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周杰倫和昆凌舉行婚禮,邀請了臺灣的一眾大佬,張菲、費玉清、張小燕、江蕙紛紛出席,唯獨"伯樂"吳宗憲沒有收到喜帖,憲哥在面對媒體時十分崩潰:
到底是為什麼?我是欠你什麼,你這麼針對性,因為全世界都不發帖子,沒有人會埋怨,沒有資格埋怨嘛,但你不發帖子給我,感覺就是不太OK。
這場婚禮標誌著,周杰倫和吳宗憲"鬧僵"的事情,公開化。
婚禮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社交意義,而且周杰倫和昆凌當時在英國、臺北和澳洲各辦了一場婚禮,三場婚禮,當年的"伯樂"吳宗憲都被拒之門外,難怪憲哥像個怨婦一樣,心中的憤懣可想而知。
"亞洲天王"周杰倫和當年的"伯樂"吳宗憲之間怎麼了?
1.
1979年,周杰倫在臺灣省新北市出生時,17歲的吳宗憲已經在歌廳駐場唱歌一年,還拿了一個全國歌唱比賽冠軍。
可以說,兩個人對音樂的共同追求,也成就了日後"伯樂與千裡馬"的因緣際會。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周杰倫,老爸是周耀中是生物老師,老媽是美術老師,周杰倫在幼時受到的教育可以說是非常良好和嚴格,一開始周媽媽希望孩子學畫畫,但是很快就放棄了。
4歲時,周杰倫轉學鋼琴,展現出來的興趣和天賦讓周媽媽十分高興,於是花了不少的積蓄買下了鋼琴,雖然周爸爸覺得沒有必要。
當然,這筆投資在今天看來絕對超值,幾萬的投資換來了億萬身家的"亞洲天王"。
比周杰倫早生了十幾年的吳宗憲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吳宗憲可以說是"野蠻生長",憲哥爸爸以前是做玻璃帷幕生意的,幼時家境還不錯,不過後來吳爸爸生意失敗,靠賣甘蔗汁養家,憲哥和哥哥從小就開始四處打工補貼家用。
憲哥的求學之路充滿波折,高中換了5個,大學專科換了3個,當然,周杰倫也"毫不示弱",雖然對鋼琴和大提琴都有很好的學習,但是臺北音樂學院考了2次都落榜。
高中畢業的周杰倫,開始在餐廳打工,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工作上常常出現小差錯,這時周爸爸還是很及時點撥了一下"迷途"中的兒子:
打工洗盤子難道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如果你沒有自己的規劃,在這樣低迷下去,我就不要你這個兒子了。
雖然周爸爸已經在周杰倫14歲就"拋棄"了他,和周媽媽離婚了,但是這句話還是激起了周杰倫的人生鬥志。
1997年,在一位高中學妹的推薦下,周杰倫參加了由吳宗憲主持的《超級新人王》,周杰倫和吳宗憲的人生終於發生了"交軌"。
前文講到,在周杰倫出生時,吳宗憲就已經在歌廳駐場,還拿了唱歌冠軍,之後吳宗憲一路高歌猛進,只身前往臺北發展,參加臺灣知名的綜藝節目《五等獎》等,憲哥拒絕家裡的經濟資助,完全是"白手起家"。
在臺北的吳宗憲,除了唱歌參加節目外,還得打工養活自己,有一次在加油站工作,當時16、17歲的吳宗憲因為一個工作失誤,導致油撒到了一輛奔馳車上,結果被奔馳車主一頓辱罵加賠錢。
吳宗憲拿出自己的洗臉毛巾,跪在地上,把奔馳車輪胎上的油擦乾淨,之後又被站長罰站了2個小時,當時憲哥暗暗發誓:
將來我一定要開比她更好的車!
1997年,周杰倫參加吳宗憲主持的《超級新人王》時,吳宗憲已經開上保時捷了,正是吳宗憲的黃金時代:
發了好幾張專輯,銷量最高突破20萬,還不錯;
成立了男團"咻比嘟譁";
手上主持節目最多時7個,全年無休;
成立阿爾法音樂,組建"憲憲家族",匯聚了劉畊宏、小鍾、康康等一批人……
吳宗憲被稱為"會走路的印鈔機",從收入和影響力上說,是真正的"臺灣主持一哥"。
吳宗憲本身就是歌手出道,對音樂有熱愛,所以當偶然看到伴奏的周杰倫的樂譜時,驚為天人,於是周杰倫就被收歸到吳的阿爾法音樂,周杰倫曾做了吳宗憲一年多的助理。
接下來傳奇的"故事"就發生了。
在阿爾發音樂,周杰倫給很多知名歌手都寫過歌,像張惠妹的《雙節棍》、劉德華的《眼淚知道》等,但是卻沒人唱,沒人懂,吳宗憲可能是唯一欣賞周杰倫的人,光周杰倫的歌吳宗憲一張專輯就用了6首,《屋頂》等等。
後來吳宗憲給周杰倫下了一個任務,完成任務就給你出專輯,要求周杰倫一周寫50首歌,吳宗憲答應給出專輯,周杰倫竟然做到了。
2000年,周杰倫發行了第一張同名專輯《Jay》,狂銷30萬張,之後,周杰倫一發不可收拾,創作的黃金時期,幾乎每年一張專輯,成為"亞洲天王"。
今天來看,周杰倫的歌選材非常"國際化"又有中國文化內涵,融合R&B和說唱、又有中國風,快歌、慢歌一起上,英倫風的《十一月的蕭邦》、哥特美的《威廉古堡》、《半獸人》、中國的《上海1943》、《青花瓷》、古典詞牌《東風破》、日本文化《忍者》、歐美黑幫文化《以父之名》、反戰題材《最後的戰役》、偵探風《夜的第七章》、中國功夫《雙節棍》、《龍拳》……
幾乎把各國的流行文化都玩了一遍。
當然,現在周杰倫創作上就比較"隨意"了,從歌名上就能看出來:《等你下課》、《哎呦,不錯哦》、《不愛我就拉倒》、《說好不哭》……
當時,吳宗憲給周杰倫的資源支持應該說非常大,現在來看憲哥的第一場自己演唱會實錄,吳宗憲找周杰倫來當伴奏嘉賓,都能找到憲哥對周杰倫的推薦:
他才20歲,然後呢,寫了一堆好歌。
然後吳宗憲當年主持的6、7個綜藝節目,周杰倫都能上,也是在憲哥的節目,周杰倫認識了後來的緋聞女友蔡依林和侯佩岑。
吳宗憲曾表示,周杰倫的第一張唱片,單單打歌的成本4000萬新臺幣,為了播放周杰倫的MV,光廣告費就砸了5500萬。
2003年,周杰倫的新歌《以父之名》,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估計有8億人收聽。
當然,吳宗憲對於周杰倫的支持,除了"愛才"之外,更重要的是"愛財",因為周杰倫是"憲憲家族"的啊,作為旗下藝人,老闆花錢花資源去力捧也是商業上的考量。
在第12屆金曲獎上,周杰倫的獲獎發言是:
沒有吳宗憲,就沒有周杰倫,謝謝。
當時,吳宗憲在領獎臺的一側,臉上帶著笑容,心裡樂開了個花,卻沒有想到,許多年後,周杰倫的三場婚禮,自己竟然都沒有收到一張喜帖。
那是周杰倫和吳宗憲的"蜜月期"。
2.
當年"成就"周杰倫的其實有很多小夥伴,"好哥們"劉畊宏常常帶周杰倫去自己家洗澡、留便當給周杰倫吃,"黃金搭檔"方文山就更不用說了,兩人懷才不遇之人,一拍即合,一飛沖天。
劉畊宏和周董好到這樣
周杰倫親自為劉畊宏寫歌《彩虹天堂》,周杰倫的每一部電影都會邀請劉畊宏尬上一角。
"苟富貴,勿相忘。"
直到現在,方文山和劉畊宏等,都和周杰倫的關係不錯,不能說周杰倫不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但是吳宗憲和周杰倫的"關係"卻慢慢變了。
2010年,吳宗憲被爆出投資失敗、事業破產,負債纍纍,要賣房還債,同時妻子被查出了身患癌症,但是《熊貓人》的發布會上,周杰倫表示並不知情,自己是從朋友方文山那裡得到的消息:
希望他走正路,趕快好起來。
對於周杰倫的"冷漠",引發了外界一片輿論譁然,紛紛質問周杰倫,後來周杰倫回應:
我也投資失敗了,很窮,沒錢。
這就更讓外界搞不懂了,當時周杰倫被稱"周董",身價10億的亞洲天王,事業如日中天,說沒錢,誰會信?
背後的原因更可能是,兩個人鬧僵了。
3.
時間回到2001年,吳宗憲將阿爾法音樂3億新臺幣賣給好樂迪,阿爾發音樂當時是個工作室,員工不超過10人,其中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周杰倫。
這件事情,成為日後人們眼中憲哥和周董鬧僵的原因之一。
對此,吳宗憲曾在節目中闢謠,當初賣掉阿爾法音樂,是因為公司欠債上億,發了幾十張專輯,能賺錢的只有周杰倫和吳宗憲,運營不下去了。
這起交易,對於周杰倫的收入並沒有一分一毫的影響,只是公司的運營變換。
周杰倫後來和憲哥調侃時,表示是被"換掉",然後又說,"其實也沒有什麼了。"只要不影響自己創作。
但是在2002年之後,周杰倫就沒有給吳宗憲寫過歌,也極少出現在吳宗憲的綜藝節目中。
憲哥和周董鬧僵的第二個原因是,吳宗憲"多嘴",2005年周杰倫和侯佩岑在日本同遊時,被吳宗憲爆出"雙J戀"(周杰倫和蔡依林)確實存在,讓周杰倫背上了劈腿的罪名。
周杰倫表示自己和蔡依林只是「合作關係」。
不過,吳宗憲後來說了,都是媒體亂寫的,自己並沒有說過。
4.
為什麼周杰倫三場婚禮,吳宗憲都沒有收到喜帖?
周杰倫的經紀公司後來出來"滅火",說當初擬定名單時,有吳宗憲,但是後來由周杰倫媽媽來確認時,就沒有了吳宗憲。
有媒體分析,周杰倫的媽媽葉惠美不喜歡吳宗憲的風格,在節目葷段子、土味八卦不斷,而周杰倫是出名的"聽媽媽的話",所以最後,也沒能邀請吳宗憲。
吳宗憲對於周杰倫經紀公司的"說法",十分難以接受:
他推給他媽媽,又不是他媽媽結婚。
對此,周杰倫,始終沒有回應。
直到2017年,周杰倫和吳宗憲才在網上有了互動,在吳宗憲的演唱會上,周杰倫送去了花籃,卡片上寫著:
初心不忘,情感不散。
這段17年的恩仇終於才破解了。
當年,憲哥在媒體訪談中,多次"哭訴",甚至提出是有幕後黑手——楊峻榮,楊峻榮也是阿爾法音樂的製作人,當年鼓勵和指導周杰倫寫歌的,就是楊峻榮,後來楊也成為周杰倫自己音樂公司的合伙人。
楊峻榮是周杰倫的"恩師",也可以說是另一位"伯樂"。
6.
1995年,吳宗憲成立阿爾發時,還只是叫"阿爾發企劃",一家只有4個人的工作室,被後來的合伙人楊峻榮稱為"家庭手工業"。
那時,吳宗憲忙於各種節目,無暇顧及公司運營,於是在打高爾夫時,常常勸好友楊峻榮來幫忙打理公司。
楊峻榮和吳宗憲同年出生,在娛樂圈也摸爬滾打了15年,從幕後到藝人、出過唱片、做過歌手,吳宗憲找到楊峻榮時,那時楊峻榮手上還有不少的綜藝節目,所以拖了半年沒有答應。
直到半年後,楊峻榮在電視中看到了"羅密歐"——羅志祥和歐弟,被當時年輕人的狀態所折服,自己在臺前沒機會了,自己或許是時候做幕後了。
楊峻榮來到吳宗憲的"手工作坊",發現只有4個員工,其中一個還是"混子",被楊峻榮直接開掉了,另一個做版權的是方文山,方文山哪懂什麼版權?方文山是寫詞人啊。
另一個常常在公司打地鋪的小夥子,把辦公室當臥室,帶著鴨舌帽,每天都在寫歌,而且寫得還不錯。
2000年7月中時,楊峻榮找到周杰倫,感覺當時21歲的周杰倫很上相(是camera face),當時周杰倫說,寫滿10首歌,憲哥就幫自己出專輯。
楊峻榮問:你現在有哪些歌?
周杰倫把當時錄好的《可愛女人》給了楊峻榮,作曲、編曲、和聲都是周杰倫自己完成,楊峻榮聽了非常震驚,趕緊打電話給憲哥:
這種人,籤了1年多,你還在等什麼?
吳宗憲:
嘿嘿嘿,我也覺得他很不錯。
在楊峻榮的推動下,阿爾發音樂花了千萬級別新臺幣,半年後,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Jay》就成功面世,一炮而紅。
之後,阿爾發音樂被賣掉後,楊峻榮仍然是總經理,一直負責周杰倫的"運營",後來2006年周杰倫自立門戶,楊峻榮和方文山也成為周杰倫的合伙人,一直到今天。
應該說,楊峻榮和周杰倫的關係,要比吳宗憲更"親密",如果你問周杰倫,誰是你的伯樂?如果在2001年時,可能周杰倫礙於老闆的面子,會說是吳宗憲,但是阿爾發音樂賣掉後,就很難說了。
7.
韓愈在《馬說》中曾寫: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很多人看到了"伯樂"的重要性,周杰倫的成功,背後也有很多的"伯樂",周媽媽葉惠美應該是第一個伯樂,力排父議買下鋼琴。
歌手出身的吳宗憲一直很"愛惜"周杰倫的才華,是周杰倫的粉絲,並且一直以發掘了周杰倫而自豪,曾說:
不管他(周杰倫)是令狐衝還是東方不敗,我是金庸。
但是,當三場婚禮都沒有邀請吳宗憲時,內心的崩潰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吳宗憲曾多次談到,你不邀請我,至少要寄給喜帖啊,可以私下告訴我不讓我去,給我留點面子,給個臺階下啊。
吳宗憲後來在採訪中表示:
父母親的教養是這樣,就是說人的一生裡面,有一些記得的朋友,曾經幫助過你的任何朋友,點點滴滴,你都要永遠都要記得,去跟人家說聲謝謝也好,即使是菜市場,人家給你喝過水的人。
但是,娛樂圈或許就是這麼殘酷吧,所謂"名利場",藝人和"伯樂"老闆之間的"恩怨情仇"往往不是外人看到的那樣簡單。
周杰倫為何親近楊峻榮,而不是吳宗憲呢?
這個在今天看來,有很多原因:
作為"後浪",周杰倫對老闆吳宗憲這種"資本"有著天然的排斥,吳宗憲本身有很多業務,也有很多藝人,並沒有把太多精力和時間花到周杰倫身上,再加上後來賣掉公司,更加加重了周杰倫的"疏離感"。
在事業上,吳宗憲就更像當初14歲離開周杰倫的父親。
而楊峻榮更像是周杰倫事業上的葉惠美,全心全意為周杰倫服務,而且不離不棄,是個商業合伙人,高級保姆,直到今天,用楊峻榮自己的話說:
我把15年在娛樂圈的積累,都砸到了周杰倫身上。
吳宗憲發掘了周杰倫,楊峻榮把周杰倫「運營」了起來,楊峻榮有過好萊塢的經驗,臺前幕後摸爬滾打了15年,給了周杰倫很好的指導,比如讓周杰倫有更多的國際元素,歌曲更加正能量,要「善」,很多搖滾、說唱都栽在內容不夠正上面。
當初吳宗憲曾大嘴說周杰倫外表不行,但是楊峻榮覺得是"上相"(是camera face),當吳宗憲還在猶豫時,楊峻榮就極力推薦周杰倫做歌手,走上前臺。
吳宗憲的判斷和規劃並不能說不對,畢竟李榮浩也做了不少年的幕後,當年周杰倫算不上「好看」,只能說是酷酷的年輕人,吳宗憲要考慮投資回報率,肯定是趨於保守,不敢輕易砸錢,但是楊峻榮的建議明顯對周杰倫更好,因為楊峻榮是職業經理人。
最重要的是在利益衝突上,吳宗憲和周杰倫有直接的利益衝突,相比職業經理人楊峻榮,吳宗憲也吃了不少虧,畢竟憲哥是老闆,孩子花錢,老媽不心疼,老爹有時會很心疼。
對於周杰倫來說,老闆吳宗憲為自己砸錢是商業行為,應該的。
而楊峻榮幫自己拿到吳宗憲的「投資」,作為同事,周杰倫要說一聲:謝謝你幫我。
在另一點上,吳宗憲當初接觸周杰倫時,自己已經是主持一哥,所以在很多時候有些"不尊重"周杰倫,比如讓周杰倫買外賣,時常在節目上說周杰倫長相不好。
最後,再加上吳宗憲是"綜藝咖",沒事就在綜藝節目上放炮,你們看,周杰倫現在這麼厲害,當年可是我發掘的,言外之意,沒有吳宗憲,就沒有周杰倫今天。
但是,周杰倫已經是亞洲天王,憑本事吃飯,你老提這個,誰不煩?
兒子大了只認娘。
8.
明星和"伯樂"老闆之間,脆弱的感情時常分崩離析。
羅志祥和自己的「恩師」孫德榮,鬧得滿城風雲,沸沸揚揚。
另一位「周天王」——周星馳和"伯樂"李修賢之間的隔閡,簡直是和周杰倫&吳宗憲的情況一模一樣。
對於李修賢的"知遇之恩",周星馳曾公開說過:
我非常感謝李先生,因為這個機會他沒給別人,就是給了我。如果沒有李先生,我可能什麼都不是。
就像周杰倫的那句:沒有吳宗憲,就沒有周杰倫,謝謝。
當年,周星馳被"伯樂"李修賢賣給向華強拍片,至今周星馳當年的片酬仍是一個"懸案",有很多人說"周星馳幫他們賺了3個億,卻只拿70萬",雖然向太多次跑出來闢謠這個消息,表示當年並沒有虧待周星馳什麼。
另外,坊間傳聞,當年李修賢曾罵過周杰倫:
"演戲又不是力氣活,你幹嘛像狗一樣賣力。"
直到今天,周星馳和李修賢的關係都被外界解讀為"掰了"。
許多年後,"伯樂"和"恩師"往往跑出來控訴徒弟"忘舊情",但是當年那段"舊情"和"交易"中徒弟是否受了什麼委屈?
周杰倫和周星馳都沒有對外講過,但是心如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