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情感往往最真摯動人,這也是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喜歡用孩子的形象作為「救贖者」,拯救那些在困境中掙扎的主角,讓他們明確自己的目標,獲取前進的動力。
正是因為孩子的感情純粹沒有雜質,所以他們筆下的文章,常常以稚嫩的筆法、樸素的語句,讓人感動落淚。
01小學生作文《給媽媽的信》火了
一位語文老師曬出了小學生寫的一篇作文,雖然這篇作文只有短短一百多字,看完卻令人感動落淚。
這名小學生寫了一封《給媽媽的信》,文章中不僅體現了孩子對母親的關懷和心疼,還表達了孩子對母親深深的愛。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這位小學生的心中,媽媽的形象十分偉大。在他眼裡,媽媽不僅是自己的守護者,更是他的好夥伴。孩子的心中充滿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這份謝意也流露在他日常與媽媽的交流之中。
看到孩子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絕不會傷害媽媽,也不會讓媽媽難過,很多網友看完都忍不住落淚。
有網友表示,自己也是一位母親,看完這篇文章才知道孩子有多愛媽媽:「孩子的愛是很純粹的,雖然我有時候做了錯事會忍不住朝孩子發脾氣,但是我家孩子從來不會因為被罵而遠離我,還會在自己難受的時候跑過來輕聲安慰我,明明她才是被吼的那個人......以後我也會控制自己的脾氣,讓孩子在愛裡成長。」
02媽媽應該如何給予孩子自己的愛?
①教會孩子獨立
作為一名合格的母親,要教會孩子獨立。在孩子陳長得過程中,媽媽不能夠一手包辦孩子的所有事物,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
如果媽媽一直學不會對孩子放手,這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孩子或許會在母親的溺愛之下,成長為社會的巨嬰。
②不輕易打罵孩子
作為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所負擔的責任似乎更多、更重一些。有的媽媽因為心態和性格的問題,在教育孩子時採用棍棒教育,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其實這種觀念有失偏頗。
媽媽不輕易打罵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明白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③多陪伴孩子
媽媽要多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在充滿媽媽的氣息的環境之中茁壯成長,這樣成長出來的孩子,會更加自信,也會更加充滿安全感。
03和你說句貼心話
媽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守護者,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
媽媽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細微的影響。所以要想讓孩子成為出色優秀的人才,媽媽的良好教育必不可少。
今日話題:你能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愛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