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10,縱使上海末節瘋狂追分,卻也難以填補前三節挖下的大坑,最終還是無力回天輸給福建,六連勝之路戛然而止。
賽前,若分析兩隊實力,上海理應在福建隊之上。一方面球隊剛剛取得六連勝士氣正佳,另一方面福建排名墊底王哲林又剛剛傷愈復出。
或許,正是由於這樣的實力對比,讓上海隊在思想上產生了鬆懈,縱觀全場比賽,他們防守缺乏強度,自身失誤過多。與此前六連勝期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這場失利也可以給他們敲響警鐘,畢竟在當今CBA的環境下,他們還沒有資本去輕視任何一個對手。
縱觀整個第二階段,上海隊的表現也如同坐了過山車。
去年12月19日,他們輸給了排名墊底的天津,第二階段六場五敗。賽後球隊官方微博評論區一度「淪陷」。主帥斯帕夏更是在發布會上向球迷道歉。輸球道歉,也是CBA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
彼時,有球迷把本賽季的北京和上海放在一起比較。北京上賽季貴為前四,本賽季一蹶不振,上海的成績一直難有起色。兩支球隊又都在今年夏天籤約了新任歐洲教練,建隊思路相似。而看到了北京前不久忍無可忍,選擇炒掉了義大利教頭帕亞加尼時,有關上海隊也要換帥的傳言就流傳開來。
可想而知,上海隊管理層當時面對的是何等的壓力。不過,他們依舊選擇相信這位歐洲名帥,「運動員和管理層都對外教有信心,他在訓練中展示出了很多自己的東西,只是感覺磨合時間短,還沒有完全呈現出來。」
管理層的堅持,等來了回報,在隨後的比賽,他們仿佛找到了贏球的密碼,連戰連捷。
可別覺得他們贏的都是弱旅,翻開這一波六連勝的對手,成色不俗。有廣東、吉林、四川和廣廈等四支季後賽範圍內的球隊。尤其是與廣東之戰,堪稱經典——
賽前,沒有人會覺得,粵滬之戰,會有半點懸念。
畢竟衛冕冠軍看起來太強大了,兩桿洋槍馬尚-布魯克斯、威姆斯,以及奪冠班底在場,冠軍大熱門廣東的火力,不是上海可以招架得了的。更何況他們在這之前已經連勝九場。52-58,半場結束的比分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中場休息時,飽受爭議的上海隊主帥斯帕夏,摸了摸自己鋥亮的腦袋,思考著下半場的對策。正處於下課危機的他恐怕並沒有心思搭理外界的聲音,他在戰術板上寫寫畫畫,拉著翻譯不停地交代著。
反倒是場邊的杜鋒,看上去頗為自信,第三節開始,他便雪藏了兩名外援。儘管上海隊此前接連戰勝了廣廈、福建和吉林,拿到久違的三連勝,可一看總共7勝15負的戰績,依然不足以讓他重視起來。
然而,場面風雲變幻,杜鋒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大意失荊州」了。
上海隊同樣坐擁一黑一白兩桿洋槍,經過幾場比賽的磨合,已經漸入佳境。黑面鄧蒙,先在三分線外兩記精準打擊。接著,白面弗雷戴特站出來接管了比賽,得分助攻串聯無所不能,夢回三年前的那個「寂寞大神」。
國內球員也沒有袖手旁觀,休賽期重點引進的強援劉錚,本場迎來了爆發。憑藉靈動的跑位和細膩的手活,他連接到弗雷戴特傳球打進2+1,整場得到16分11籃板的兩雙。每一次走上罰球線,劉錚都會揮拳慶祝,眼神裡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剛剛復出的老將張春軍鏖戰35分鐘,張兆旭和董瀚麟輪番鎮守禁區,中生代羅漢琛則投籃13中8,效率拔群。
場邊,斯帕夏終於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宣洩著此前連連輸球的惡氣。上海隊能夠在下半場反敗為勝,離不開他中場的布置和調整。
下半場限制得廣東啞火只得34分,上海則拿到65分,一舉逆轉戰局,最終取得25分的大勝。要知道,上海隊上一次對廣東取得25分以上的大勝,要追溯到6856天。在長達18年的時間裡,他們僅僅贏過廣東4次。
攜大勝廣東之勢,他們又在隨後的比賽中,大勝同曦與四川。這一波6連勝,讓常被調侃的「魔都小黃魚」的身上,煥發出了「鹹魚翻身」的奇蹟。終於,斯帕夏用自己的表現解除了下課危機,可現在回想起來,如果不是管理層的力挺,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的確,斯帕夏的時間實在太短了。這位前克羅埃西亞男籃主教練又同時長期在NBA擔任助理教練的名帥,在賽季開打之前,只與球隊磨合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教練有一套完整的建隊理念,他強調我們是一個團隊,要隨時為球隊玩命。因為我們夏天來的新人比較多,他希望我們可以產生化學反應。」隊長張兆旭談及斯帕夏時表示,「休賽期實在太短,教練來了之後又隔離了兩周,賽季前完整的訓練時間可能還不到三周,當時外援也沒有來。在隔離期間,他就把我們過去的比賽錄像都看了,也針對每個人給我們提出了要求。」
「在訓練裡,他給對細節的要求非常苛刻,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甚至是每一個跑位,就像拿尺子量過一樣。在我接觸的教練中,是十分突出的。」可以看出,作為老隊員的張兆旭,對教練斯帕夏頗為認可並充滿信任。
此外,以劉煒,劉鵬,章文琪,萊登四個人組成的助教團隊也給了主帥斯帕夏充分的支持。每場比賽前,他們都會由一位助教牽頭做對手的技戰術分析,畢竟幾位助教都對CBA很熟悉,因此以他們為主的對手分析更有針對性。而斯帕夏是初來乍到,他對自己的球員還算了解,但是對於其他十幾支球隊的隊員,在了解程度上遠遠不如助教。
每場比賽前,教練組都會為斯帕夏分析對手每個隊員的特點,再由他按照對方的技戰術特點進行針對性布置,這種分工合作模式也收到實效。
除了為斯帕夏出謀劃策,在訓練以及做隊員思想工作上,助教們也花了很多功夫。六連勝期間羅漢琛表現搶眼,6場比賽裡有5場比賽得分上雙,另外一場也得了9分,成為本土球員敢打敢拼的代表。
其實從賽季初到現在,小羅也和球隊一樣經歷了不少掙扎,「隊裡今年來了兩個小外援,對我的上場時間衝擊還是比較大的,我也有一段時間打得畏首畏尾,在場上總是覺得放不開,好在教練組和隊友們一直在幫我減輕思想壓力。」
改變的不僅是教練團隊,管理層在引援方面也不再追求華而不實,而是更加強調即戰力。休賽期劉錚、可蘭白克、宗贊、何重達等一批有多年CBA經驗的球員加盟,外援方面則迎回了功勳弗雷戴特,而這幾位球員成為了球隊的中流砥柱。
當然,與其他處於重建期的球隊一樣,上海隊最大的短板還是發揮不穩。昨天與福建隊的比賽便是最好的證明。他們依然沒有任何掉以輕心的資本。他們要做的,還是擺正心態,每場比賽立足去拼對手。
對於球迷而言,需要的是給予球隊足夠的耐心,畢竟戰術體系的形成和建隊理念的執行,仍需要時間來磨合。
好在,上海隊的管理層也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給球隊定的目標是「力爭上遊」,並沒有提出具體的名次要求。或許假以時日,這支重建期的球隊,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