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旅行,怎麼做才會價值感翻倍?

2021-01-08 雨茉Molly

輕分享:帶孩子旅行前一定要做的6件事

旅行前,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到以下6件事情,旅行價值感翻倍哦!趕快收藏起來吧!

1.讓孩子參與路線的選擇。一般會推薦2~3個地方讓孩子來做選擇,會把利弊都講清楚,供他參考。

2.給孩子講當地的特色,或者和他一起找資料,預習當地的風土民情,編成小故事,讓孩子產生興趣,先讓他在腦袋中產生預想畫面。

3.教孩子做旅行規劃。比如帶多少錢?帶什麼樣的藥物?哪些景點一定要去?哪些物品得提前準備?讓孩子在心理上重視我們的旅行,同時也培養了他做計劃的能力。

4.談好每天的零用錢金額。旅途中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讓他自己支配。甚至可以預計此次旅行的人均花銷,讓孩子用壓歲錢支付自己的那一部分金額。

5.列出禮品單。在出發之前會和孩子商量,這次要給誰買禮物。旅行回來之後,讓孩子自己去送禮物,而且一定要講出為什麼買這個以及這個禮品背後的故事,這樣能讓他再一次的回顧這一次的旅途。

6.準備路上的圖書。在等飛機、等火車或者排隊等待入場的時候,有了書的陪伴,孩子就會變得安靜。別怕沉,書比iPad對孩子更有用。

註:以上內容摘錄於《最好的方法給孩子》

相關焦點

  • 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她說她不認為規定孩子怎樣學習是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把玩和學習分不開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她的教育中她喜歡帶孩子去看一看世界,比如她的大兒子喜歡魚,日本的水族館幾乎都帶孩子參觀過。每年還會格外省出一部分錢,用來做旅行費用。在陳美玲看來帶孩子旅行,帶孩子旅行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
  • 旅行時,請給孩子帶個畫本!
    於是,旅遊編輯的職業病犯了,決定給自己挖個大坑——陸續整理這些年「木朵家」家庭遊的細節,我相信一個熱愛跟孩子一起旅行的專業旅遊編輯,不謙虛地說是有不少幹活可以跟大家分享的。這一篇,就從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旅行習慣開始,從「旅行時,請給孩子帶個畫本開始」。
  • 親子旅行 我為什麼要三年裡帶孩子旅行三十多次?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要和娃一起經歷旅行中的各種意外:火車晚點、坐過站、忘帶東西、差點錯過飛機、遭遇小偷……面對各種酸甜苦辣的歷練,大人和孩子都在學習從容和進步。出門旅行,尤其是出國體驗不同的異域文化,能讓孩子們接觸到其他類型的優秀的人和行為。要知道,小朋友的一個示範作用,要勝過家長的千萬句勸說。連我自己都說不清楚,這是帶上她的第幾次旅行了。如果算上國內遊、周邊遊,大大小小也得要幾十次了吧。粗略估計她應該已飛過30多段航程,已經是資深的「小空中飛人」。
  • 我為什麼要3年裡帶孩子旅行30多次?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要和娃一起經歷旅行中的各種意外:火車晚點、坐過站、忘帶東西、差點錯過飛機、遭遇小偷……面對各種酸甜苦辣的歷練,大人和孩子都在學習從容和進步。總結了幾點我認為有助於順利完成旅行的經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和孩子一起慢慢走,把出遊的節奏變慢、心境放慢。帶娃出遊,行程的設置要儘可能寬鬆再寬鬆。如果正常的旅行要去兩個景點,那帶娃的話就好好玩好一個。旅行的真正意義不在於走過多少路,看過多少風景,而在於體會多少心境。
  • 帶孩子家庭旅行?這十大小玩意推薦給你!
    如果你打算帶著孩子出門旅行,那你最好做足準備。作為一個家庭,你肯定不希望在旅途中度過痛苦的時光。你不僅需要的是耐心,而一些科技小玩意也可以幫到你。我們(作者,以下簡稱我)將重點介紹十款優秀的小玩意,無論是火車,飛機,還是汽車旅行,它們都可以幫助大人給孩子創造一個有趣,舒適,甚至是激發創造力的旅程。1.
  • 帶上爸媽去旅行
    >
  • 帶孩子去旅行,除了做好這些準備,最重要的要避免「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家庭都會找一個時機,帶著孩子一家人出去旅行,放鬆心情的同時,還能讓孩子開闊眼界,多增加一些知識,家長在選擇帶孩子旅行這件事上,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的地點。如果家長休班的時間短,可以選擇就近的兒童樂園,或者帶孩子去近郊玩耍。比如:近郊採摘等,類似於這樣能引起孩子興趣的地方,都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家長們除了去旅行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孫儷這樣回復
    孫儷談到一點帶孩子去旅行。孫儷說道,帶孩子旅行是一種成長,彼此看見更大的世界。一家五口人一同出遊看風景,很有愛,也很溫暖,不僅加深了親子感情,也讓孩子領略到不同角度的山水景色。帶孩子出去旅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 帶娃旅行=孩子髒亂吵?辣媽帶娃旅行寶典大公開,教你輕鬆帶娃不費力!
    看著已經過半的暑假,很多家長也都想趕著夏日的尾巴,帶孩子好好出去旅行一趟。但是對於旅行這件事,據調查,74%的爸爸媽媽表示有了孩子後對旅行有畏難情緒,34%的家庭在寶寶0-2歲時全家出門旅行過。(圖片來自網絡)很多媽媽覺得帶孩子旅行堪比急行軍,一趟下來累得不要不要的。一會兒吃不好、一會兒走不動、一會兒要睡、一會兒要尿……真是令人十分惆悵了,各位媽是不是也有同感呢?
  • 親子自助旅行 促進孩子成長的絕佳體驗
    當孩子慢慢長大,做父母的您是包辦旅行準備及過程中的種種事務?還是讓孩子開始深度參與進來,協助甚至獨立完成行前策劃、行中財務管理、自我管理等任務?聰明的父母懂得把握輕鬆自由的氛圍,寓教於樂,並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作者文中的親子自助旅行就是促進孩子成長的絕佳體驗。  我是一個愛「趴趴走」的人,也常在假日時帶著孩子們自助旅行。
  • 為什麼華德福教育不倡導帶孩子去旅行?
    但是幾年來,我一直潛心在幼教工作裡。一直喜歡做觀察研究孩子的工作,我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孩子需要過有規律的簡單的生活。 我確實發現,那些幾年如一日堅持上學的孩子整體狀態要好得多,安全感要堅實得多,經常去旅行(經常請假)的孩子不能完整地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有的孩子旅行回來後堅持不肯再回來上學。由於旅行過程中孩子吸入過多(包括太多在車上無聊時光裡,有些父母會給孩子玩手機看一些偶然遇見的不適合的書等),孩子回來後燥動等。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轉眼火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半,不少寶媽在群裡討論帶娃去哪裡旅遊。也是,孩子的暑假也過去一半了,是時候帶出去撒個野,看看祖國美麗的河山了。夏天嘛,還是要去大海邊上玩玩~年年暑假帶娃出去,今年帶孩子去爬山!晨媽正饒有興味地看寶媽們聊得熱火朝天,突然有寶媽跳出一句:千萬別帶孩子去旅遊!太坑了!怎麼回事兒呢?
  • 親子旅行|帶孩子必須去22個國內地方
    ,要知道現在的父母平日裡為了生活打拼,他們很少有時間陪陪孩子,更別說經常帶孩 子出去遊玩了。親子出遊的好處數不勝數,可是有很多沒有經驗的父母卻不知道帶孩子去哪裡玩耍好,哪些地方更適合親子遊呢?別心急,以下為爸爸媽媽帶來的22個地方,最適合全家出遊的場所,趕緊來看看都是哪些景點吧。
  • 孩子的秩序感:忘記跟爸爸說「拜拜」,孩子崩潰了……
    得到否定的答案後,他馬上大哭,當時我很理解他的,現實跟他預期的不一樣,而且毫無心理準備!於是,我連哄帶騙、轉移注意力,給他讀繪本,穩住了情緒,一邊講故事,一邊出了門。路上,他還是會突然想起來要爸爸送,但是又沉浸在故事的劇情裡,所以還算是比較順利地到了學校。這其實是很典型的打破規律的例子,孩子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套「序」被打亂了,新的「序」還沒有建立好。
  • 十位親子旅行達人來告訴你,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帶孩子去旅行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些散發光芒的作者,她們的傾囊分享是小愛前進動力,也會是您新年裡再次啟程的葵花寶典~大米小麥媽,是一個孩子剛三個月就開始帶娃踏上旅程的「瘋狂媽媽」。大米和小麥這兩個女寶,分別在五個月和三個月開始了驢友生涯。大米媽如此狂熱地愛好旅行也許來自於童年爸爸的影響,她從小跟著爸爸玩,幾乎所有的寒暑假都不在家貓著。
  • 用"E.A.S.Y法"讓帶孩子旅行更easy
    我曾不止一次說過,帶孩子旅行本身並不容易,充滿挑戰。
  • 日系妝容呆萌感翻倍,趕緊學起來
    日系妝容呆萌感翻倍,趕緊學起來妝容和服裝一樣,基礎的永遠是最實用的,但是依舊會有設計感服裝以及特色妝容出現,為平淡生活帶來那麼一點點趣味性。徐璐拍攝的這組黑白雜誌大片,選擇的就是很獨特的「雀斑妝」,日系妝容呆萌感翻倍,說不定馬上就要被她帶火了,超級有特色但是足夠日常的妝容,趕緊學起來吧!什麼是「雀斑妝」?
  • 提醒:這4種食物發芽後,不僅沒毒,營養價值還翻倍,別扔掉浪費
    但是有些食物在發芽之後不僅沒毒,而且營養價值還會翻倍,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哪些食物在發芽之後還可以繼續食用?提醒:這4種食物發芽後,不僅沒毒,營養價值還翻倍,別扔掉浪費1、花生發芽說起花生,相信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知道,其實花生的營養價值特別高,還可以有效養胃。
  • 鄧超孫儷培養孩子世界觀,帶娃去旅行,自然教育的好處要知道
    在孫儷微博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她與孩子的生活小日常,其中有許多都是和孩子去旅行的,有的是在海邊玩耍,有的是一起滑雪,就連柬埔寨、澳洲都有他們的身影。帶娃旅行似乎成為了他們陪伴孩子的另一種方式,也是教育孩子的另一種手段。而且,不僅鄧超夫婦會帶孩子旅行,還有許多明星也經常帶孩子去旅行。那麼他們帶孩子去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
  • 給孩子「立規矩」,別錯過6歲前的黃金期,有界限感內心才更強大
    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在六歲之前應該給孩子立規矩,不趁早立規矩,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很難管教。這個時候想要再管孩子就很難了,孩子因為青春期的叛逆會抵抗父母,而且孩子從小就沒有規則意識,也很不習慣。最主要的是孩子有界限感,內心才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