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思,男人怎麼猜?
對戀愛中的女孩來說,戀愛中的甜蜜代表著一種心照不宣。
我需要你的關心你的照顧,甚至是我想要什麼禮物,不需要我說,你就要能猜到。
「我要你陪我。」,「我想要你送我禮物。」這些話說出來就代表著索取,戀愛的甜蜜也變成了完成任務。
對戀愛中的男生來說,總是女孩的心思你別猜。
男生很遲鈍不明白,你想讓我做什麼,直接告訴我就好了。
為什麼和你在一起還要背誦法則,讀懂你的暗示?
女生的暗示與猜測,會讓親密行為變成了暗地裡過招,戀愛變成了未知的猜想,感情生活變得疲憊不堪。
這些問題其實是源自男女兩性之間最原始的差異。
一、對女生來說,猜測對方的想法是件簡單的事情
1. 女性有更優秀的認知移情能力 cognitive empathy。
女人的直覺是真實存在的,不過這種直覺不是所謂的「第六感」。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證實女性有與生俱來的「 心靈閱讀 」 Reading Mind能力。 這種能力印刻在女性的基因上。
兩性相對比,女性可以更準確的捕捉到對方的肢體語言,面部動作。更容易聽出來對方話語中的暗示。
在最近的情緒識測試中:研究人員對人臉照片裁切,只保留眼睛及其附近的矩形區域。受試者只能通過眼部表情細節,猜測照片上描繪了什麼情緒。結果發現,女性正確識別出88%的情緒,男性則為56%。
這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僅僅是眼睛區域,女性就能捕捉更多的細微差別。
幾千年來,男人和女人形成並發展出不同的思維模式。而且這種思維模式不能通過學習、練習改變。
腦神經科學最近的研究證實,男性和女性大腦中的神經元結構存在許多差異。
「 心靈閱讀 」是女人獨有的社交能力。
2. 有暗示的交流是女性的處事規則
追溯到童年的成長過程,
年幼的小女孩體諒父母,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會獲得父母的讚賞和表揚。
與之相反,男孩的懂事可能會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
不同的教育風格,兒童從父母那裡獲得的獎勵,
會不引導兩性產生不同風格的處事規則。
一種傾向於理解他人的情緒去解決問題,
一種傾向於獨立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地解決問題。
以至於成年之後,男人傾向於專注於一個問題處理;
而女人會從不同的人的角度考慮,試圖同時做到面面俱到。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觀察對方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就像社會關係中必須有的禮貌規則一樣。
比如,她真的想要鮮花,但對她來說直接說出來,是不禮貌不道德的。
最好的做法就是給男人暗示。作為情侶的男人必須猜出來她想要花,並且主動送給她。
出於同樣的原因,女人與男人交流中會不自主的假如提示、暗示。
即使在多年來一直處於親密關係中的夫妻中,也會不時出現誤解。
特別是當兩個人異地時,情侶之間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女性得不到對方的情緒狀態,男生不明白對方的暗示要求。
男人真的不認識它們,他們會在不斷地猜測中糾結成一個呆子。
二、對男人來說,他們真的不懂女孩的心思
1. 男人有強邊界 Strong Boundaries
邊界Boundaries是區分自我與他人的屏障,是我們保護內部脆弱性、擔憂和不安全感的方式。
我們與陌生人有邊界,擁擠的電梯會讓我們彆扭不安,想要馬上逃離。
我們與熟悉的人也有邊界,父母不可以隨意打開我鎖著的抽屜。
兩性心理學家Randi Gunther將這個概念帶到了親密關係領域。
男人的強邊界將自我與他人之間劃上了清晰的界限,
男人的強邊界=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不對他人的行為或情緒負責。
即使他們已經理解了對方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他們也認為在戀愛中保持個人安全距離是最舒適的。
女性在戀愛時可能會想:
「你和朋友出去玩,都不陪我。」「我不管,你必須留下來和我在一起。」「我和你約會的事情要和我閨蜜保密。」,「我有男朋友,會讓她嫉妒的。」
在這些場景中,女生會不自主地要求,對不屬於自己的行為/情緒負責;
或是其他人對自己的行為/情緒考慮。
男生則是恰恰相反,男生有很強的邊界感。
不會插手對方的判斷,不會過多的為其他人的情緒考慮。
他們認為其他人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女生說:我的手很冷。想讓他給自己面一個溫暖的手套,表現他的關心照顧。
男生則想的是,你手冷這麼簡單的事情,你自己肯定能處理好,你現在肯定是在撒嬌,「哦,你是想要抱抱,對吧。」
其實是兩個人都想偏了。
2. 感情生活中的蔡格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
所謂的蔡氏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會為未完成的任務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任務未完成、目標未實現,腦子裡就會有個聲音不斷提醒你去完成任務、實現目標。而當我們完整的做完這件事,腦子裡的那個聲音就會消失,事情本身也會被快速的遺忘。
當兩個人熱戀恩愛一段時間,完全熟悉之後,就會習慣性地忽略對方的情緒暗示。
戀愛時,兩個人住在一起距離很接近,而且兩個人接觸的事情幾乎一樣。
這樣情侶之間會預設一個前提,我沒必要詢問對方的情緒,他/她的想法應該跟我是一樣的。
但事實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我們對越熟悉的人我們習慣性地減少注意力投注,當女生在暗示的時候,男生往往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此,不會給女生想要的反應。
自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有半數(53%)的測試者並不能感知到伴侶偶然的情緒變化,尤其是男性對情緒低落等「隱藏的」負面情緒比較遲鈍,他們可能會錯過重要的情感線索。
日常中女生感覺經常不理解,「我那麼明顯的暗示,男友卻不能理解」,就是這個原因。不同的人共情能力是有區別的,共情是個人情商(EQ)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的感知能力得分都不一樣,「準確移情」empathic accuracy得高分是非常難得的,只有很少的人擅長。
三、伴侶之間猜來猜去沒有意義
有一個心照不宣,一抬手就知道你需要什麼的男友當然很好。你們一定是靈魂伴侶天造地設。
但是沒有男人能做到準確的猜測,一個正常男人更可能會表現的呆滯木訥。
如果女性要求伴侶能夠理解自己,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
男人會認為這是在威脅他們。女人則認為這是情侶之間基本的了解。
這是男女兩性必須面對的不可調和的差異。
這種差異也會為平穩的兩性關係徒增障礙,女生會想:雖然我很愛它,但是為什麼他和我想的不一樣。
你真的是不解風情,他真的是榆木腦袋,我們真的是三觀不合。
但要注意,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並不是想法和做法和與你相同的人。
1. 親密關係中的關心是有層次的,懂她的心思是最初級的。
心理學家馬克戴維斯Mark Davis總結了親密關係中關心的三個層次。
第一種層次是「觀點採取」。
即是一種純粹的「 認知 」形式的移情,簡單來說就是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
在這一層次重要的是要了解伴侶的想法,懂得伴侶的心思。
餓了添飯,冷了添衣,這只是關心的初級形式。
第二種層次是「情緒同情」。
你通過一種稱為「情緒感染」的過程來感受對方的情緒。
這種就類似於,當你觀看恐怖電影時,你會同情主角並感到害怕;你的伴侶為你做飯,你會感到溫馨。
你會接受到演員和伴侶「散發」的情緒。敏感的人很容易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緒狀態,會因為他人的失落而失落,也為他人的開心而高興。
這是關心的第二層次。
第三種層次是「移情關懷」。
移情關懷不僅能夠識別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而且會與他人的情緒狀態保持一致。
如果是負面/痛苦的情緒,他會給予幫助。如果是正面/積極的情緒,他會給予支持。
我們當然可以練習讀懂伴侶的心思,可以搞明白她的一顰一笑,一句話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但一個善於透視的人,可能無法深入了解他人的情緒。
真正高層次的關心不是體貼入微,更不是予取予求,更像是一種老夫老妻的相互關懷。
伴侶之間追求的不應該只是第一層次。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那是人際交往最基本的禮節。這不適用於親密關係的交往。
2. 不要再要求伴侶猜測自己的心思
首先,每個人的心思都是猜不透的。
雖然我們可能非常了解我們的伴侶或朋友的想法,但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思想和感受的複雜性。
我們要明白每個人的思維和感覺的層次都不盡相同,伴侶幾乎不可能完全理解彼此。
第二,要求對方猜我的心思是一種越界。
直接告訴對方你在想什麼,你需要什麼吧。
要求對方按自己的思路處理情感,是一種嚴重的越界。
我們都有自己的原則和空間。情侶之間不應該被要求,更不能情緒勒索。
用「他愛我」去有恃無恐的提要求,這就是「作」。
第三,不斷地給對方暗示會使關係缺乏安全感。
暗示對方給自己帶來驚喜,帶來親密感,對自己來說很合適很舒服。
但是對於一個對「遲鈍」的男生來說,他們會在未知中陷入自我懷疑。
女孩的一個笑容會讓他們思考半天,做出幾十種解釋,不斷地得到結論又推翻想法。
他們會在未知中被折磨,失去所有親密的安全與舒適。
最後,理解雙方思考方式的獨特性。
健康的關係基於對伴侶的深刻理解與尊重。
我們應該認識到兩性之間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不能威脅我們的關係。
尊重伴侶的感受和觀點,儘管我們可能不同意對方。
說出來並不代表失去了甜蜜的意義,
男孩的呆滯遲鈍代表著他的純真。
並不是只有驚喜才是戀愛的浪漫,
也許真正的甜蜜就在眼前,
眼前人就是愛的全部。
The best thing to hold onto in life is each other. ——Audrey Hepburn生活中最珍貴的,是彼此。——奧黛麗.赫本
以愛與青春為名,陪你一路成長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Easilove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