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2021年春晚總導演組確定讓觀眾猝不及防,似乎2020年的央視春晚剛剛結束不久,為何2021年的春晚製作這麼早就開始進行?
換個角度講,用這麼充足的時間來準備一場晚會,得不到全國觀眾的肯定,是否證明了製作團隊能力上的不足呢?
當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春晚很難讓所有觀眾滿意,拋開極個別觀眾的意見不談,春晚能夠繼續舉辦足以證明社會對其的認可程度!
春晚導演組的確定並非代表春晚已經進行籌備階段,按照時間進行區分,顯然當下集結春晚導演組只是為了確定2021年春晚的主旋律,至於表演嘉賓以及其他細節的制定,恐怕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夠真正實施。
由此也能夠看出導演組的重要性,所以觀眾與其質疑未來春晚節目質量上的不足,倒不如質疑導演組對於市場判斷的失誤。
2020年春晚總導演由楊東升擔任,楊東升導演的2020年春晚作品在熱度以及收視率方面值得稱讚,當然除了晚會本身的質量之外,和春節時期的氛圍也有一定關係。
然而在春晚主持團隊的選擇上,楊東升遭到觀眾的質疑,選用年輕主持人也好、讓演員客串主持人也好,在春晚結束之後都沒有得到觀眾的肯定,顯然此次嘗試並不成功。
2021年的春晚幕後製作團隊中,楊東升的名字遺憾缺席,而頂替他位置的人則是2020年春晚總製片人陳臨春,除了這一身份之外,陳臨春還是央視主持人大賽的專業評審。
為何專門提及陳臨春曾擔任主持人大賽評審這件事情呢?
因為他曾在比賽過程中的採訪環節,表達過對選手尹頌能力的肯定。
2020年尹頌以央視春晚主會場主持人的身份和觀眾見面,作為製片人的陳臨春想必是推薦尹頌的那個人。
如今陳臨春以導演身份重新加入到春晚的製作團隊,尹頌自然會是他在主持陣容中選擇機率最高的主持人。
以尹頌擔任春晚主持人出發,結合2020年的陣容,張舒越大概率也將繼續出現在春晚舞臺。
陳臨春並非首次擔任春晚導演一職,2008年、2011年的春晚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其實根據陳臨春往年導演春晚的風格,不難判斷2021年春晚的製作方向。
2011年的春晚舞臺上,「神馬都是浮雲」「杯具」等網絡流行語在小品節目中穿插,相較於演員自身的意願,更像是導演渴望呈現出的小品。
按照這個思路,難道「就這」「你在教我做事」等流行語會出現在2021年的春晚舞臺嗎?直接出現顯然有些不合適,結合語言類節目的創作或許能夠收穫理想效果。
導演的製作思路也不僅僅體現在網絡流行用語,更多是結合潮流進行節目製作的想法,小鮮肉、流量明星的出現已經不再是讓人驚奇的選擇,或許那些「姐姐型」藝人將會集中出現在春晚舞臺。
春晚口碑的不斷下滑已經成為常態,即便是更換導演組恐怕也是難挽頹勢,導致該現象出現的緣故絕不僅僅只是春晚質量的下滑,除夕夜娛樂方式的增多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對於春晚導演組來講,無論觀眾持怎樣的態度看待他們,依然保持初心堅持春晚的製作,這麼早進行春晚的統籌,這樣的做法值得觀眾的尊重。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