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鎌倉的江之島電車緩緩駛過,將叛逆少年心中潛藏的懵懂愛戀、運動熱情、求勝心理等等奇妙情感統統打包成行李,混雜著喜悅、悲傷、難以釋懷的遺憾一併帶往前方。這個故事伊始的經典片段,至今仍在不少觀眾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成為獨屬於一代人的青春印記。若要追溯這款佳作的由來,還要從當時的年代背景說起。
平成年間,漫畫佳作頻出
平成初期是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年代,也是日漫精品競出的年代。曾經,當地政府和人民都呈現出極度暴富的狀態。政府大興土木,啟用高速化城市建設草案,造成一副暫時的繁華景象。企業高管頻繁出國灑金,妄稱五年內從夏威夷到華盛頓買遍地皮,讓美國人全部變成房產租戶。當地民眾的奢靡更加露骨:外匯中心叮噹作響的電話、揮著鈔票爭搶計程車的上班族、踏破高爾夫球場門檻的玩家等等。
上至高官富商,下至當地民眾,都在一片歌舞昇平的風光中忘乎所以。那時候,每個當地人都堅信:股價只會漲不會跌、地價只會升不會降,卻沒人思考過憑空而來的巨額財富來自何處,殊不知今日的紙醉金迷將在日後成為窮兇極惡的討債惡鬼。
1989年5月,日本央行連續3次提高貼現利率;1990年,日本生產性行業的貸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產行業的貸款比重卻上升為37%。也許是不斷躥升的股價終於超過實業經濟所能承擔的極限,日元價值失衡、房地產泡沫破裂、股價跳水式下跌仿佛一擊擊重拳,將虛妄的繁華統統捅破,徒留蕭條倒閉的工廠、債臺高築的家庭成為奢靡幻滅的時代註腳。
當人們生活富足時,會追尋豐富的精神享受;當人們生活貧苦時,同樣會追尋堅毅的精神支柱。漫畫產業受當時大起大落的經濟環境影響,湧現出一批批佳作。從探索未來的科幻先鋒《攻殼機動隊》(1989年連載於《周刊Young Magazine》海賊版),到描繪人性的戒賭寶典《賭博默示錄系列》(1996年連載於《周刊Young Magazine》),再到承載黃金精神的《JOJO的奇妙歷險》(1987年連載於《少年JUMP》),是士郎正宗/福本伸行/荒木飛呂彥嘔心瀝血的作品,也是個人創想與時代背景相互打磨的產物。
仿佛流傳在民間的城市怪談,北條司所著《城市獵人》(1985年連載於《周刊少年Jump》)廣受好評。被稱為「俠探之父」的北條司畢業於服裝設計專業,擅長用簡單線條勾勒出極具實感的造型比例與人物形象,通過現代感極強(槍械刻畫很硬核)的寫實畫風與詼諧幽默(部分粗陋低俗,國內版本均刪去)的故事劇情,使得漫畫銷量突破5000萬部(截止2017.8)。
作為距離北條司最近的友人,身為漫畫助手的井上雄彥深受影響,將細膩而豐富的漫畫風格帶入《灌籃高手》中,在暢想追夢籃球的同時,兼具真實感與幽默感,描繪出人物寫實、畫風硬朗、細節滿滿的漫畫佳作,甚至影響一代人對籃球的熱情。
井上雄彥掀起籃球熱潮
《灌籃高手》在海內外掀起籃球熱潮,不但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也是備受資本關注的暢銷佳作,曾於2009年入選中國圖書商報和中國出版科研所聯合評出的「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作為日本漫畫卷均銷量第二高的作品(僅次於《海賊王》),《灌籃高手》連載期內,將登載漫畫的《周刊少年JUMP》(特指1995年3-4號)推上發行歷史上最高銷量達653萬本。
《灌籃高手》是描繪籃球故事的青春讚歌,也是一代人的美好記憶,源自井上雄彥用細節打磨出的高光時刻。「因為我是籃球手。」來自湘北高中的青田龍彥,既是赤木隊長的競爭對手,也是追尋柔道逸才的隊伍主將。在因緣巧合中,龍彥看中櫻木花道的天賦,期望將其納入社團,為此瞄準軟肋:拿出赤木晴子的照片引誘花道。
與赤木剛憲的單挑是意氣之爭,加入籃球社也只是為討好晴子的櫻木花道首次面對來自內心的質問「你喜歡籃球嗎?」在這時,所有人猜到櫻木花道會耍賴,會打架,但是都沒想到他會說這麼一句話「因為我是籃球手。」櫻木花道為自己的潛在情愫,第一次向籃球告白,而在旁偷聽的赤木剛憲也因此燃起熊熊鬥志,更加堅定培養櫻木的決心。
「教練,我想打籃球。」中分的長髮遮住臉龐,校園混混環繞左右,使得三井壽顯得格外陰鬱。而這群氣勢洶洶的暴徒一步步走向湘北體育館的景象,也帶來一份山雨欲來的緊張氛圍。經過拳拳到肉的互毆,湘北球隊與混混團隊各自掛了彩,尤其是三井壽臉上更是鼻青臉腫。
從氣焰囂張到泣不成聲,用自我毀滅的暴行來維繫脆弱自尊與榮譽感的三井壽,在見到安西教練,那個在初中時代鼓勵他的男人,也是他拋棄名校橄欖枝毅然衝進湘北的源頭,終於再也繃不住淚珠,將傷痛復發的難忍、赤木活躍的嫉妒、漫長復原期的不甘、榮譽不在的失落,這些五味雜陳的青春痛楚,全部匯成一句話:「教練,我想打籃球。」
從真情告白籃球的櫻木花道,到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三井壽,井上雄彥的筆下描繪出一個個飽含真情實感的角色形象,緩緩鋪開一幅關於籃球往事的青春畫卷。但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周刊少年JUMP》的步步緊逼一定程度上促使井上雄彥做出和富堅義博(對手兼任情敵)一致的決定:與Jump雜誌社決裂。
據日媒稱1995年的Jump年會中,眾位編輯、作者在觥籌交錯間互相讚美高歌,好不熱鬧,而時任雜誌頂梁柱的《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卻在角落裡獨飲杯中酒,一言不發。有些人已然察覺,井上雄彥對Jump產生牴觸情緒。
其一,Jump向井上雄彥施壓,要求《灌籃高手》拉長劇情線,維繫雜誌銷量,直到下一個頂梁柱產生。出於情感因素與商業因素的考量,編輯一致認定湘北隊應該拿下全國冠軍,並參照《足球小將》延續故事。
其二,TV動畫為收視率,隨意添加不合原作情理的內容(櫻木以前喜歡的女孩、聯合軍團的戰鬥),還強行拉長比賽時長(引發井上吐槽「一個籃球場從那頭跑到這頭居然要幾分鐘,什麼玩意……」),導致井上雄彥倍感煩躁。
來自編輯的指指點點與動畫的強行續命,使得井上雄彥深感無奈。或許是害怕自己和車田正美前輩(不變的套路不受市場歡迎,被卸磨殺驢)一樣,落得如喪家犬般丟出雜誌社的結局,井上雄彥不僅牢牢把持住《灌籃高手》版權,任憑他人巧舌如簧自巍然不動,還期望儘快完結《灌籃高手》,儘量按著自身意願使其圓滿。
如大家所見,井上老師和少年JUMP鬧翻了,《灌籃高手》迅速迎來結局,動畫也以湘北籃球隊坐上火車前往全國大賽現場落下帷幕。說實話,這個戛然而止的結局使得不少粉絲倍感失落,抱著「青春總該有點遺憾」的自我安慰各自散去。
也許是聽見粉絲日益高漲的呼聲,2004年井上雄彥在連載結束的八年後,為慶祝《灌籃高手》累積銷量突破一億冊,於神奈川縣的廢棄中學教室內,用23塊黑板進行粉筆作畫,描繪出《スラムダンク—あれから十日後》(簡稱十日後),將其作為《灌籃高手》的最終章節(展覽3天後擦去)。
赤木、木暮離隊,而赤木沒能被心繫的深澤體育大學錄取;
三井留隊打冬季賽;
宮城成為湘北新隊長;
櫻木在醫院治療背傷;
流川楓參加日本青少年隊集訓,還向休養的櫻木花道炫耀;
晴子成為湘北籃球隊的第二個經理;
回憶後的櫻木花道在鏡頭中露出全篇最帥氣的微笑,向觀眾說出名言「因為我是天才!」
至此,《灌籃高手》正式完結,也徹底定格在筆者的腦海中,就像前文提及「灌籃高手和我的青春一樣,已經完結了」,成為一抹難以忘懷的青春印記。直到筆者看見一款名為《灌籃高手》的手遊,心中五味雜陳。
情懷有了,卻不見創意玩法
本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念,筆者下載並體驗《灌籃高手手遊》。有一說一,製作組照搬《灌籃高手》劇情沒有進行魔改,屬實好評,但是仍然瑕疵頗多。
對玩家而言,該作玩法老套。《灌籃高手手遊》的操作模式與玩法基石延續2006年JoyCity出品的《街頭籃球》,從位置設定:前鋒、中鋒、後衛等,到具體玩法:搶斷、中投、蓋帽、三分等,近乎DNA級別的復刻。最為離譜的是,角色能力差異頗大。沒充錢的SG,無人布放也投不進三分;充錢的SG,突破撤步到中場線後,無需大招也可以得分。
對消費者而言,該作氪金要求頗高(玩家當然可以攢鑽石,這裡單獨分析氪金)。以著名角色仙道為例,如果玩家期望投資技能加點,起步就需要投入300元,與較貴的3A大作相當(《死亡擱淺》《鬼泣5》《COD:現代戰爭》不香嘛?)。
對運營而言,該作公測首日就炸服。起初,《灌籃高手手遊》聲稱12點公測,卻由於伺服器不穩定、壓力測試不得當等問題導致延遲開服。頗感趣味的一點是,官方還暗中修改公告,將12點掉包成14點半。
還有種種,該作在論壇和貼吧糾集水軍攻擊玩家;該作誤發補償包沒有彌補措施而是封禁領取玩家(416天);該作久久不為誤封玩家解禁。
有一說一,筆者並不介意為手遊掏錢,畢竟開發注資、IP授權、買量投放都需要打點一二,但這並不是《灌籃高手手遊》沒有做好遊戲品質與良心運營的藉口。總的來說,對於下載這款遊戲的自己,筆者只有一個評價「我是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