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西榆動車實現「升級」,由8節短編組增長到16節長編組,同時增加了臥鋪車廂。今年7月,西安至榆林「綠巨人」開行,兌現了9年前的計劃。
最近有消息透露,陝西正在謀劃「綠巨人」計劃,開行西銅、西康動車,採用變通的方式實現「市市通動車」。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從古流傳至今,已成為至理名言。延伸到後來,換成了「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甚至是「高鐵一通,轉換時空。」
但是在陝西,有一個地級市至今不通客運火車,那就是「煤城」銅川。
實際上,銅川是陝西最早通鐵路的地方之一。1939年6月,連接鹹陽與銅川的鹹銅鐵路開工建設,1942年春建成通車。線路由鹹陽車站東端引出,經涇陽、三原、富平、耀州,經黃堡站穿過桃園隧道,達終點礦場站(後改為銅川車站)。
1958年,國家鐵道部對線路進行了改造,1973年又修建了梅(家坪)七(裡鎮)鐵路支線,耀縣至梅家坪、梅家坪至莊裡,修建為複線。之後,開通了開往西安、商丘等地的客運火車。由於客流量少,入不敷出,1998年被停運。從此,銅川市再無緣目睹新火車的風採。
現在,鹹銅線上儘管跑著一趟「西安—前河鎮」的皮火車,但是只辦理通勤,不辦理客運。因此,銅川人心中一直藏著一個「火車夢」。
2009年12月,陝西省國資委和銅川市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十二五」期間建設一條由西安北客站到銅川的城際鐵路。2014年,其作為「關中城市群城際鐵路規劃」中的一部分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計劃2015年開工建設,2018年建成通車。
然而,計劃一變再變。從西銅城際到西延客專,再到包西高鐵,全線開工一拖再拖,直到今天南段設計方案依舊未獲批。
儘管高鐵短時間內無望,但銅川有望提前實現「動車夢」。
上個月,銅川市委辦公室在回復人民網留言時透露,西安鐵路局正在實施電氣化改造,其中鹹銅線閻良站至銅川站63.489公裡、梅七全線71.21公裡、侯西線張橋站至閻良站18.5公裡、兩條聯絡線6.51公裡。改造提升後,鹹銅線擬將開行西安至銅川「綠巨人」動車組,預計近期2對/日,遠景4對/日。市交通運輸局正在積極對接西安鐵路局,全力協調加快鹹銅線開行西安至銅川「綠巨人」動車組前期工作,力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網上有消息說,西銅「綠巨人」動車組計劃2021年五一開通,行駛線路是:西安-閻良-富平-莊裡-銅川。屆時,銅川不僅有望時隔20年再度迎來客運火車,而且一步跨入動車時代。
另外有消息顯示,安康也在謀求開通西康線的「綠巨人」:7月22日,安康市長趙俊民與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董事長張海濤座談,希望雙方在加快推進西康高鐵、安康無水港建設,開行鐵路西康線「綠巨人」火車等重點項目上深化務實合作。
湊巧的是,已經擁有高鐵的寶雞還想要「綠巨人」動車。上個月,寶雞市交通局在給人大代表的答覆函中說,寶雞東站已經向西安鐵路局集團請示在隴海鐵路西寶間開行「復興 號」動車組,下階段將積極做好對接工作,力爭儘早開行。
假如銅川、安康、寶雞的願望達成,陝西將基本實現地市與省會西安之間「綠巨 人」全覆蓋。
©西安至榆林的「綠巨人」動車 | 圖源網絡
四年前,陝西在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中提到,努力解決剩餘6個市(漢中、銅川、延安、榆林、安康、商洛)通高速鐵路問題,力爭十三五末期實現「關中通城際,市市通高鐵」,西安與周邊8個省會城市高鐵連通。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套用一句網絡語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今年是「十三五」最後一年,當初計劃重點推進的西安經延安至包頭、西安經安康至重慶、西安至銀川、西安至武漢、西安至成都、延安至太原等六條高鐵線中,只有西成已經通車,西銀今年底通車,其餘幾條一直處於「力爭年內開工」中。2016年8月,西延高鐵第一次環評公示發布。根據以往慣例,二次環評公示時間一般不會超過6個月,但西延高鐵卻出現了例外,二次環評遲遲不見公示。後來,原因曝光:地方要求保留被取消的洛川、甘泉、宜君三站,一直在向國鐵集團爭取,導致線路走向無法確定。2018年5月,陝西地方政府如願以償,初步確定按原計劃設站,保留上述三站。三個月後,西延高鐵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發布。12月17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然而,獲批後的西延高鐵卻遲遲未能開工,因為西安至銅川段線路走向需要調整,先期只批覆了宜君至延安段初步設計。上個月,西延高鐵西安至銅川段調整方案確定並公示,原高陵站、富平閻良站調整為櫟陽站、富平南站,新方案不再經過鹹陽市三原縣,新增西安市閻良區。現在,只希望命運多舛的西延高鐵不要再生變故,儘快全線開工。再看西安經安康至重慶的西渝高鐵。去年9月,西安至安康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覆,同年項目全線初步設計也通過評審,前置手續已經全部完成。後來,國家鐵總決定與西渝高鐵合併審批建設。本月初,京昆高鐵西崑公司發布了西渝高鐵陝西、四川段用地預審及規劃選址招標公告,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預計年內完成可研批覆,2021年正式開工建設。米字型的另一條線路西十高鐵,基本沒有遇到磕絆,目前已經完成初測及可行性研究、可研批覆前置手續辦理、可研報告評審修編、定測及初步設計、可研批覆和二次環境影響評價公示等,當下正在進行施工圖審核。可是,現狀與前面幾條基本一致,依然沒有開工時間表。今年7月,省上有關部門在一份答覆函中透露了這樣一個內幕:「省政府2019年12月6日專題會議上,確定建設時序:在優先保障西延、西十高鐵省方配套出資前提下,有序推進城際鐵路建設,優先開工建設西韓城際,暫緩實施西法機、閻機城際;西十高鐵因省上融資方案未通過審查導致項目工可未批覆,西康高鐵資金籌措落實難度大……給正常啟動項目用地報批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總之一句話:兜裡沒錢。那麼,喊了多年的「市市通高鐵」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落地?日前,西安市發改委在部署三、四季度工作計劃中提到,力爭西延、西十、西康高鐵年內開工。但是,能不能從口頭落到地上,尚不好下結論。目前,陝西正在編制「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米字型高鐵網依舊是重點,預計以西安為中心,將持續推進十三五期間的高速鐵路規劃,力爭「十四五」末全部建成通車,最終形成九向高鐵線路。©陝西「米字型」高速鐵路網 | 圖源悅西安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之年。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鐵路集團在《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中提出,自2021年起到2035年,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高鐵通達。在此,希望陝西能搭上國家鐵路建設的新一波「紅利」,早日實現「關中通城際,市市通高。」為西安打造國際性區域鐵路樞紐和國家高鐵樞紐創造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