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鈔屋》原本是西班牙語劇集,2017年時播出了第一季,國外的IMDB上打出了8.5的高分,而在豆瓣,評分也從8.7最終升到9.1。
該劇因為是西班牙語,所以起先受眾範圍很小,後來被美國大型視頻收費網站網飛慧眼識珠買下全球播放版權,之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熱播。
雖然它在中國評分很高,民眾對裡面主創演員的造型卻不怎麼追捧,但外國追捧該劇的粉絲卻不同,他們對主創團隊大肆模仿致敬,在大型比賽、甚至在許多抗議和遊行中,很多人都身著和主創團隊一樣的服裝和面具。
《紙鈔屋》顧名思義,與錢有關,但卻是搶錢,還是高智商團隊的搶錢,智商超高的團隊首腦"教授",帶領一群神秘、身懷絕技的隊員,志在成功的進行完美犯罪,為了避免信息洩露,成員之間也只是用城市作為代號。
第一二季中,他們搶劫了西班牙皇家鑄幣廠,第三四季,因為成員裡約被捕,教授又策劃了搶劫西班牙國家銀行,想要得到足夠的籌碼和官方談判,救出裡約,在較量對峙的過程中,雙方的智商都一直在線,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嚴謹而又精彩的對決盛宴。
策劃者教授的計劃堪稱完美,他極其注重細節,時刻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又謀劃了不少備用方案。對隊員提前進行醫學訓練、通過臥底對人質加強把控,如何調整行蹤和逃脫追捕,如果說這些縝密的細節是為了更大可能的成功,還是沒有什麼,那麼看過影片後,見識到教授背後更大的布局,你將不得不為其驚嘆。
教授在犯罪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完美的布局來策反、蠱惑、煽動民眾,為完美的進行犯罪而得到了最大的王牌--民心。
他們首先絕不傷害人質,卻借人質來煽動大眾的憤怒,比如前兩季中,他們就讓警方做出了兩項選擇:1、釋放8名普通學生;2、釋放英國大使的女兒,警察選擇了後者,並被教授團隊留下錄音證據公之於眾,一時輿論譁然,普通民眾對官方權貴階級激憤不已。
第三季,教授在街頭灑下1.5億的歐元與民同富,還利用藏著權貴階級髒汙秘密的箱子再次激起民憤。
而第四季,矛盾更加白熱化,警方對團隊成員裡約實施了與律法規定不符的酷刑,甚至將人活埋,面對教授在網上對他們的控訴,警方撒謊否認這些做法,而教授直接公開了證據,官方被啪啪打臉,面對一再的謊言欺騙,民眾的憤怒被點燃,他們齊齊為教授高呼應援。
此時的官方病急亂投醫,又決定推出一個替罪羔羊,沒想到她卻在發布會上把高層命令和盤託出,至此,西班牙政府公信力蕩然無存。
此外,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煽動利用了群體的極端情緒,最終社會的無序和混亂為教授的犯罪計劃提供了最大的幫助。
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紙鈔屋》不同於《V字仇殺隊》等類似影片,後者描述的是一個虛構的滿是不平等和壓迫的社會,而前者卻是以一個實際的現代國家為背景,這樣的以暴制暴是否合理呢?
劇中人們確實對官方體制管理的缺陷存在多年的積怨,但教授團隊也絕不是真正的正義之師,民眾對政府隨意操控憎惡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被教授團隊蠱惑和利用,被憤怒的聲浪淹沒了理智,一個失控的社會,對大眾自身也是一種傷害。
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社會都需要維持微妙的平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毫無缺陷的體制,可以反抗,但反抗是實現訴求、使社會更加進步、公平和平等,而不是為了製造混亂,抗議變成了暴力,變成了洩憤似的原始衝動,就沒有了正確和正義可言,如果社會因此失衡,一切只會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