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熱搜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黃磊稱呼孫莉孫姑娘,」單是看到這個標題就會覺得很溫馨,也會更加羨慕黃磊和孫莉這對夫妻,這麼多年過去了,還如此恩愛。
但有些人居然覺得黃磊這樣稱呼很油膩,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難道結婚三十年,就不能夠再稱呼自己老婆為「孫姑娘」,只能稱呼她為「孩子媽」或者名字嗎?我反而覺得「孫姑娘」這三個字充滿著滿滿的寵溺。
試想,是怎樣一種愛,才會在結婚三十年後,還能夠給身邊這個人一聲溫暖的稱呼,一個只屬於她的暱稱,聽到「孫姑娘」,讓人感覺他們重回戀愛時,他還是風度翩翩的公子哥,她還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兩個人手牽手走在校園裡。
有些人可能覺得不過是一個稱呼,而且結婚這麼多年了,也都習慣了,何必矯情地在孩子們面前稱呼一聲「孫姑娘」,還公開表達愛意?
而這恰恰就是他們婚姻中的一種儀式感,哪怕結婚多年,也依然保持初時的模樣,她依然是自己心中最美的姑娘,他喜歡她,就願意直接告訴她。
有時,男人對你的寵愛,都藏在稱呼裡,就如同黃磊對孫莉的一聲「孫姑娘,」這正是他對她滿滿的愛意啊!
02
「稱呼」可能是很小的一件事,但通過他對你的稱呼,也能看出他對你的寵溺,他希望藉由這一個小小的稱呼,讓你感受到他對你的愛。
以前上班時,有位同事薇薇經常打電話,而她一接通電話後喊出的都是「哥,」我們當真以為她是在和她親哥哥通電話,直到後來才知道,她口中的「哥」是她的老公,她的老公一直稱呼她為「妹妹」,她說這是在他們戀愛期間叫順口了,結婚後也還是這樣稱呼對方,彼此也覺得很親切。
初聽「哥哥」「妹妹」可能會覺得很肉麻,但他們兩個人願意沿用過去的稱呼,那代表著他們對這段感情的珍惜,而且這個稱呼也顯示了兩個人很親暱的關係,如果不是至親至愛的人,不會用這樣的稱呼來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們經常調侃薇薇,該改一改稱呼了,都多大的人了,還稱呼「妹妹,」可她只是笑著說:「做妹妹多好,這樣他就能一輩子寵我了!」
薇薇的「哥哥」也確實盡到了他的責任,每次和別人說起老婆時,都是「我家妹妹」怎樣怎樣,神情很是驕傲,讓人感覺得出他們之間是真的很相愛。
03
在電視劇裡也有很多這樣的細節,男女主感情升溫時,一定是改變稱呼之時,這一個小小的稱呼,瞬間拉近了彼此的關係。
記得在電視劇《月上重火》中,上官透不想給重雪芝希望,所以在撩完她後又拒絕了她,還冷冷地稱呼她「重姑娘,」這讓重雪芝也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表錯了意,他對自己根本沒那意思?
後來兩個人誤會解除,稱呼跟著也就變了,上官透不再喊「重姑娘,」而是叫她「芝兒,」簡單的兩個字,卻讓人聽出了濃情蜜意。
同樣地,重雪芝原先開始喚他「上官公子,」後來也改為「透哥哥,」誰聽了也會知道這兩個人在一起有多甜蜜了。
他們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稱呼,也是他們關係的改變,當他確認對方就是自己想要的人後,他自然而然就會給她一個獨有的稱呼,讓她感受到那份暖意。
04
某平臺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情侶之間喜歡取一些特殊的暱稱?」
有一位網友的回答是這樣的:「因為這樣滿足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特性,帶點私人的稱呼,其他人都不知,只有戀人才明白,每當我們溫柔地喊這個暱稱,就有一種奇妙的氛圍在你我之間蔓延。」
或許暱稱的作用就在於此,它能夠讓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相連,只要你聽到這個稱呼就會嘴角上揚,那是代表愛情的稱呼。
就像黃磊對孫莉那聲「孫姑娘,」直讓人感覺到他們感情的甜蜜美好,如果心中沒有愛,是不會喊出這樣的稱呼,甚至會覺得很矯情。
有時候,愛與不愛,就在這些小細節中,愛她,自然會覺得一個獨有的稱呼都是甜蜜,不愛她,只會覺得這些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