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霍比特人》前,你懂什麼是 48 幀電影嗎?

2021-02-08 愛範兒

作為中土傳奇的完結篇,電影《霍比特人 3:五軍之戰》目前全球票房已經高達 7.8 億美元,這部電影將於 2015 年 1 月 23 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我們都知道,電影被稱之為「24 幀的藝術」,但《霍比特人》系列卻採用了每秒 48 幀的技術來拍攝和放映。48 幀版的《霍比特人》能帶給觀眾什麼?會有更多的電影採用每秒 48 幀的技術來拍攝和放映嗎?

回答這兩個問題前,我們先說說電影中的幀率和刷新頻率。

電影中的幀率和刷新頻率

對電影有所了解的同學都知道,電影得以存在的基礎是人腦的視覺殘留,當一秒內閃現的靜幀畫面足夠多,人眼就會產生運動圖像的幻覺。幀率指的就是每秒出現了多少幀靜止的畫面,用單位 FPS(英文 Frames Per Second 的縮寫)來表示。

那麼每秒要出現多少幀靜止的畫面,人眼才會產生運動圖像流暢的幻覺,不會覺得畫面一卡一卡的?

知名影評人 Magasa 這樣解釋這個問題:

人的雙眼及其數據傳輸系統每秒可以識別 10-12 幀畫面,大腦的視覺處理中心會將每幀畫面保留 1/15 秒。如果在前一幀畫面尚且保留的 1/15 秒內大腦又收到一幅新的畫面,那麼就產生了畫面在連續運動的感覺。放映幀率達到了 16-24 FPS,人眼看到的基本是流暢的畫面。

需要指出的是,幀率分為拍攝和放映兩種,一般令拍攝和放映幀率保持相同,人眼才能看到和現實相仿的圖像。

幀率達到 16-24 FPS 畫面已經可以流暢播放,但由於人眼對連續畫面中細微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畫面上亮度的變化會被人眼察覺到,產生閃爍感。亮度變化越大,閃爍越明顯。

實驗室研究證明,人眼能夠區分多達每秒 48 次閃光,如果繼續提高閃光頻率,亮度的變化人眼基本無法察覺。我們用 Hz(赫茲)這個單位來表示每秒周期性變動重複次數的計量。人造燈的閃爍頻率一般要高於 48 Hz,譬如 50Hz 交流電下運作的檯燈閃爍,人眼基本上是無法察覺的。

這個研究結果也用在了解決人眼看連續畫面會產生閃爍感的問題上。舉個例子:電影現行放映幀率的標準是 24 FPS,那麼如果每格畫面都閃現了 2 次,一秒內就總共閃現了 48 次畫面,,即刷新頻率為 48 Hz,已經達到了消除閃爍的底線。

而我們經常看到電視和顯示器上有 60Hz、120Hz 或 240 Hz 的標識,指的是該硬體設備每秒最多能閃現多少次畫面。

電影為什麼是「24 幀的藝術」?

上面說了,現在電影放映採用的幀率標準是 24 FPS,可為什麼是 24 這個數字?電影 24 FPS 的放映標準其實是由歷史因素決定的,這是一個最經濟的方式,而不一定是最適合人眼視覺的方式。

在默片時代,拍攝和放映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幀率標準,從12格、16格、18格到24格都有。後來 1926 年有聲電影製作技術成熟,人們開始把音頻信息印在膠片上製作有聲電影,而放映幀率上的不同可能會導致膠片上音頻信息丟失,電影製片公司不得不規定一個放映的幀率標準。

而之所以選擇 24 FPS 作為電影放映的標準幀率,僅僅是因為在 35 mm 膠捲上支持播放音頻的最低幀率就是 24 FPS。電影製片公司們為了節省經費,乾脆把 24 FPS 規定為電影放映的幀率標準。(下圖右邊的波形圖就是列印在膠捲上的音頻信息)

48 幀版的《霍比特人》為什麼「不像電影」?

然而,《霍比特人》系列的導演彼得·傑克遜卻認為 24 FPS 的拍攝和放映幀率並不能帶給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2011 年他曾在 Facebook 上說道:

90 多年來,我們一直採用 24 FPS 來拍攝和放映電影,不是因為它最好,而是因為它最便宜!

採用 48 FPS 拍攝和放映的好處是,看起來畫面上的速度還是正常的,但畫面的流暢度和動作清晰度都大大增強了。你看 24 FPS 的電影也許覺得還行,但其實這樣的影片中每一幀都會有模糊,尤其是在快速運動的鏡頭中。如果電影鏡頭快速搖移,圖像就會有抖動、頓挫或者閃爍。

以 48 FPS 的幀率來拍攝和放映電影會非常有助於擺脫這些問題。它會讓電影看起來更逼真,觀看起來也更輕鬆,尤其是在 3D 電影方面。

使用 48 FPS 拍攝的《霍比特人 1:意外之旅》2011 年上映了 24 幀和 48 幀不同的版本。而因為放映技術和成本的關係,全球只有 1000 塊熒幕進行了 48 幀版本的放映,而且市場反應並不理想。看了 48 幀版的電影後,部分觀眾抱怨道:太沒有電影感了。

為什麼使畫面流暢度和動作清晰度大大增強的 48 FPS 拍攝和放映技術會讓觀眾覺得沒有電影感?

這是因為,讓運動圖像看起來真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運動模糊。在真實的世界,當人們在看一個快速移動的事物或者眼睛快速轉動時,我們看到的事物是模糊不清的。而正如彼得·傑克遜自己所說,24 FPS 拍攝和放映的電影會有模糊、抖動、頓挫和頻閃這些問題,所以看起來更加接近現實的觀感。

我們可以通過在電腦上播放 24 FPS 的影片來感知:通過軟體逐幀查看影片中的運動物體,可以發現運動物體是虛的。(如果希望進一步了解不同幀率之間的區別,可科學訪問 Frames Per Second。)

而 48 幀版本《霍比特人 1:意外之旅》畫面更加流暢,運動物體更加清晰,甚至可能清晰得有點過分!觀眾這麼多年來看的都是 24 FPS 放映的電影,已經習慣了模糊、抖動、頓挫和閃爍這些所謂的「電影感」,突然轉換到流暢度和動作清晰度大大增強的畫面,自然難以適應。

面對各種的壓力,彼得·傑克遜回應道:「沒有人會停下前進的腳步,科技也將持續經歷變革。」《霍比特人》系列的後兩部同樣採用了 48 FPS 的拍攝技術。

發展高幀率電影的意義

48 FPS 拍攝和放映的《霍比特人》系列背後,其實是動態圖像製作向高幀率(High Frame Rate, 一般簡稱 HFR)發展的趨勢。

微軟高級科技小組的 Simon Cooke 認為,幀率毫無疑問是越高越好。他的理由是:

即使聚焦在一個固定的點上,人類的眼睛也會像布丁一樣慣性地輕微抖動,平均頻率大約是 84 Hz。在這些抖動的影響下,人眼視網膜裡的視錐細胞會對同一個物體形成兩個輕微不重合的圖像,以幫助大腦更好地識別運動物體的邊緣。

由於現實環境中有很多幹擾信息,人眼會每秒進行 2 次信息採樣,每次只傳輸很少的有效信息給大腦。

以 48 FPS 放映的電影,經過人眼每秒 2 次信息採樣後,超過了人眼輕動的平均頻率 84 Hz。觀眾得到了兩倍於預期的信息,能更好地識別運動物體的邊緣。

而 24 FPS 放映標準的電影在人眼 2 次信息採樣後,頻率也只是 48 Hz,遠遠達不到人眼輕動的平均頻率。雖然已經能流暢播放,但觀眾在觀看電影中的運動物體或場景時會有模糊感。

Cooke 從人眼運動規律的角度解釋了,高幀率放映的電影能讓觀眾更好地識別運動物體的邊緣。而從電影產業的角度來看,推廣高幀率拍攝和放映電影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Extremetech 的 David Cardinal 認為高幀率能提高家庭影院時代實體院線的競爭力:

現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配置了家庭影院,而且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網上看到自己想看的電影。這種情況對傳統電影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各大院線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才能在這種窘境中涅槃重生。3D 和 IMAX 電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走進電影院觀影的理由。

而 48 FPS 的拍攝和放映幀率不僅能讓 3D 電影亮度更高(亮度是 3D 電影觀影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還因為其運動清晰度大大降低了 3D 電影帶給觀眾的眩暈感,提供一種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著名攝影機廠商 Red 則解釋了高幀率對 IMAX 放映的好處:

24 FPS 放映的情況下,IMAX 50 英尺大熒幕上一個快速運動的物體會出現 2 英尺左右的變形,而在高幀率放映的情況下,變形的程度就會小很多。

這麼看來,無論從人眼運動規律的角度來考慮,還是為電影產業的未來著想,發展高幀率電影都是利大於弊。但正如上面提到,部分觀眾現階段對高幀率電影並不買帳,一些電影原教旨主義者更是直指高幀率電影「過分渲染而使得畫面過假、人造感十足」。

除此之外,高幀率電影無論是拍攝還是放映,都增大了製作成本。製作人員要處理兩倍於 24 FPS 拍攝電影的素材,而影院則要花費額外的預算來購買支持 48 FPS 放映的電影放映機和媒體處理單元。以上這些都成為了高幀率電影發展的負面因素。

高幀率在民間的流行

高幀率在電影行業發展的並不順利,但在民間卻掀起了波瀾。

許多消費級影像設備廠商和視頻網站很早就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高幀率的拍攝和放映上。佳能(Canon)生產的消費級單反和攝影機基本都配備了 60 FPS 或 50 FPS 的可選拍攝幀率,「著名相機廠商」蘋果公司從 iPhone 5S 開始也具備了用 120 FPS 拍攝以製作慢動作鏡頭的功能。GoPro Hero 3 更是在 1280 x 720 的解析度下提供了高達 120 FPS 的拍攝幀速率,進一步推廣了高幀率拍攝在民間的普及。

而在高幀率放映方面,繼提供 4K 播放功能後,YouTube 於上一年 10 月份也開啟 48 FPS 與 60 FPS 影片播放功能,強化了對高幀率視頻的支持。

說了這麼多,回到開頭的兩個問題:

48 幀版的《霍比特人》能帶給觀眾什麼?會有更多的電影採用每秒 48 幀的技術來拍攝和放映嗎?

48 幀版的《霍比特人》能帶給觀眾更加流暢和清晰的畫面。尤其在看 3D 和 IMAX 版的時候,高幀率能帶給觀眾更好的視覺效果。但由於我們長久以來看的都是 24 FPS 放映的電影,固有的觀影經驗和美學判斷讓部分觀眾還適應不了 48 幀版電影帶來的視覺效果。

詹姆斯・卡梅隆正在計劃用 48 FPS 甚至更快的幀率去拍攝和放映《阿凡達》系列的第 2 部,但並不是每個導演都像彼得·傑克遜和詹姆斯·卡梅隆一樣是個技術狂,加之成本上的考慮,暫時還沒有看到太多的電影有用 48 FPS 的技術來拍攝和放映的計劃。

最後,由於各種原因,大陸主流院線一直沒有引進 48 幀版的《霍比特人》系列,所以想要體驗一下的同學唯有另想辦法了。

相關焦點

  • 霍比特人:意料之外的旅程(2012年)
    來到《霍比特人》前,我對小說幾乎一無所知,對《魔戒》三部曲的記憶幾乎完全消失,只在電影院看過一次。我想起了咕嚕、佛羅多、比爾博和甘道夫,很高興能再次見到他們。幻想是一個我總是在真正看完之前就忘了自己喜歡的類型,而《霍比特人》在這方面也沒有讓人失望。
  • 霍比特人1:一部非常經典的奇幻電影,劇情精彩不得不看!
    霍比特人1:一部非常經典的奇幻電影,劇情精彩不得不看!保衛侏儒小家的故事必定不如魔戒三部曲保衛大家來得波瀾壯闊,但也別有一番風味。48幀HFR特別適合中土世界,也很合我的口味!且不提多場大場面對戰,凱特女王回眸的那一刻,美呆了!
  • 彼得·傑克遜的六部佳作從《指環王》到《霍比特人》
    《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包括三部:《指環王:護戒使者》、《指環王:雙塔奇兵》和《指環王:國王歸來》 該系列電影講述了黑暗魔君索倫在數千年前鑄造了一枚具有無上權力的至尊 《霍比特人》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電影名稱分別是《
  • 電影速遞丨《霍比特人:五軍之戰》
    作為《霍比特人》系列的終結篇,《霍比特人:五軍之戰》(下文簡稱《霍比特人3》)將成為全系列之最精華、最高潮所在,「五軍之戰」的壯烈與宏大亦「烽煙初現」。在第二部《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的結尾,巨龍史矛革飛向村莊準備展開報復行動,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和矮人族遠徵隊正在設防以阻止巨龍侵襲,精靈王子一行人則與半獸人部隊再度狹路相逢,一場惡戰一觸即發。
  • 霍比特人3:略顯平庸的五軍之戰
    這就是電影的魔力。在《指環王》大熱之後,作為前傳《霍比特人》系列也成為很多人的年度期待,且每一部都有極好的票房成績。不過,從品質上,《霍比特人》系列卻比《指環王》差了很多,即便十多年後的技術比當年先進了不少。《霍比特人》的單薄是與生俱來的,當年的《指環王》故事厚重,一冊對應著一部電影,在劇情上首先就更紮實。而《霍比特人》則是一本小說拍三部電影,情節被稀釋了很多。
  • 「霍比特人」曝新劇照 精靈王子萊格拉斯重現身
    「霍比特人」曝新劇照 精靈王子萊格拉斯重現身 灰袍巫師甘道夫帶領矮人們見到地妖王    電影網訊(編譯/何小沁) 或許是為應對首批試映觀眾對新作的種種不滿,彼得·傑克遜全新開啟的「魔戒前傳三部曲
  • 看《霍比特人3》前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但是對於不熟悉之前故事的朋友,怎麼才能看懂這部電影呢?看了這篇背景知識全介紹,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霍比特人3》導演:彼得·傑克遜上映時間:1月23日一、甘道夫到底什麼來歷?索倫Boss又是什麼背景?
  • 霍比特人觀後感
    但是可能來自於魔戒系列的影響,觀影過程中難免總是在對比魔戒。另外一點,為何甘道夫做為一個大魔法師,怎麼一個技能都不會釋放,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如果100分評價,這部電影應該70分吧。《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王飛、俞晨本周末與餘晨一起觀看完了《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感慨頗多。影片戰爭場面非常宏大,打鬥很精彩。
  • 【電影資訊】《霍比特人》全球票房已破8億 三步教你看懂《魔戒》+《霍比特人》
  • 論極品宅男如何成就一番事業丨1.3《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而且《霍比特人1》是唯一一部得過最佳影片的魔幻影片,也是歷史上數得奧斯卡獎最多的電影系列,並列得獎最多的電影。高技術和高質量的表演絕對是電影中的最大亮點之一。在電影的特效方面,這部影片代表著兩個史無前例:第一部以48幀每秒拍攝和放映的電影,以及第一部解析度達到5K的數字電影,使中土世界的每一幀都美得像個宣傳片。
  • [慢|電影]看《霍比特人3》前你應該知道的8件事!
    為看懂電影,慢旅君特意花了幾周時間,看了指環王三部曲和原版小說《精靈寶鑽》,其人物關係之複雜、背景設定之恢宏,令人腦仁發疼……好在萬能的豆瓣網友總結出了簡明版的背景介紹,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啦!大魔頭米爾寇用狼和惡靈培養出了狼人Werewolf,第一頭狼人叫做卓古路因Draugluin,於第一紀元為索倫效命,他的後代包括守著米爾寇大本營的卡黑洛斯Carcharoth,這貨還吞下過精靈寶鑽。大魔頭還用不知名的方法培育了格勞龍Glaurung,巨龍之父,我猜《霍比特人》裡面的史矛革Smaug大概是它的後代吧。總之大壞蛋們都是大魔頭養出來的就是了。
  • 看《霍比特人3》前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勇敢、好運和樂觀,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反敗為勝,成為《霍比特人》和《魔戒》兩段探險故事至關重要的角色。     雖然霍比特人以安詳的田園生活著名,但也出了個愛冒險的圖克家族。比爾博(Bilbo)的母親就是圖克家族的後裔,甘道夫也因此選中了他,在矮人拜訪的那天激發了他冒險的潛能。霍比特人有兩大技能,一個是走路悄無聲息不易被人發現,另一個是扔東西特別準,在旅途中這兩樣幫了不少忙。      不過霍比特人裡也出過一個史麥戈(Sméagol)。
  • 看《霍比特人3》前你應該知道的8件事
    但是對於不熟悉之前故事的朋友,怎麼才能看懂這部電影呢?豆瓣網友婉瑩寫了這篇背景知識全介紹,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堪稱《霍比特人3》最全看片攻略。拿走,不謝~作者 | 婉瑩一、甘道夫到底什麼來歷?索倫Boss又是什麼背景?
  • 國內首部48幀3D電影《女兒國》震撼來襲,概念海報亮相坎城
    48幀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呢?48幀就是一秒中拍攝或者播放48格畫面。電影一直使用的是24幀拍攝技術,24幀的影片在快速運動的鏡頭中,圖像就會有抖動或者頻閃。而使用48幀技術,在同樣時間內捕捉多一倍的畫面信息,能夠極好地表達動作鏡頭,使得畫面更加流暢和清晰。尤其是在看 3D 的時候,高幀率帶給觀眾更好地視覺效果。這還不夠,還要加上4K解析度。目前在影院上映的電影,畫面解析度大都是2K的。
  • 《霍比特人》你真的看懂了麼?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再來回顧下這些人吧。小編,整理照片好累!大家多轉發安慰小編。。哎!摘要:本文分為三部分:1.對於前兩部電影改編內容的解讀;2.指出電影中的一些缺點;3.預測第三部內容。《霍比特人》常常被稱為《魔戒》前傳,但事實上將《魔戒》說成是《霍比特人》的續作,才是更符合現實歷史的。《霍比特人》出版於1937年,因為大受歡迎且廣受好評,出版商建議託爾金續寫故事,於是《魔戒》於1954年出版。而此時的《魔戒》已經遠不是《霍比特人》童話的續集,而是一部創造了一個魔幻世界的史詩。
  • 李安新片的120幀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2011年彼得傑克遜用他的《霍比特人》系列邁出了第一步之後,今天,李安帶著他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來了,像那隻身揣懷表的兔子先生一樣,帶著他的觀眾愛麗絲們走向了未知的旅程。本文基於電影畫面的歷史發展,以及李安導演在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媒體採訪中對新技術的描述,探討電影幀數對電影本身、對觀眾觀影體驗的改變。
  • 中國首部48幀電影《飛馳人生》登陸萬達影城
    此外,影片更首次挑戰動態高幀率技術,實現了國產商業電影的「飛馳式」跨越。為了給觀眾帶來更極致震撼的觀影體驗,自2月20日起,397家萬達影城的超3000家影廳將正式放映48幀(FPS)《飛馳人生》。值得一提的是,萬達電影生態化電影製作創新實驗室聯合幀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採用人工智慧動態高幀率技術,特別製作48幀(FPS)《飛馳人生》,這也是繼《霍比特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後首部高幀率國產商業電影。
  • 《霍比特人》 中文譯者火評電影版本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官方海報《霍比特人》主題近期受到了影迷和小說愛好者的雙重追捧:《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上映兩周收穫了影迷的熱烈回應;小說中文譯本成為書市暢銷讀物。當小說遇見電影,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指環王》系列終曲《霍比特人:五軍之戰》48小時倒計時!
    【震撼預告片】 1月23日 長春萬達影城 IMAX3D完美呈現《霍比特人 五軍之戰》史詩落幕 傳奇不朽【那些你不知道的改編細節】在託爾金第一次出版小說的70多年後的今天,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將要出現在原作改編的第三部電影裡了。《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從《史矛革之戰》中斷的地方接起。史矛革離開了孤山,並在人類的長湖鎮肆意橫行,矮人們再次擁有了孤山。
  • 《霍比特人3》看片攻略
    《霍比特人3》最全看片攻略《霍比特人》電影三部曲的終結篇即將上映,這一次,真的要和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