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能說上幾樣身邊常見的中草藥,也在使用著它們很多的衍生產品。如薄荷、金銀花、菊花、蒲公英、銀杏葉等等,很多處於原產地的農戶們藉助這些中草藥謀生。但對於很多想利用這些產業資源,又不熟悉的農戶來說,勢必存在著風險。除了對市場的把握不準,更大的風險就是無法掌握種植的技術要領。想到此,農知君就想做點什麼,把這些中藥的種植技術歸納總結,讓技術變得易明白、好操作。今天,農知君就來說說薄荷的種植技術,以供大家參考。
不管種什麼,大家都離不開「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個字。我們就從這八個方面來看看如何種薄荷吧。
★土
適合的土地是栽培一種作物的基礎,對於薄荷來說,我們在選擇土地時,不宜選擇過砂、過黏、粘土、砂漿黑、土酸鹼度過重以及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農知君建議選取地勢較高、排水暢通、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酸鹼度在6~7.5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地為宜。忌連作。
★肥
俗話說,種地不上糞就是瞎胡混。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薄荷,雖說野生薄荷生命力較強,但對於以取得經濟效益為終極目的特種種植業來說,還是得注重肥料的使用,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高的品質和產量。
農知建議:基肥:每畝地結合整地後用撒施方式施加硫酸鉀型複合肥氮磷鉀3個15的即可,50~75公斤、農家肥3000公斤、12%過磷酸鈣80公斤作基肥。栽前應實行統一機耕,深耕25釐米以上,整平耙細,作平畦即可。追肥:頭茬收穫前不宜施用過多氮肥,否則易出現倒伏。苗高約15釐米時開始追肥,採用溝播方式每畝施用尿素8~10公斤即可。
★水
野生薄荷多生於水旁潮溼地,但在大面積種植時忌看天吃飯的想法,要做好抗旱排澇措施。
薄荷生長前期對水分要求較大,特別是生長初期,根系尚未形成,需水較多,一般15天左右澆一水,從出苗到收割要澆4-5次水。6月乾旱時應注意及時澆水,但在收割前約25天時停止澆水。
農知建議:薄荷生長封行後應採用輕澆的方式,避免莖葉瘋長,造成倒伏和下部葉片脫落,繼而影響產量。
★種
根據薄荷莖稈顏色及葉子形狀不同,可將薄荷分為兩種類型:紫莖紫脈類型和青莖類型。不管是哪種類型,我們在種植時,建議選擇植株性狀、長勢整齊一致、質量產量穩定的品種即可。
★密
合理密植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同的作物因為生長習性的不同對環境要求也不盡相同。薄荷的繁殖方式比較多樣,所以在定株距時也有所不同。如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根莖繁殖。我們以扦插繁殖為例,一般將健壯、無病害的地上薄荷莖剪切成約8~10公分的扦插條,按照行株距 5×5公分進行扦插育苗。待6月下旬,薄荷苗高約10公分時,視情況進行補苗。
★保
薄荷上的病蟲害不是很多,常見的有枯萎病、黑脛病、蚜蟲等。作為特種經濟作物在植保上我們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藥,同時要嚴格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使用化學農藥。
如枯萎病。俗稱「爛根」。採用輪作不重茬等措施預防,作高畦,開深溝,雨季注意及時排水。如果用藥的話,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0%託布津800~1000倍液澆灌病株。
對於蚜蟲。我們可以于田間懸掛黃板誘蚜;如果要採用藥劑防治,建議選用高效低毒的品種,發生初期,可用0.3%苦參鹼乳劑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交替噴施2~3次。但是切忌在採收前10天不可用藥。
★管
以育苗移栽為主。按照栽培季節不同可分為春栽和秋栽。春栽可於土壤解凍後進行整地,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夏栽則於10月下旬進行。山東地區多採用春栽。
對於光照,很多人對薄荷存在誤解。其實薄荷為長日照作物,性喜陽光。日照長,可促進薄荷開花,且利於薄荷油、薄荷腦的積累。
農知建議:中耕除草。採取淺中耕方式除草。第一茬收穫後進行中耕。封行前中耕除草2-3次。收割前拔淨田間雜草,以防其它雜草的氣味影響薄荷油的質量。同時要做好摘心打頂,5月份當植株旺盛生長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促進側枝莖葉生長,清除下部枯葉。
★工
這一塊主要說下收穫期的事情,有條件的建議選用機械收穫。薄荷一年收穫兩次。頭茬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穫,不晚於7月中旬;二茬於10月上旬收穫。收穫後的薄荷要進行晾曬處理。在晾曬時為了保持品質,要避免直射光,陰乾至七成,再紮成小把,在通風陰涼處保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