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悲鴻大家都能想到他的有名的代表作之一《群馬圖》。畫中的馬強壯有力,跑起來十分的灑脫,就像在飛一樣,雖說是在畫中,但還是能感受到馬兒矯健,顯得十分有活力。正是因為這樣,現在社會中很多成功人士,像一些老闆或者公司老總就會在自己的辦公室掛上這樣的畫。給辦公室裡增添一些生機。而且馬兒向前奔跑的努力模樣,也鼓舞著人們,向前看為了達到目標不顧艱難險阻的精神。
徐悲鴻的畫作是值得人們去欣賞品鑑的,就徐悲鴻個人而言,他的感情生活卻是稍不理想,從小徐悲鴻在父親的影響下就飽讀詩書,並且自己的父親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環境影響人,所以徐悲鴻小時候也很喜歡畫畫,做父親的也是竭盡所能支持他,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了該成親的時候徐悲鴻也在自己父親的操辦下結了婚,可是徐悲鴻一點也不喜歡他的妻子,對於藝術家來講,這樣的大家閨秀的確不適合徐悲鴻,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容不得徐悲鴻的反抗最終徐悲鴻還是迎娶了這位女子。
娶妻回家後,不管妻子在家中麼多的賢淑徐悲鴻都對她產生不了好感,甚至覺得就是因為要娶她才斷了自己勇敢去追求自由戀愛的路。她的妻子也不是看不出來徐悲鴻的想法,可是心裡並沒有任何怨言,相反她更賣力的為這個家付出,裡裡外外的家務事都打理的非常出色,可是這樣也沒有打動徐悲鴻的心。為了成功的「綁住」徐悲鴻的心,妻子在婚後的第五年為徐悲鴻生下了一名男嬰。可是徐悲鴻終歸是不喜歡自己的妻子,所以就算她付出再多生活中在努力的操勞也沒有用,甚至徐悲鴻連她為自己生的男孩也感到厭惡,所以連帶著孩子徐悲鴻也沒有好感,身為父親的他,竟然還給孩子取名為劫生,可能是極其討厭這母子倆,徐悲鴻在劫生出生不久就離開了家。
所以在劫生出生後,就沒享受到他應有的父愛。這個名字也的確是令劫生倍感失落,不忍心看自己得孫子每日愁眉苦臉的生活,他的爺爺奶奶給劫生重新取了個吉生的姓名。但是這依然彌補不了徐悲鴻在孩子幼年的缺失, 雖然劫生沒有和父親過多相處,但是聰明的劫生還是遺傳到了徐悲鴻的畫作天賦,年紀小小的他就能畫出不同於他那個年紀畫出的優秀畫作。可能劫生想用自己的畫作可以和父親溝通所以在學畫時就付出了超出常人百倍的努力。也可能是「劫生」這個名字過於克人,七歲那年劫生不幸去世。
對於徐悲鴻而言,劫生和妻子就算令他再討厭,在劫生死後徐悲鴻還是忍不住的難過,想想自己的作為實在是有愧於他們母子倆。不說別的,孩子總歸是無辜的,自己的做法實在過分了一點。可是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傷心難過也挽回不了事實。
小編認為凡事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知道後悔,莫待無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