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是有骨氣的,「臨大節而不可奪」!真正的文人書法家,作品是嚴謹的,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作品不精,不會示人;作品錯誤,更無顏面見人,不撕掉都不足以洩恨。不如此,都會羞於做文人。
這是什麼?這是文人的自尊、自愛、自強。這是文人的骨氣。真正的文人,會視名利如糞土,視名節如泰山。真正文人的作品,會以對得起祖宗,對得起今人,對得起後代,經得起歷史檢驗,為最高準則。
試問:中書協領導做得到嗎?
這是一個網友在一篇介紹新任中書協主席孫曉雲(她的書法見圖二)的文章後面的留言(見圖一)。
說實話,現在瀏覽信息,一般都是掃一眼正文,直接拉到下面看評論,主要是現在有些東西寫的太隨意,人們確實不願意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倒是評論區往往是佳句迭出,高人頻現。而上面這位網友的言論,就像下面評論他的一樣:兄臺高見!
真是兄臺高見吶!真是振聾發聵啊!這位兄臺其實說的就是文人的風骨,文人的底氣。也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文人形象。但現實往往不是這樣。
中書協自從成立至今,也就第一屆主席舒同和第二屆主席啟功和他們同時代的好多老書法家,在作品上讓人稱讚的多詬病的少,從邵宇、沈鵬,到張海、蘇士澍,一直非議不斷,尤其是這些年『醜書』、『江湖體』滿天飛,人們對書協都是採取嘲弄的態度,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視,尤其是帶隊伍的一把手難辭其咎。
現在換成了女性領導,我覺得是個好事,新人新氣象,也許這股新風能吹散籠罩在書壇已久的濁氣、暮氣和銅臭氣。
其實行業協會的主要領導人不一定是專業最厲害的,而是他擁有極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豐富的工作手段,能很好地為廣大會員服務就很合格了。
從這一點上,作協主席鐵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年巴金仙逝後,中國文壇群龍無首,有好幾個男性作家對那個位子躍躍欲試,每個人都很著名,但每個人都有或這或那很明顯的缺點,很難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最後選擇鐵凝,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她雖然不是目下中國能排到前五位的作家,但她在以往地方協會的能力和成績有目共睹,尤其是她的組織協調能力,籌錢化緣的本事,那些男作家根本不是對手。
現在的作協和書協,已經有兩位女性領導人了,這是個好消息,也是大好事!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領導者出現在我們眼前。
雖然中國的文化協會制度在國際上找不到幾家同類,在國內也一直有反對和取消的聲音,但其積極的一面也是不能否定的。不過聽聽不同的聲音也是好事,就像吳冠中先生在世的時候就大聲疾呼,一定要取消中美協,因為這裡面養了太多的寄生蟲和懶漢。
這話雖然刺耳,但仔細想想,確實很有道理。因為現在的書畫圈,你至少先得混到省會員,不管你用什麼手段,當然國字頭的會員更好。這樣人家才會問你一平尺多錢。要不,你個無名小輩,作品再好,那也是不成的。
所以,現在的好多業內人,不是潛心搞創作,而是混關係,跑場子,蹭名氣,攀高枝,以期使自己的作品賣個好價錢。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吳先生的發聲很有意義。可惜這個宜興大才子已經仙逝11年,而這種狀況並沒有得到任何改變。如若老先生泉下有知,會不會指著自己的名作《小鳥天堂》用吳儂軟語怒斥:你們這些個鳥人,還想進天堂?
正所謂《如夢令》:
瀏覽消息網站,
不少內容厭看。
評論倒出奇,
言語時常驚豔。
讚嘆,讚嘆,
真箇兄臺高見。
一中年非猥瑣男,好詩書茶酒健身,也踏過三山五嶽,見得幾起幾落。
生於岐山(陝西省寶雞市)。岐山乃炎帝周室肇基之地;《周易》、《黃帝內經》作於此,商周鼎鑊出於斯,也是三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故裡。臊子麵、油潑麵、鍋盔、麵皮皆是本地美食。寶雞又稱關中西府,其產的秦椒也稱線辣椒,馳名中外。至於自釀的岐山糧食醋,更是歷史悠久,響徹三秦大地。
十數年來,一心向佛,幾度行腳,行善不輟。2000年,皈依西安密宗祖庭大興善寺,拜於上界下明師父門下。當日屋外正值小雨,師父遂賜法名「明潤」。
雖然皈依佛門,在家修行多年,一心向佛,但酒肉不忌,嬉笑怒罵看人生。
徐渭有聯云:一個南腔北調人,幾間東倒西歪屋。
岐山明潤則自嘲曰:一個三心二意人,數件亂七八糟事。
縱見亂七八糟事,也有從容平常心。
岐山明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