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也快要接近尾聲,還在追劇的你們是否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完大結局。
由宋佳、喻恩泰主演的《白色月光》在上周已經在優酷上映。 而對於這部懸疑劇,還是會與其他的懸疑劇會有所差別。
因為這又是一部出軌題材的婚姻懸疑劇,所以這部劇也成為了眾多男性不敢看的懸疑劇。
張鑫真的出軌了嗎?
1、在劇中,開頭的時候就出現了張鑫一家外出旅遊的和睦場面,也表現出了張鑫是個好爸爸、好老公的人設。就當我們都認為這個好爸爸,都在為家庭付出, 「男主女外「只為在家照顧女兒的時候,都讓我們大跌眼鏡。
在第一二集的時候,張鑫就已經露出了馬腳,首先是張一無意中發現了張鑫手機上的一位女性給張鑫發簡訊,內容也是能讓人浮想聯翩的。
等到張一下樓想要找到這位女性對質的時候,張鑫馬上趕了過來,並隱瞞了這位女性與自己的關係。
張鑫的說辭也是讓張一有點動搖,認為自己誤會了,但就在張鑫對視的時候,鏡頭也在這位女性身上停留,從她看到張一出現時,表情的變化,也可以確定張鑫與她的關係也並非一般。
2、在最新播出一集中,張鑫跟張一承認了錯誤時,你們是否也都覺得他真的沒有出軌。
就在張一病倒在病房內的時候,張鑫與張一坦白,張一看到的兩人在接吻只是他在幫老師佩戴項鍊。
而老師,也是有意接近他,並想破壞他們家庭來要挾他得到公司的股份和錢。就連張一發現的便利店小票也是,老師想勾引張鑫,張鑫為了趕走她而故意掉落在車上的。
但這些解釋聽上去真的可能會讓人相信,這個好爸爸是真的被誤會了。但我們反過來想想,為什麼他不選擇一開始就坦白清楚,而是在他遇到麻煩的時候才選擇告訴張一,讓張一幫他解決問題。
3、 劇中有一個畫面,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記得,張一在路過一家珠寶店的時候,發現張鑫送的那一對耳環,只是買項鍊的贈送品,而這個贈送品在張鑫口中說出的卻是給張一精心挑選的禮物。
這一對耳環,張鑫並沒有對張一解釋。還有張鑫開公司的事也沒有對張一提起過,這件事是被張一發現了才會對她坦白。
在預告中提到,張鑫和張一和好之後,張一發現了他偷偷摸摸的去了那個單位,並對張一撒謊隱瞞。
張鑫的結局如何?
1、《白色月光》這部只有12集的短劇,在一星期內已經播出到一半了。
我們看到張鑫出軌了,他在家是顧家的好男人形象,在外也是各個家長的好爸爸模板。而這也成為了張一心目中最嚮往的生活。
她認為張鑫與自己的感情是她所憧憬的,但萬萬沒想到,這也成為了張一心裡的一條刺。
張鑫從一開始做微商,瞞著張一讓笑笑和老師一起為他拍產品照片,並送張一贈送品耳環的時候,已經對兩人之間的夫妻感情出現了矛盾。
隨後他依然瞞著張一與其他合伙人開公司,並讓張一投資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已經開始了他的第一步棋。 張一發現他婚內出軌時,找到了律師,張一知道自己需要淨身出戶的時候,我們可以聯想到,其實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婚內出軌,而是一盤早已計劃好的棋子。
為什麼說是一盤棋子,記得劇中張鑫和張一夫妻兩人坦誠相對談話時,張鑫有提到,就在他們結婚的前一晚,張一和別人也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張鑫也沒有與張一說明白兩人就繼續地完成了婚禮。
就在張鑫出差的時候,張鑫還是跟老師做了苟且偷生的事情,在他的原話中所說的,他是被逼的,是老師想要獨吞新公司和錢所以才會這樣做。
但是他所說的話也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因為他明知道老師的目的不簡單,但是他也沒有想要拒絕和遠離。也可以說張鑫和老師是一夥的,兩人一起就是為了騙取張一的財產,並讓張一淨身出戶。
所以張鑫的一舉一動可以理解為,他是已經蓄謀已久,也是為了報復張一所以才會下這麼大的一盤棋子,讓張一無路可走。
2、而在《白色月光》的第六第七集中,我們可能看到了最痛恨的一幕,那就是張鑫在張一病倒在床後,對張一坦白所有的事情經過。
為什麼說是最痛恨,出軌可以說是一個人人都痛恨的行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出軌的人,就不應該得到原諒,也不配被原諒。
因為他們做出了對婚姻不忠事情,而且也是對家人不負責任。但張鑫他出軌後還是選擇坦白,可以說他不該被原諒,但他還是知道承認錯誤,同時這也是對這一段婚姻的內疚。
然而他好爸爸的形象再加上他敢於承認錯誤,心裡還是放不下家庭。有可能張一原諒了他,他們還是會像以前一樣過上平淡的日子,而老師也只是一個過路人,是為了得到公司股份和財產,才會費盡心思接近張鑫,故意讓張一誤會他們之間的關係,來破壞他們的家庭。
3、以出軌為題材的情感劇一直以來都是很對觀眾們的胃口,這類型的題材劇也是播一部火一部。
但可以說,張鑫在劇中的人設,算是渣男堆中最知道悔改,而且是人設做得最好的。
就他在家悉心照顧孩子五年,這一個例子看來,他與其他人設是大不相同的。但是他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才是觀眾喜愛的,這才是一個難題。
在他身上都衍生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很多人喜愛這部劇也大概是這個原因。
張鑫這個人物所表現出的性格,對女兒溫柔、有耐心,對老婆關心照顧和體諒,是人們都嚮往的,但這溫柔的背後,也是讓人更加意想不到的。
可能這也是導演想要對我們表達的,每個人物不同的內心世界也會有不同去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