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無周汝昌,無人再懂《紅樓夢》

2021-02-08 紅樓夢書迷



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有一個情節讓人潸然淚下。

賈府敗落後,從獄神廟獲釋的寶玉拿著昔日家裡的一盞燈,在這個夜裡遇到了淪落風塵的史湘雲,兩人此情此景相見,欲語淚先流,一切的悲慟和血淚在這一刻傾洩而出,無法自持……

詩詞君每每看到這一幕,亦是淚流滿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令人痛心的結局來自於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的研究。眾所周知,87版《紅樓夢》邀請了一大批紅學專家坐陣指導。

關於結局,《紅樓夢》劇組最後採用周先生的研究成果,拍出寶玉和湘雲的重逢。賈府大廈已傾,昔日的美好對比今日的殘酷,著實讓人體會到《紅樓夢》 內中人生無常的深刻喻意。

2012年5月31日,

一代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去世,

終年95歲。

如今,紅樓猶在, 先生駕鶴西去。

世間再無周汝昌,無人再懂曹雪芹。

周汝昌先生公認是紅學研究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考證之下,《紅樓夢》是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得到許多研究者的承認。他的許多研究成果成為今日紅學研究的「標準答案」。

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在於他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對《紅樓夢》的一片痴心。周汝昌先生的一生都在《紅樓夢》上了。對於《紅樓夢》,只有一個痴字可以形容。

怒懟「瀟湘館」

據說,老先生50年代在四川教書時,走在街上,看到一家飯館題名「瀟湘館」,當即找店家理論,「瀟湘館是林妹妹的居所,你怎麼能開飯店呢?

如果這是真事,可見老先生真箇是不瘋魔不成佛了。為什麼詩詞君覺得這樣的周先生也有一絲可愛,只是,委屈了店家。

說起紅樓夢,滔滔不絕

周汝昌先生並不是一個多話的人,但是只要一說起《紅樓夢》就會滔滔不絕。友人曾說,在周先生面前,你可千萬不能提紅、樓、夢、曹、雪、芹這六個字。否則,周先生就會像突然按下發動器的人一樣,滔滔不絕。

與曹雪芹為友

詩詞君曾有幸拜讀過周先生的文章,讓詩詞君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周汝昌先生在行文中稱呼曹雪芹為「雪芹」,稱呼寶玉為「玉兄」。

那時的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稱呼,彼時才理解周先生對《紅樓夢》的深情與痴迷,他將《紅樓夢》同生活結合,他似乎在與作者和書中的人物對話。

痴到人生最後一刻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曾說: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這句話用在周汝昌先生身上也十分合適。從進入《紅樓夢》中的那一刻起,他與《紅樓夢》再也沒有分開。

周汝昌先生50歲左右就失明了,右眼需要靠兩個放大鏡疊加才能看得見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稿。

當右眼僅存的視力也沒有時,他口述,女兒執筆,堅持創作,並陸續出版了十餘本專著,令人嘆服。

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先生逝世,終年95歲。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他依然筆耕不輟。女兒周倫玲說:父親一直在工作,5月23日那天他還在口述一部新書的大綱,名叫《夢悟紅樓》。

周汝昌先生去世後, 女兒周倫玲說,根據父親遺願,不開追悼會,不設靈堂,讓他安安靜靜地走。

先生已去,紅樓猶存,只是少了一個好知己。

謹以此文緬懷周汝昌先生。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紅樓夢書迷

相關焦點

  • 周汝昌等 《新解紅樓夢》 01-03
    ,但是,作為紅迷的我們是不是想更加想要了解紅樓夢呢,本期百家講壇做客多位專家學者為您新解紅樓夢,從多位視覺來發下紅樓夢的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聽聽吧。百家講壇 新解紅樓夢共18集目錄1、曹雪芹其人其書(上)-周汝昌2、曹雪芹其人其書(下)-周汝昌3、曹雪芹的生平與家世-顧平旦、張書才、沈治鈞4、《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
  • 【成果推介】周汝昌、晁繼周主編《新編紅樓夢辭典》出版
    《新編紅樓夢辭典》在20世紀80年代編寫出版的《紅樓夢辭典》(主編周汝昌,副主編晁繼周,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基礎上增訂而成。《紅樓夢辭典》曾獲得中國辭書獎二等獎。辭典出版後,周汝昌先生很快把注意力轉到辭典的修訂上來,他說:「甚願我們此典可以立足於學林,而非一時之時髦物。」在他的主持下,20世紀末,《紅樓夢辭典》修訂工作正式啟動。
  • 世上再無絳珠草
    自此後,世上再無瀟湘妃子,今日欠的淚,已還盡,再沒有留在這世上的必要了。  「這就是回去的時候了。」   昨晚夜讀《紅樓夢》,又想起了黛玉角色的扮演者陳曉旭,時至今日我都不太願意接受陳曉旭斯人已去的事實。世人總將黛玉曉旭視作一人,我也常常這樣恍然。因為「木石前緣」的悽美讓人痛斷肝腸,「金玉良緣」的無奈叫人哀怨悲傷。
  • 周汝昌:為芹辛苦見平生
    再六七年,竟因「胡適」的關係,與周老略有交往。2004年,拙編《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接納,因附有周汝昌致胡適函8通,出版方提出:必須有周先生的授權才可。於是,這年9月2日,我首次冒昧致電周府,當日有記:「與周倫玲女士談頗歡,時間頗長。汝公外出開會,9月6日方回家,要去予之電話,回來後請示周老後再復我。
  • 「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再愛嶽綺羅」
    我覺得是沒有答案的,因為張顯宗對嶽綺羅的愛是無止境,也是沒有底線,張顯宗真的很愛嶽綺羅,才會為她滿足所有的願望和所有的事情。「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再愛嶽綺羅」。
  • 那年今日 周汝昌:百讀紅樓百動心!
    周汝昌周汝昌生於1918年,天津人,就學於北京燕京大學西語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學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個人專著《紅樓夢新證》。這部洋洋灑灑40萬言的紅學著作,將《紅樓夢》實證研究體系化、專門化,被譽為「紅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現代紅學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鑽研紅學整64載,出版涉及紅學研究各個層面的專著47部。
  • 陳維昭 周汝昌:新紅學的巔峰
    獨行俠的氣質使他不憚與紅學主流為敵,甘願為紅學界的無冕之王。他是如此之痛恨紅學主流,以致於在為他人學術專著作序時也不放過「不點名的批評」。非主流的無冕之王角色又使他熱衷於發動群眾戰爭,他更願意鼓動文化下層的莽夫去衝擊紅學主流。甚至,他可以續作曹詩冒充真品讓一些成就卓著、恃才傲物的考證專家出盡洋相、盛名毀於一旦。
  • 周汝昌:深刻的不幸
    若說這就是「弘揚」,是「革新」,是「提高」群眾文化水平則我們的後代子孫將連「炎黃」也會疑惑吧?我的話說重了,但我的深刻的不幸感,正在此間。原載一九九一年五月十日《新民晚報》 提起周汝昌先生就有說不盡的話題。「周汝昌」這三個字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 高淮生:傳真寫夢發幽微——周汝昌著《曹雪芹小傳》
    在他的啟示下,我於一九八六年重到『陌地生』而撰作《紅樓夢與中華文化》時,便特設了專章細論這個重要的文化精神問題④。「陌地生」即周策縱的居住地,他關於《紅樓夢》「痴」字奧義的闡發直接啟發了周汝昌。周汝昌在《曹雪芹小傳》「總序」中說:《曹雪芹小傳》出版於1980年,原是《曹雪芹》(1964,作家出版社)的修訂擴充之本。
  • 周汝昌:誰害死了黛玉?
    周汝昌重點考證了曹雪芹的身世與家世,並且仔細研究了大量清宮檔案之後,得出了《紅樓夢》是自傳體小說的觀點。為人們揭開了隱藏在書中的深刻藝術內涵,偉大的詮釋了《紅樓夢》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但他卻不太喜歡「紅學家」這個稱謂,也不喜歡「紅學界」這個說法。他真正走上「研紅」之路始於1947年。那時他還是燕京大學西語系的學生。
  • 「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愛我嶽綺羅」,嶽綺羅終究動了情
    張顯宗嘴角微微上揚,沒有再多說什麼,走的時候還不忘給她留了錢。嶽綺羅並沒有離開,而是跟在張顯宗的身後,張顯宗又問她為何不離去,嶽綺羅說自己沒有落腳的地方,問他可否帶她回家,就這樣嶽綺羅被張顯宗帶回了家裡。張顯宗日復一日對嶽綺羅的好,嶽綺羅卻總是視而不見,她骨子裡清高自傲。
  • 世上再無杜雨露
    世上再無杜雨露,老藝術家一路走好!
  • 深度剖析《無心法師》: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愛我嶽綺羅
    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愛我嶽綺羅。
  • 紅樓夢續寫版本
    也有人認為,後40回乃他人所作,高鶚只是整理人。普遍的看法是續書在文學價值上與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遠,在立旨上也與曹雪芹大相逕庭,但是大體上保存了原作的故事結構,對於紅樓夢的廣泛流傳有很大功勞。  目前對後四十回紅樓夢,周汝昌有一種看法:周汝昌認為有很多很多的證據表明,曹雪芹已經在逝世前基本完成了《紅樓夢》的書稿,故有「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之語。
  • 《殭屍先生》上映35周年:世上已無林正英,世上再無殭屍片
    《殭屍先生》當年投資總共800多萬,但僅香港地區票房就已經高達2000萬,同類型電影迄今無人打破這一紀錄1986至1991年,港臺拍攝的有關殭屍的靈異電影超過100部,但無一能臻至《殭屍先生》的輝煌。之後麥浚龍於2013年拍攝出《殭屍》,也坦言在向《殭屍先生》致敬。他當時更打算將許冠英寫進自己的劇本中,但無奈劇本創作不久,許冠英已不幸去世。
  • 世上再無柳白猿?
    所以,世上再無柳白猿?這真的是個問題|立陶宛OKT版VS卷福版《哈姆雷特》這個該死的李爾看見│「臘月梅」還是「紅玫瑰」對臺戲│《紅樓夢》VS《驚奇的山谷》牡丹雖好,牡丹雖好!
  • 周汝昌:讀懂《紅樓》的三個「綱」
    周汝昌曹雪芹的《紅樓夢》並非「三角戀愛的悲劇故事」。我個人以為,它是中華唯一的一部真正當得起「文化小說」之稱的偉著。因此我提出「《紅樓》文化」這個命題。《紅樓》文化包羅萬象(有人稱之為「百科全書」,殆即此義),但那位偉大的特異天才作家雪芹大師卻又絕不是為了「擺攤子」,開「展覽會」,炫耀「家珍」。
  • 紅學再出發——「2020年中國紅樓夢研究·上海論壇」暨《紅樓夢學刊》作者見面會
    「紅學再出發——2020年中國紅樓夢研究·上海論壇」在上海市徐匯區桂林路81號上海師範大學光啟樓1103室召開。論壇由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詹丹教授主持。《紅樓夢學刊》作為國家級的學術專刊,要在新時代的紅學發展中重新出發,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也是我們這次會議之所以取名「紅學再出發」的主要原因。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宋莉華教授代表上海師大中文系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說,上海師大曾經在1981年成功舉辦第三屆全國紅樓夢研討會,名流雲集,盛況空前,周汝昌先生稱之為「文學盛會」。
  • 含英咀華 |「不好讀」的《紅樓夢》與好讀的《紅樓小講》
    周汝昌先生 (1918-2012)周汝昌先生在《紅樓小講》的開篇就說過:《紅樓夢》
  • 王祖琪:小大互見,無問西東——評浦安迪《紅樓夢的原型與寓意》
    我國批評家善於在版本及作者家世上做研究,除此之外也只是注重人物、居室及小說中的詩詞和意境,而對於整個小說的架構上的深入研究卻很缺失。李歐梵認為我國批評家的普遍研究方法為「狐狸型」手法,而浦安迪卻善於用「刺蝟型」手法,即以中國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屬性為中心,以期研究《紅樓夢》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