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夏天有多熱,不捂好孩子身體的這兩個部位,會「小病不斷」

2021-01-12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後臺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

最近天氣溫度都在35℃左右,下班回到家就看到寶寶身上除了紙尿褲就沒有穿衣服,我問婆婆怎麼回事,婆婆說出去帶寶寶玩了一圈,寶寶出了一身的汗,就把衣服給他脫了。寶寶才幾個月大,就讓寶寶光著身體,對身體肯定不好,可是不管我怎麼跟婆婆說,婆婆都說沒事,真的沒事嗎?

對於寶媽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情況,天氣一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寶寶脫衣服,這樣的錯法自然是不對的。寶寶跟大人不同,大人可以根據溫度自行增減衣物,但是寶寶不行,只能靠大人給自己穿衣。而且寶寶的身體跟大人的不同,很多器官都還沒有發育完善,即便天氣炎熱有些部位也需要更多的保護。

父母出去上班,讓老人在家帶孩子,雖然老人有一定的帶娃經驗,但是缺乏科學的常識,比如剛入夏的時候,總會發生亂穿衣的情況,不是給寶寶穿多了就是給寶寶穿少了。事實上不管夏天有多熱,都不能將寶寶的衣物全脫光,一定要捂好寶寶這兩個地方,不然寶寶容易「小病不斷」。

1、捂好肚子

夏天天氣炎熱,別說小孩了,就連大人都扛不住,因此大人就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寶寶,把寶寶的衣服給脫了精光,寶寶是更加涼爽舒適了,但是也增加了寶寶生病的可能性。

給寶寶脫衣服可以,但是給寶寶脫衣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小肚子著涼。因為寶寶的小肚子正是腸胃所在之處,而且腹部的脂肪又比較少,不能很好的保護腸胃,如果經常將小肚子露在外面,就容易著涼損傷脾胃,導致寶寶拉肚子、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的發生。

建議:如果天氣不太熱的情況,寶媽可以給寶寶穿一個薄點的衣服,睡覺的時候蓋上小毯子,如果天氣比較炎熱,也要給寶寶穿上小肚兜,保持腹部的溫暖,避免著涼傷到脾胃。

2、捂好後背

別以為天氣熱寶寶的身體就不會受傷害,天氣熱寶寶一跑動就渾身是汗,出過汗之後,寶媽一摸後背就會發現寶寶的背部是涼颼颼的,如果不提前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受涼生病,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跑完步不能脫衣服的原因,不然一被風吹,很容易出汗著涼。

這是因為寶寶小身體代謝比成年人旺盛,又比較愛活動,所以活動後很容易出汗,而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弱,出汗後如果家長不注意處理方法,就會很容易著涼。建議:寶寶出汗後先給寶寶擦拭身體,然後選擇舒適透氣的衣服給寶寶穿上,千萬不要在寶寶出汗後就脫衣服,或者讓寶寶直吹風扇或者空調,否則會加大寶寶生病的可能性。

天氣炎熱,父母或者老人照顧孩子的時候也會心急一些,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不管怎麼樣,都要保證科學合理的降溫方式,盲目的給寶寶降溫只會讓寶寶小病不斷,以後可別犯這樣的錯誤了。

相關焦點

  • 容易得「月子病」的三個部位,產後一定要捂好,才不管是順還是剖
    容易得「月子病」的三個部位,產後一定要捂好科學的調理和休息,能夠讓寶媽在月子期間,快速恢復身體,能夠有良好的身形,還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母乳,讓寶寶的營養能夠有效提升,而且科學的月子調養,可以讓寶媽避免月子病的產生,能夠對未來的生活有更好的體驗。
  • 孩子到底冷不冷,媽媽摸下這兩個部位就知道,若涼說明孩子冷
    秋天慢慢接近尾聲,冬天到來了,但是天氣變化多端,一時天冷一時天熱,讓很多家長拿捏不了到底是給孩子添衣服還是減衣服,擔心孩子因此而生病。小文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但是她想熱著總比冷著好,於是在她感覺到天冷的時候,就為孩子添加了很多衣服,結果沒有想到這一天卻出了事情,孩子突然間發燒了。小文和老公帶孩子去醫院治療之後,孩子的燒終於退了。
  • 天氣熱出汗多,是身體在排毒?四個部位出汗異常,或是大病徵兆
    殊不知,身體有些部位排汗不是排毒,而是一些大病的前兆,我們就用心看看到底是哪些部位出汗是大病的前兆。 第一、胳肢窩出汗天氣炎熱出汗是正常情況,但排汗過多就不好,有很多人胳肢窩有味道,俗稱的腋臭,就是出汗過多,細菌滋生,引起的味道;夏天在大街上我們能看見有人胳肢窩出汗可以把衣服打溼,這是得出多少汗啊!
  • 夏天孩子能不能光腳丫子嗎?醫生給出明確建議,各位寶媽趕緊了解
    附帶提醒一下家長:襪子的材質儘量選擇棉質的、透氣的,夏天怕孩子熱,儘量選擇薄一點的好了。已經會走路的孩子:可適當光腳著地而對於那些已經學會走路的孩子來說,如果氣溫不是特別低,天熱的時候家裡也沒開空調的話,這種情況可以讓孩子適當光著腳走路。
  • 天氣變冷,孩子哪裡可以捂哪裡不可以捂,你都清楚嗎?
    天氣越來越冷,你給孩子的保暖工作都做足了嗎?冬季給孩子加衣服,相信大家都會很忌諱「捂熱綜合症」,那麼到底該怎麼穿?你知道孩子哪裡可以捂,哪裡不可以捂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個問題:冬天氣溫低,寶寶以下三個部位千萬不能受凍,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1.腦袋有的媽媽會將寶寶的身體包裹得很嚴實,卻忽略了小腦袋的保暖工作。
  • 滿月發汗僅僅就是捂大被出汗?word天你是不是還不知道它有多重要!
    當90後也邁入了當媽的隊伍,傳統坐月子的方式開始受到質疑,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們選擇了「不聽勸,不打緊」的方式坐月子,甚至有不少辣媽效仿西方
  • 孩子發燒,老輩人的「發燒捂汗」可取嗎?醫生:愚昧!這才是正確的...
    1歲多的女寶寶額頭髮熱,有發燒的跡象,當時家人就給其餵了一些開水,然後就給孩子蓋上了兩層大棉被「捂汗」,寶寶的體溫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直接升高到了39.8℃,當時家人又用了5層的衣物裹緊孩子,才急急忙忙的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去到醫院時,孩子已經被燒的嘴唇發紺了,進行了緊急的散熱、吸氧,體溫才穩定下來。
  • 手腳冰涼,怎麼都捂不熱?醫生告訴你2招,輕鬆改善,遠離寒涼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很多女性朋友開始疑惑了,「我經常感覺到手腳很冰涼,怎麼捂都捂不熱,晚上睡都睡不著,早上起來臉色粗糙暗黃,不知道怎麼辦,這是不是宮寒呢?」實際上,絕大多數的都不是病。隨著氣溫的慢慢下降,首先血液要供給內臟和軀幹,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因此分配到四肢的血液就會變得少之又少,並且四肢離身體的軀幹部位又比較遠,對溫度比較敏感。中醫講究陽主外,陰主內。所以冬天手腳特別冰涼,夏天手腳發熱出汗的情況,都是屬於陽氣虛的表現。因為陽氣浮於表,當表現非常「虛」的時候,就會覺得特別熱。
  • 夏天孩子出汗多,常做這湯羹喝,輕鬆補鋅,孩子常吃身體長得好
    夏天小朋友出汗特別的多,只要一出空調屋,那汗如雨下,頭髮和衣服就沒有幹的時候。大量的出汗很容易讓孩子身體內鋅元素過多流失,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能夠很好給孩子補鋅的健康甜品,做法非常的簡單。夏天孩子出汗多,常做這湯羹喝,輕鬆補鋅,孩子常吃身體長得好。
  • 發燒捂被子就能退燒?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這些病
    這名女子30多歲,平時身體健康,最初因感冒出現發燒,體溫最初38.2 ℃,期間沒有過多重視,自己隨便吃一些感冒藥,仍然繼續工作。就這樣連續發熱了五天後,突然暈厥,休克,送醫院檢查,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最終因病情過重,搶救無效去世。 感冒發燒時身體為何會發熱呢?
  • 新生兒到底怕熱還是怕冷?育兒專家:夏天冬天不一樣,要科學護理
    醫生在仔細檢查後表示,孩子身上的小紅點其實是痱子,是衣服穿多捂出來的,因為新生兒是不能捂的,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捂孩子是很多新生兒家長常犯的一個錯誤!因為「有一種冷,叫我媽認為我冷」。為什麼新生兒不能捂?
  • 「同房」後,女性身體這兩個部位有些「疼」,可能是懷孕了!
    後來因為放鬆心情,暫時不想要孩子了,只是享受美好「同房」生活,結果卵子順利排出,卻懷孕了。有時候孩子就是這樣不期而至,如果有過「同房」,之後身體這兩個部位有疼痛的感覺,可能是受精卵著床成功的信號,趕緊測一下是不是懷孕了。胸部脹痛懷孕之後,身體會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保證胚胎正常發育。
  • 寶寶是冷是熱?摸身體這幾個部位就能判斷,別亂給孩子穿衣服了
    最近這段時間天氣忽冷忽熱的,昨天還風和日麗,今天就已經狂風怒號,對於大人來說還好,但是小孩就很難掌控怎麼穿衣服。有時候甚至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冷還是熱?其實只要摸身體這幾個部位就能判斷,別亂給孩子穿衣服了。
  • 新生兒、產婦、孕婦、寶寶發燒,你還在捂汗嗎?有危險!快開空調
    夏天是個好季節,對於新生兒和產婦來說,不必像冬天那樣裹著厚重的衣服,換個尿不溼怕著涼比手速,也不像春秋那樣擔心突如其來的降溫升溫……夏天真的是非常友好了。可是,偏偏夏天引來的爭議也最多。到底能不能吹空調?到底該不該捂著?發燒了怎麼辦?我經常在街上看到大夏天還穿著長袖長褲+襪子+帽子的小嬰兒,真是看一眼都覺得能長痱子。
  • 印堂發黑暗示大病來臨,有沒有道理?身體有病,臉色有何變化?
    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節,去找人看面相的時候,面相大師會說:我瞧你印堂發黑,或有大病。果不其然,不久之後這人真生病了。印堂發黑暗示大病,似乎是經常聽到的話,這樣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有沒有道理?很多人並不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冬天寶寶這3個身體部位是涼的,寶媽不用太擔心,熱了反而要擔心
    文/小雪媽媽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父母都開始擔心孩子,衣服有沒有穿的薄了,經常會摸摸孩子的手或者額頭,害怕孩子感冒不舒服。不過溫度越來越低,該給孩子添多少衣服合適,這是很多家長都想知道的答案,但是也沒有個準確答案,地區不一樣溫度也不一樣。
  • 夏天這麼熱,為什麼還要艾灸?因為病邪會趁虛而入...冷病要熱灸!
    最近,有不少的夥伴問:夏天這麼熱,還要艾灸的話,這不是火上澆油?身體受得了?
  • 夏天孩子發燒可吹空調嗎?學會這幾招家庭退燒,從容面對孩子發燒
    如果為消化道感染,孩子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熱等表現。當然不同系統的感染出現的症狀不同,但都會有發燒症狀出現。孩子發燒有一個特點細心的媽媽不難發現,只要孩子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發白,這種情況下體溫還會上升。如果孩子手腳熱起來了,開始額頭出汗時,體溫就可以控制住。遇到孩子發燒時,家長在家怎麼辦?
  • 不知孩子冷熱,容易把病「捂」出來!判斷寶寶冷不冷摸這3個地方
    怕寶寶凍著,開始「瘋狂」地給寶寶加衣服,但殊不知這種判斷方式是不太準確的。人體的手和腳屬於血液循環的末梢,本來就容易覺得冷,再加上寶寶的小手長時間暴露在外,所以手有時會冰涼涼的,但這並不能說明小寶寶冷,更不能以此來判斷寶寶是否需要增加衣物。之前看到一個兒科醫生寫的一篇文章,到了冬季,除去流行感冒的原因,有很多小寶寶是因因為捂得太厚而感冒。
  • 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孩子進行自我認知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認識正確認識身體部位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更能讓他們學會保護和愛惜自己的身體那麼認識身體有哪些簡單易操作的辦法呢一起來看看吧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孩子都喜歡玩,在玩中學也更有利於學習和理解,所以,通過遊戲互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識身體部位,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