》截圖
真正讓「老闆楊冪」這個身份為大眾廣泛所知的,是她作為股東的嘉行傳媒估值飆升至50億元的消息。2017年3月,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基金石河子市君毅雲揚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認購嘉行傳媒10%股份,合計出資5億元。而在兩年之前,嘉行借殼上市的西安同大估值僅2500萬元。兩年間嘉行傳媒估值翻200倍的神話,也讓楊冪被視作「新三板女神」。操控這一切發生的,不只是楊冪一個人。嘉行傳媒的前身嘉行天下楊冪工作室,是由楊冪和她在榮信達時期的經紀團隊成員曾嘉、趙若堯一同創立。2015年,她們說服了在普華永道北京娛樂媒體組供職的李娟,開始了共同創業。同年7月,四人一起成立了西藏嘉行,並在一個月後成為西安同大第一大股東,完成了借殼登陸新三板。2016年6月西安同大正式更名為嘉行傳媒,嘉行系團隊拿到了近53%的股份,實現了對嘉行傳媒的絕對控股。▲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使嘉行的數位藝人都收穫了更廣泛的關注。圖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劇照
楊冪的標籤在嘉行的運營裡得到有意的強化。此時,IP大劇是電視臺和視頻平臺爭搶的頭部內容。這些劇多半依賴於流量藝人的出演。這使得重視藝人經紀的嘉行碰上了藝人片酬瘋長的好時機。而楊冪,是女藝人中的頂級流量,無論是尚世的入股,還是與芒果影視籤訂購劇協議,這些生意都是衝著楊冪而來。2017年6月,李娟向媒體表示,嘉行會在次年重點考慮IPO,「所有的財務狀況,法務狀況都是已經準備好的,所以不需要一個漫長的準備期、輔導期。」她說。而就在同一個月,她將嘉行的股票套現2.5個億,這大概是楊冪當時年收入的3倍。2018年伊始,資本紛紛撤離影視行業,影視公司的IPO紛紛終止。在影視寒冬中,嘉行也屢屢受阻。2018年5月,嘉行傳媒從新三板摘牌。儘管其公告解釋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決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加快融資節奏,但這時尚未離職的李娟對媒體的口徑已經變成,嘉行傳媒尚無具體的上市計劃。不久,嘉行的IPO計劃宣布徹底擱淺。降溫的嘉行逐步被資本拋棄。上海尚世以不低於嘉行傳媒全部股權估值45億為定價基礎,轉讓其所持有嘉行傳媒14.25%的股份。這是尚世第二次出售嘉行股權的計劃,並且主動將估值降低了10%。上一次,嘉行傳媒實際控制人從尚世手中接走9.5%股權,而剩餘的股權無人問津,因此才有這一次的股權清倉。這一年嘉行播出的劇集都沒有收穫較大的反響。楊冪主演的《談判官》慘澹收官。迪麗熱巴的大女主戲《烈火如歌》上星失敗,變成了優酷獨播的純網劇,另一部《麗姬傳》無論是流量還是口碑都未達預期。被視作翻身之作的楊冪主演的《扶搖》,並沒有像被期望的那樣大爆出圈。楊冪的離婚也帶來了危機。在對賭期結束的2018年12月,兩人官宣了離婚。雖然在優秀的公關之下,這件事情並沒有帶來強烈的震動。但這無法掩蓋嘉行頭號男演員出走的事實。而一向強勢的嘉行藝人經紀板塊,只交出了迪麗熱巴這一項成績。藝人的出走也首次發生。而在此之前,楊冪趁著事業的東風,第一次主動做出了轉型的嘗試。她拍了一部小成本的文藝片《寶貝兒》。在這部電影裡,她飾演了有嚴重先天缺陷的女主角江萌。這部電影幾乎寄託了楊冪全部的在演技上的野心。導演劉傑說楊冪這次橫下了心,一個鏡頭拍3天。她為了角色學了9個月方言,補拍了3次。宣傳電影時,楊冪用「折磨」來形容這次的拍攝經歷。「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她說。這部一線女星主動破格演出的電影一開始是被很多人看好的,電影首日排片達到了23%。但很快,電影票房和口碑給了楊冪沉重的一擊。它的票房曲線迅速下滑,最終票房只有3000萬元左右,豆瓣評分更是只有5.2分。▲ 《寶貝兒》並沒有使楊冪的演技得到大眾的認可。圖 / 《寶貝兒》劇照
楊冪在電影上是有過輝煌的票房成績的。《小時代》系列累計票房達到17.9億元,《分手大師》6.65億元,此外還有票房在2-3億元的《何以笙簫默》《逆勢營救》和《繡春刀》。但是這些電影都是較為成熟的商業片,也是楊冪主導的嘉行相對擅長的領域。《寶貝兒》的失利也使得嘉行的處境雪上加霜。它證明了嘉行在文藝電影這一類上的失敗。而股東們對它的耐心也越來越少,已經容不得楊冪和嘉行再一次做出突破性的嘗試了。楊冪和嘉行根據市場的反響,回到了舒適區。在這個區間裡,所有盈利都是可預測的,至於楊冪的個人藝術追求,好像並沒有那麼重要。在此之前,嘉行曾經給自己定位成「年輕化、偶像化劇集市場的收割機」,現在,他們要將這種定位貫徹到底。嘉行奉行「年輕化、偶像化」的結果是,它直接進入了偶像經紀賽道,成立子公司和偶像廠牌「嘉行新悅」,開始送藝人們參加選秀。在《創造營2020》中成功出道的王藝瑾,就來自於嘉行傳媒。輸送選手去《站穩了朋友》時,嘉行新悅的負責人對媒體說,「我們沒有對手,我們的對手永遠是自己。」而楊冪也繞回了甜寵劇、偶像劇。她在2018年之後主要的主演劇集僅僅有一部《築夢情緣》,這部偶像劇平均收視率只有0.96%,為當年湖南衛視倒數第一。其餘時候,她都在嘉行的劇裡作配。楊冪的粉絲甚至開始抵制嘉行的自製劇,他們在楊冪的微博下大量留言,質問她考慮的是自己的未來還是嘉行的未來?楊冪在2017年接受雜誌採訪時說:「我想努力做一個人民女演員」。這句話被反覆引用,登上了最贊評論。「你還想當人民的女演員嗎?」粉絲問。而楊冪依舊選擇嘉行,似乎就是在擁抱資本而拋棄作品。▲ 粉絲在楊冪的線下活動中集體舉牌抵制嘉行。圖 / 網絡
而楊冪依舊選擇嘉行。在採訪裡她坦言,覺得嘉行的人比她更懂市場,所以她會推翻自己的想法。她看重並相信的,是市場的反應和資本的收益。至於作品,最近一部要開播的《暴風眼》,楊冪選擇的搭檔是嘉行的男演員張彬彬。有商業評論說,楊冪本身就是一支股票,大家期待的僅僅是她能帶來多少利潤。這要求她一直強大、沒有感情、高效率地掙錢。就像2015年,劉愷威在接受採訪時說:「我跟我太太發展的方向是兩個不同的方向,我希望自己還是比較有藝術性一點的,我也不是說她沒有藝術性,只是說大家關心的東西還是在於她的商業價值上。」並且他強調,楊冪不會不同意這種說法。配圖來自網絡
點【在看】,明天再見~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推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在看
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