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復《宣言》獲取汁源
文章屬於紅顏秀原創,禁止抄襲!
提及澳大利亞的演員,大家一定會想到兩位大名鼎鼎的霸氣女演員——妮可基德曼和凱特布蘭切特。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是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宣言》。
Imbd7.2分,豆瓣7.9分。
大魔王雖然是60後,卻完美詮釋了女人並不是要年輕嬌嫩才稱得上美人,沉默無語時霸氣高貴,充滿神秘感調;
當她微笑時,嘴角一揚起,臉上現出一道意味深長的笑紋,又讓覺得她如此地富有女人味。
凱特的美早已戰勝了時間和年齡對女人的侵蝕。
大魔王拿過奧斯卡影后,也演過好萊塢商業大片《指環王》中的女王,文藝片《卡羅爾》中的中產階級貴婦她信手拈來,穿上男裝她也能帥到沒朋友。
這位早已不在年輕的女演員,卻能完美演繹各種類型的影片,扮演各種類型的角色。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魔王的這部影片《宣言》,又是大魔王的一次打破類型片的作品。
在片中她一人分飾了13種風格迥異的角色,有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OL職業風的電視播報員、未來世界的科學家、偏執狂一般的藝術指揮家、頹廢黑暗系的朋克女、富有的藝術家、頹廢落魄的流浪漢、死亡哥特氣息的墓地演講者……這些風格迥異但是都飽含著個人鮮明特色的角色,紛紛對著屏幕發表著自己的藝術宣言。
其實作為一部電影來看,它的故事性、情節性都很有問題,破碎的片段、不明所以的情節、不知所云的臺詞…..
而作為一部商業性質的實驗電影,它又很大膽創新,由凱特女王一個人飾演13個角色,通過13種不同類型的人物,發表自己的藝術宣言。
在聖丹斯首映時,這部電影像藝術品一樣的作為展品在博物館展出的裝置藝術:13面巨大的屏幕躍動著凱特大魔王飾演的截然不同、跨度極大的角色,
導演自己也坦言,若不是凱特主演,這部電影不會造成這麼大的關注和影響。
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妝容、不同的衣著,時而壓抑時而爆發時而陰沉時而明媚時而荒誕時而真實,凱特一人分飾13種角色,演誰像誰,演技和角色延展性實在太強了!
《宣揚》的內容主要是導演借凱特所扮演的角色之口,發表自己作為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宣言」涵蓋了對波普藝術、達達主義、激浪藝術、未來主義、道格瑪95、學院派的見解和反叛,
甚至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託爾斯泰、波德萊爾,導演和凱特也對他們崇高的地位和藝術風格進行了推翻。
影片兼具現代藝術的大膽氣息和未來科技感,開頭便是熊熊燃燒的煙火,在黑色幕布的映襯下格外的熱烈。
扮作流浪漢的凱特一個人途徑垃圾堆、無人區走上一座破敗的廢墟,站在樓梯上幾乎面目猙獰又無比自負的叫喊著「革命」「反叛」「推翻」這樣的字眼。
在整部電影中,凱特所飾演的角色都處於一種否定理性又渴望理性的狀態,雖然口中一直反對著「形式主義」,而她看似反叛不羈的「宣言」其實也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展現方式。
看似特立獨行,其實難逃規則的約束。
導演和凱特雖然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對過往的藝術進行了反叛,但是卻沒有提出自己的主張,也讓小編感到有些失望。
畢竟去推翻一樣東西一種形式一種主義簡單,要去締造一個新的,卻很難。
大部分對此片表示好評的人,都是在藝術展上欣賞了這部作品,這樣的作品放到電腦屏幕、ipad屏幕乃至電影院屏幕中,大量的語言堆砌、簡單的敘事片段,很容易使觀眾分心,抽離的體驗令人疲倦,激情彭拜的演講展現的過多,也會導致聽覺的麻痺。
觀感並不是很好!
總的來說,《宣言》作為一部實驗類電影,形式和畫面上都有很大的創新、也給人一定的視覺震撼力;
凱特多姿多彩的演繹也讓人賞心悅目,不禁感嘆這位偉大的演員的角色塑造和造型延展性實在太厲害了。
但是《宣言》整體放在屏幕上觀看,脫離了藝術展觀感,實在有些破碎,慷慨陳詞的演講也讓人感到打不起精神,喚不醒精神共鳴,有些「無病呻嚀」。
小編的建議是:凱特女王的死忠粉是一定要欣賞這部《宣言》的!喜歡裝置藝術和實驗電影的朋友們也不妨一看哦~
更多精彩!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