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一中學完成搬遷,九裡校區不再使用!

2020-12-22 騰訊網

8月份以來

我市不少中學新生陸續開始軍訓

徐州市第一中學的829名高一新生

也來到了新校區——紫金校區

頂著炎炎烈日,在操場舉行軍訓

徐州一中新生軍訓現場

隨著教官口令做著齊步、轉向等規定動作,或站立如松,或步伐整齊,每個眼神堅定有力,教官們聲聲命令、陣陣口號,響徹操場

徐州市第一中學德育處處長 謝鳳豔:

軍訓將持續一周的時間,除了隊列、轉向、跑步前進等規定動作訓練外,還將進行思政課程的講授,對新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孩子們儘快融入到新的集體,起到磨練意志,強健體魄的目的,為三年的高中生活打下良好的意志基礎、精神基礎。

徐州一中紫金校區大門

徐州市第一中學目前已經完成搬遷,秋季開學後一中學生將進入紫金校區學習,今年高一軍訓的新生一共有16個班829人,整個校區3個年級48個班,兩千多個學生在這裡生活,九裡校區將不再使用。

徐州一中紫金校區航拍圖

一中紫金校區位於奧體中心西對面、漢源大道以西,佔地約173畝,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

校園打破常規科學利用地下空間,地上地下互聯互通,最大程度便捷師生。裝備先進的體育、藝術場館,全景書畫房、手工創作室、各類琴房、體操房、球類訓練房等一應俱全;禮堂建有大型交響樂團演出的標準舞臺,實現校園的教育教學智能化的管理。

徐州一中紫金校區教學樓

● 徐州一中那些事

老校門、隕鐵,和20歲的九裡校區

在徐州,上一中,是件值得驕傲的事,雖然在學校立足需要加倍的努力。他是徐州最好的學校,名師與學霸雲集;也是最有歷史的學校,百年血脈傳承。

1721年興辦的雲龍書院是當時徐州最著名的書院,位於黃茅岡。1903年,徐州地方政府在雲龍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徐州府官立中學堂,1906年又創辦了徐州師範學堂,1907年改名為徐州府中學堂,這兩所官立的新式中等學校就是徐州一中的前身。

一中的老校門是省立第十中學、省立徐州中學,以及建國以後徐州一中主要的校區內門,原有的建築都基本拆除了,唯獨保留下來的這座老校門是1920年時初建的基礎。

上世紀60年代,從校園看向校門,和現在的夾河街校區差別不大。

當年的教室是在四合院裡,從第三道門出去,就是操場。

2013年,102歲的範老師確認,這塊隕鐵早在上世紀20年代他就讀一中時就已存在,該說法也得到很多年長校友的證實,稱其在1917年建校時就存在。一中畢業的一位天文學家曾專程對這塊隕鐵進行鑑定,確認其就是「隕鐵」。它擺在校園內展示十多年,沒有絲毫鏽跡。

2000年,徐州一中九裡校區投入使用。

到如今,九裡校區20歲了。那些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想起……

如今,九裡校區結束了教學使命

新校區已經投入使用!

徐州一中,培養出了眾多優秀學子

相信這裡,明天會更美好!

來源:無線徐州、徐州市第一中學

相關焦點

  • 一中九裡校園將建「徐州中學」!60個班,市政府全力打造!
    徐州中學簡介 徐州中學座落於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江蘇省徐州市漢城東路1號,佔地面積325畝,為隸屬於徐州市教育局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市政府今年全力打造的一所全新的高品質高中,辦學規模20軌60個班。
  • 徐海學院新校區規劃公示!大學路二次起飛……
    礦大徐海學院搬遷至大學路早已確定,但新校區具體規劃、建設規模等信息一直沒公布。近日,銅山區政府官網對徐海學院新校區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示!這意味著徐海學院新校區即將開工建設。先是有新聞說要搬到鼓樓區原一中九裡校區。2019年3月18日,中國礦業大學與鼓樓區對接座談會在鼓樓區政府舉行,通報了徐海學院2019級新生入住鼓樓校區的有關事項。當時根據統籌安排,徐海學院將搬至徐州一中九裡校區,而徐州一中九裡校區的學生全部搬入新城區校區。
  • 徐州最火的八大老牌中學名校盤點,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大!
    1953年06月04日,因徐州市劃歸江蘇再改為「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徐州市第一中學是江蘇乃至中國近代普通教育的先驅者之一,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國家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學校先後被命名「國家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全國文明單位 」、「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活動示範單位 」、「全國德育先進學校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初中部新年賀辭新起點 新徵程 新希望
    災難與希望並存的2020已結束,嶄新與蓬勃的2021悄然到來,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初中部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教育集團副校長翟澎代表全校教師向千餘名學生送上新年祝福,勾畫新徵程的美好藍圖。
  • 廣漢中學新校區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北區小學今年9月投入使用
    12月2日,廣漢市人大常委會羅宇副主任率隊先後到廣漢中學遷建、北區小學新建兩處重點建設項目工地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組一行實地查看在建的廣漢中學新校區、北區小學項目建設工地,聽取市教育局、廣漢中學和工地負責人有關項目建設情況匯報。
  • 合肥市殯儀館什麼時候搬遷?官方:市殯儀館火化功能區搬遷正在選址
    信件內容:合肥市殯儀館搬遷調研估計也有將近20多年了,難道想辦一件事情就這麼難?一環設置殯儀館本身就不合理,不合理的事情為什麼就是不徹底解決?在西一環就會弔唁方便和降低奔喪成本?那住在瑤海的,住在濱湖的到西一環弔唁就方便了,就降低了奔喪成本?我們感覺是敷衍,不是解決問題,要想搬遷就要徹底搬遷,不要拖泥帶水,應該乾淨利落,不要總是拿這個理由推辭。
  • 衡水第一中學來到蘭州新區,如虎添翼
    這幾天朋友圈刷屏了一組信息:蘭州新區在1月13日籤約了衡水第一學校蘭州新區分校項目。從相關報導看到衡水第一中學蘭州新區分校斥資16億,坐落戶在蘭州新區東南片區。佔地700畝,建成之後屬於12年一貫制學校,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及初中、高中補習部,學校規模宏大,規劃建設12棟教學樓、26棟公寓樓、2棟辦公樓、6棟餐廳、6個風雨操場、一棟體育館、圖書樓、實驗樓等,預計到202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預計在校學生達14600人,蘭州衡水中學12000人整體搬遷到蘭州新區衡水第一中學校區。
  • 定址白雲新城的培英中學北校區,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定址白雲新城的培英中學北校區又有新動向。日前,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出一則《廣州市培英中學北校區勘察設計招標公告》。該項目定位為省一級高中,並打造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計劃規模48班,並同步考慮配建18班幼兒園。預計2020年9月投入使用。
  • 南寧邕寧區龍崗村整村搬遷 為大學新校區「讓路」
    4月11日,邕江大學新校區項目搬遷農戶整體搬遷、入住臨時過渡周轉房儀式,在搬遷農戶臨時周轉房球場舉行。  「這是邕寧區甚至是南寧市第一個整村搬遷的點,項目重大,搬遷後將做好重點跟蹤,對今後的搬遷工作具有示範作用。」
  • 離臨港校區60公裡!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畢業班搬遷宿舍引網議,校方...
    開學臨近,日前,上海海事大學發布的一則研究生宿舍調整及搬遷方案在學生中引發爭議。 該方案要求,部分2021屆畢業班研究生需要從臨港校區搬遷至市區的港灣校區和高恆大廈。
  • 探營深圳中學新校區:教室「無」圍牆 上課靠「導航」
    據悉,位於深圳羅湖區泥崗西路1068號的深圳中學新校區即將在6月底竣工。9月1日,深圳中學新校區將正式啟用。今年,深圳中學將大幅擴大招生規模:2100多個名額面向全市開放招生,並增設數理實驗班。
  • 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首次環評公開,總投資約7.47億元!
    有關湛江市第一中學新校區的消息來了 2019年8月2日 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公開了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 首次環境影響評價信息
  • 合肥六中新校區明年8月底之前完成驗收並交付使用
    1月18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局獲悉,合肥市第六中學新校區自開工建設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安全質量進度均處於可控狀態下,目前迎來項目關鍵節點,女生宿舍樓北樓成為首個封頂單體工程。合肥六中新校區項目位於蒙城北路與連水路交口,總佔地面積260畝,建築面積約21.8萬平方米,分為東區生活服務區和西區教學運動區兩個區塊,共17棟單體建築。
  • 屏東中學將新建五四北校區!華倫中學擬落戶馬尾!
    考慮到福州屏東中學發展的需求,福州市教育局同意屏東中學在新店鎮井店村井店湖畔山北路新建五四北校區(高中部)。 目前該項目正在辦理選址意見書等前期手續,動工時間、工期、投入使用時間均尚未確定。
  • 利川市第一中學簡介(附新校區航拍
    ▲新區首屆體育文化藝術節 利川市第一中學始創於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由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和湖北省黃岡中學初中部聯合組建「湖北省聯合中學利川初中分校」;抗戰勝利後,更名為「利川縣中學」;1958年更名為「利川縣第一中學」;1986年更名為「利川市第一中學」,簡稱利川一中。
  • 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地址在哪?最新調整批前公示出爐
    近日,湛江市自然資源局公布了關於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規劃方案及建築方案調整批前公示,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地址:湛江市坡頭區海川快線南側、仁海花園東側,項目公示期限:2020年11月20日-29日。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項目總基底面積31416.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8988.42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10299.5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88688.92平方米);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89746.97平方米,不計算容積率面積9241.45平方米(均為地下車庫面積)。
  • 民辦教育的典範-衡水志臻中學安平校區
    志臻中學是依託全國名校衡水二中建立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式民辦學校。下轄濱湖志臻、安平志臻、清河志臻三大校區。衡水志臻中學成立於2012年8月,學校全面借鑑衡水二中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和教學成果,立志創辦全國最優中學,以勵志教育全面激發學生成長潛能、以養成教育培樹學生核心素養、以低進優出辦學品牌塑造學生美好未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貫徹「立德樹人」要求,努力讓學生「激情學習、快樂成長」,收穫人格素養、學識素養、學能素養及發展潛質等方面的最大提升與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