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於:數位時代
Ambidio是一家創新的音響公司,可以通過任何帶有立體聲揚聲器的設備創建具有深度感和尺寸感的連續聲場,為每個人帶來身臨其境的聲音體驗。由吳採頤(Iris Wu)和謝佩倫(Pei-Lun Hsieh)於2014年創立,Ambidio得到了葛萊美獎獲獎藝術家will.i.am,Horizons Ventures的支持,並且是2017年迪士尼加速器的一部分。
2016年3月初,臺灣女孩吳採頤在美國創業的音效公司Ambidio獲得種子輪投資,投資方是李嘉誠旗下的私人投資公司維港投資以及美國歌手will.i.am,策略顧問則是盧卡斯影業之下的Skywalker Sound。《彭博商業周刊》也製作了一則Ambidio的示範短片,僅僅透過筆記本的雙聲道喇叭播放,就能感覺到聲音隨著人物走動從左到右、忽遠忽近,甚至湊到面前輕聲細語,或是繞到背後說話都清晰可辨。
Ambidio究竟是什麼?為何讓外國媒體形容它是「劃時代」的音效技術?當3D影像技術發展,讓人終於能在平面影像中呈現遠近深淺時,聲音卻只能依靠喇叭或耳機等外在裝置的擺放位置,試圖模擬出聲音的立體感。「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聲音都是相對的,大腦其實需要學習,才能辨別出不同遠近位置的聲音。」吳採頤說。
和過去仰賴器材的方式不同,Ambidio是利用聲波傳遞到耳朵的時間差等「線索」,讓大腦感覺出聲音的遠近。經過Ambidio處理過後的聲音,不只突破器材的限制,更能補強現有音響的缺漏,讓人只用筆電就能享受環繞音效。特別是當愈來愈多人都用筆電等小螢幕裝置觀賞電影,Skywalker Sound就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如果無法在小裝置上重現電影配樂的效果,就失去了製作音效的意義。
開發出技術的吳採頤,最初是2012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念音樂科技研究所時,提出了讓大腦辨識聲音的各種線索來重建環境音效的理論。從高中時期就加入北一女熱音社彈電吉他,吳採頤即便背負著家人對好學生的期待,仍然不願放下熱愛的音樂。自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系畢業後,決定到樂器行工作,當吉他老師,過程中接觸到錄音、混音等技術,因而決定到美國念音樂科技研究所
某一天,吳採頤在自己的出租屋用筆電看電影《變形金剛》時,差強人意的音效讓她興起研究突破音響器材限制的想法。於是在論文中發展出Ambidio的理論,又自學C++,寫出一個能即時輸出Ambidio音效的程式。論文發表後得到很多音樂界的回饋,許多創作者都表示Ambidio能改變聲音說故事的方式,甚至有大公司在看完她的展示後隔天就寄出工作邀約。但她最終還是決定找來臺大電機畢業的好友一同創業,在2014年成立公司,親手實踐Ambidio的技術。
「最原始的音效是單聲道(mono),雙聲道(stereo)是在1930年開發出來的,卻是等到1960年披頭四等歌手大量使用之後才開始普及。」吳採頤說,但直到現在,許多人都還是用單聲道來聽音樂。因此接下來除了和電影或音樂公司合作,也要想辦法讓大眾了解Ambidio技術的優勢。
個性獨立、自主,談到音樂、技術之類喜歡的話題就興致勃勃,面對各種年輕創業有成的光環,吳採頤只表示:」我只是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誰能想到,當年愛玩音樂的女孩,如今卻開發出劃時代的音頻技術,成為音頻創作者爭相合作的對象?
Q:Ambidio的名稱由來?
A:來自Ambiophonics Audio(虛擬環繞音效)。虛擬環繞音效的理論由美國一位音響發燒友Ralph Glasgal在1980年代提出,利用多個喇叭或器材讓幹擾的聲波消除,形成立體的音效感,可惜始終沒有實踐。我查到他的理論,透過老師聯繫到他,得到很多靈感,因此在命名的時候希望向他致敬。也跟單聲道和雙聲道的英文有押韻。
Q:什麼是音樂科技?
A:只要跟音樂和電腦有關的都包含在內。例如DJ混音、電影配樂、音效設計、音樂資訊檢索(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3D音效等。Ambidio的技術屬於3D音效的範疇。我原本修的都是電影配樂和音效的課,沒想到有一次找3D音效課的老師籤名,意外聽了一堂課之後,就改成主修3D音效了。
Q:有人研究過類似的技術嗎?
A:其實很多人都想試著用不同方式形成3D音效,例如歌手林俊傑曾經嘗試過「人頭錄音」(Dummy Head Recording),就是把兩個錄音器放在假人頭的兩邊耳朵中,模擬人在自然情境中聽聲音時,聲音在耳朵內的傳遞過程,但做出來的成果跟每個人自己聽到的聲音還是有差距。而且假人頭錄音的限制很多,例如錄好後就不能再修改。
Q:Ambidio的狀況?
A:目前有四個人,沒有特別分職責,技術已經申請專利。Ambidio現在正在跟電影、音樂或遊戲公司合作,例如釋出一系列用Ambidio處理過的電影預告,製作出許多內容,讓大眾可以最快無痛感受到Ambidio的魅力。
吳採頤,美國紐約大學音樂科技學碩士,現為Ambidio創辦人兼執行長。
|2020奧斯卡揭曉 聲音獎花落各家 中字頒獎視頻 |2020奧斯卡提名新鮮出爐,聲音獎項屬於誰?有獎競猜
第67屆MPSE金捲軸獎|第56屆CAS最佳聲音混音獎|BFATA英國學院獎|英國獨立電影獎|
獲獎影片文章: 聲音團隊如何讓賽車聲在提名影片《極速車王》中發揮作用 | 與聲音總監OLIVER TARNEY討論《1917》中沉浸式戰爭聲音的創作 |「極速車王」真實的車聲 附奧斯卡後臺採訪 中字長視頻|'1917':隱藏的麥克風與真實的士兵一起創造一次世界大戰的聲音 附奧斯卡後臺採訪 中字長視頻|吐血推薦 1917 同期錄音舉杆幕後視頻混剪 話筒杆位分析 上|下| 極速車王 周周片兒|極速車王 奧斯卡獲獎聲音大師談電影聲音 視頻 上|中|錄音師談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的聲音製作|
年度獨立電影聲音製作系列文章:
|獨立電影:用聲音創造《九日》中深刻的哲學故事|獨立電影:《燈塔》的聲音|獨立電影:《神來救救我吧!》聲音幕後 | 年度獨立電影聲音回顧:《溫迪 Wendy》的聲音製作 |年度優秀獨立電影聲音製作:《殺死兩個戀人》主創訪談 上 中字視頻 |下 為何去Pan對白
歡迎加入我們,一起來關注頒獎季動態!入群加我們服務小編的微信號:locationsound,註明關注影視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