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日起,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由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和軍樂團接替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執行。武警天安門國旗班從1982年12月28日接替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戍區部隊,正式擔負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和國旗哨位守衛任務,1991年5月1日國旗班擴編為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武警部隊這段35年的光榮與輝煌,已經變成歷史。
四根自來水管套成旗杆
開國大典那天,要保證毛澤東主席一摁電鈕就能使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冉冉升起,關鍵在於要把旗杆修建好。根據整體設計要求,國旗旗杆高度應與天安門城樓最高點等高。經過測量,這個高度應為35米。
但北平城剛獲得解放,要找旗杆材料很不容易。擔任天安門廣場整修工程設計和施工的負責人林治遠想到了自來水管。他馬上趕到自來水公司,選了4根口徑不一的自來水鋼管,很快一節一節地套起來,精心將它們焊接好。但是,4根焊接起來的自來水管子只有22.5米。自來水管只有四種型號,而兩根口徑等同的管子,按當時的技術水平根本無法焊接起來。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經認真研究之後,又向上級請示,最後同意旗杆按22.5米高度修建。
第二個難關是設計自動升降設施並安裝旗杆。林治遠找來了建設局從事機電工作的技術員梁昌壽,兩人並肩研究。林治遠設計從旗杆下引出一條導線,將它從整修天安門前東西長安街道路工程時埋設的鋼管中橫穿而過,跨越金水橋河,再順著天安門城樓東南角上升至城樓中央,與天安門城樓上安裝的開關連接在一起。林治遠、梁昌壽兩人奔波於旗杆與天安門城樓之間,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試驗。
9月30日下午,由趙文瑞縫製的長5米、寬3.3米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送到天安門進行預試。結果,五星紅旗順利升上旗杆頂端。
9月30日夜晚,林治遠、梁昌壽做最後一次試驗。可是這些天來運行一切正常的升降機,偏偏這時出了故障:紅旗升到杆頂端後,馬達卻沒停止運行,結果將一面試驗用的紅旗絞進杆頂端的滑輪裡面,導致馬達不能再轉動,旗幟也取不下來了。消防隊趕來了,然而,站在雲梯頂端要夠到旗杆頂還差好幾米。北京市建設局副局長趙鵬飛派人找來扎棚彩的兄弟倆。兩人穿上鐵鞋,冒著生命危險,登上雲梯頂端,再相對著攀到旗杆頂端,費力取出了絞在滑輪裡的紅旗。
林治遠、梁昌壽立即動手檢修,然後反覆試驗,一直忙活到了10月1日凌晨,確信不會有問題之後才罷手。
開國大典升國旗時,林治遠奉命站在毛澤東主席身旁協助升旗。梁昌壽守候在旗杆下,準備萬一毛主席按動電鈕時國旗升到頂還不停止,就立刻切斷電源。
開國大典上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連同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旗杆和旗座,都被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電工獨自升旗26年
1950年10月1日,國慶升旗的按鈕由北京供電局的電工師傅程紅年按動。
1951年9月30日,當年22歲的供電局電工胡其俊接到一個讓他徹夜未眠的通知:從明天起,天安門廣場的國旗將由他來升起。
當時家裡沒有表,凌晨時分胡其俊就爬起來,扛著旗子到了天安門廣場。他翻過一米多高的漢白玉欄杆,把配電箱的箱蓋打開,踩著箱蓋爬上兩米高的旗杆臺,把旗子綁在旗杆的鋼絲上,綁好後從臺子上跳下來。這時天才蒙蒙亮,胡其俊就蹲在基座下面。等著東方泛出些微紅,胡其俊按下按鈕。旗子緩緩地升上去了。
就這樣,青年電工胡其俊第一次升起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此後一直到1976年,26年的時間裡,胡其俊都擔負著這個光榮而神秘的任務,連他家人都是多年後才知道他這一特殊工作。
2006年 10月 1日早晨,國慶節當天,去世前的胡其俊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該升旗了」。
升旗時間曾憑戰士看天色
1976年11月26日,北京衛戍區部隊擔負起升旗任務。從此國旗每天升旗,不再是節假日才有的特例,但升旗時間依然只憑戰士肉眼觀察天色,誰也說不準第二天升旗的時間,也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是由兩名戰士扛著國旗並肩而行,通過長安街時,還需要給自行車讓道。等太陽快落山時候,再把國旗降下,扛回來後放在駐地房簷下。
1982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成立,天安門守護國旗任務由北京衛戍區移交武警部隊。武警部隊很快就組建了國旗班,開始醞釀規範的升旗儀式方案。時間不長,一個簡潔、莊重的儀式產生了:三名身穿司禮服的戰士,由中間一名扛旗,兩名戰士護旗,一同前進。為了表現祖國與日月同輝的意思,每天讓國旗與太陽同時升起和降落。根據多方提供的資料測算,太陽從躍出地平線到完全升起的時間為2分零7秒。所以,國旗從地面升至旗杆頂用這一時間長度。經多次調試後的升旗機關,恰好使兩個時間吻合。
這樣的升旗儀式一直採用了近8年時間。
「特號國旗」全國最大
1990年10月1日,《國旗法》頒布,要求升國旗時奏國歌,讓升旗儀式更加莊嚴隆重。原來的國旗杆周圍都是封閉的,升降國旗時,戰士需要跳進跳出,既不方便又不雅觀。經批准,國旗基座於1991年2月23日開始改建。改建後,國旗杆升高至30米,國旗也改為長5米、寬3.3米的特號旗,是全國升降的國旗中最大的。
1991年4月,國旗班擴編為國旗護衛隊,5月1日正式開始啟用新的升旗儀式。升旗方隊由36名武警官兵組成,其中擎旗手一名,左右是懷抱衝鋒鎗的兩名護旗兵,後面是一名佩戴指揮刀的帶隊警官,其後是由32名肩扛56半自動步槍的護旗隊員。每月的1號,有60名軍樂隊隊員在升旗現場演奏國歌,平時播放國歌錄音。
新的升旗儀式亮相後,每天到廣場觀看的群眾都有幾萬人,成為北京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孟紅 於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