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疆室內設計出品
放心,你沒有被標題黨。但在問為什麼之前,請先看兩個東西,想想範範懶在哪裡?
1
2
知道答案了嗎?不知道?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自上一篇明星家的體驗,我們在知乎上進行了同步。一共收到了2.6k+點讚和500+評論,目前還在以個位數上升。(點擊閱讀原文)
作為設計師很榮幸能夠得到那麼多的認同,只不過在這些認同中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評論中除了看到有那麼點酸味,也反映出了很多人沒有看完文章就開噴的事實。(上次就算了,這次認真點看吧。)
▲這是我的原話
(說實話,這也是我平時一直和事務所的小夥伴強調的:我們的理念就是挖掘個性,也許市場在告訴你們不要個性,這樣我們就可以批量給你們生產,錢多好賺?也許從小身邊的人就在告訴你們,不要個性,要合群。也許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會如潮水般湧來批評你,說你離經叛道,說你不懂他們那種生活。但是我們不要做大部分人,我們只需要找到有自己靈魂的小部分人。)
▲這是點讚較多的原話
這難道不是在打自己臉嗎?!!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井柏然的家根本不適合人居住!一看你就是沒生過小孩!有了孩子再好的風格都變成混搭!
當然,噴我其實無所謂,但不要甩鍋給小孩好嗎?!仿佛孩子就成為了整齊啊、品味啊、好看啊之類的天敵,只要有了孩子就會變得很亂什麼的。
回看方才我們看到的兩個案例,其實第一個是範範黑人的家,第二個則是李小璐賈乃亮的家。
沒想到吧?!範範家還是有一對雙胞胎呢!然而!家裡依然顯得十分的整潔。所以現在還需要問有孩子的家和沒孩子的家能一樣嗎?答案顯然!!!能一樣!!!!!當然也許有人會說一個範範的家是擺拍的,呵呵,我已經準備好一堆生活照了接招吧。
所以!!「有了孩子家就亂」這口鍋,還真的不應該由孩子來背!!該背鍋的反而是大人們的歷史遺留問題——沒有收納意識。細想一下,祖上一輩物質不豐富,不怎麼強調收納,更不用說什麼請設計師來規劃規劃家裡什麼的。而如今,物質豐富了。衣服啊、家具啊也多起來了。收納系統一承受不了,家亂了就強行甩鍋孩子?不對吧。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你一定很疑惑家裡不亂不正代表範範很勤快嗎?那和範範的「懶」有什麼關係呢?
看到那些可愛的紅色圈圈嗎?這是範範家的客廳收納狀況:靠邊上的那一面頂天立地的大柜子就承擔了主要的收納功能,同時還以免裝飾牆出現,毫無違和感;書房作為開放式的存在,書櫃的櫃體巧妙的加上了櫃門,以及茶几和電視櫃還可以作為一些功能性和及時性的收納,總共加起來有6處大收納。
反觀李小璐的家,拋開那些豪華的大理石線條三層碟機帶燈槽的電視背景牆和binlingbinling亮瞎雙眼的鏡面沙發背景牆不說。我們來看看收納:一個電視櫃和兩個小柜子,偌大的客廳有且只有3處小收納。(這設計師要是我的夥伴,他一定不用活了。)這也導致了我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小璐家都是把東西堆在地上,而範範家都是一片整潔。
此外,由於收納位置的差別,當她們要收拾客廳上大量的多餘物品時,範範則只需要走一兩步就可以把東西收拾分配好,而小璐則需要跨過整個客廳,甚至走出客廳把東西進行放置。所以對於收納這件苦差上,難道不是範範可以更懶嗎?
那現在問題又來了,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變得像範範那麼優秀(懶)呢?放心,我們是專業的,請聽我們說。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收納往往是一件很繁瑣的事。尤其是看到日本綜藝節目上說日本家庭主婦一天花費5、6個小時去收拾屋子的時候,心裡想著各種不可能。
但當自己真的住進去了之後,才發現收拾一次真的需要好長一段時間,而且還特別累,又彎腰又蹲的。最後出於這種疲累的收納,心裡就越來越不想去做,越來越不想去做之後,就是家裡亂成一遭,就是我們看到的沙發上堆滿衣服、桌子都是東西....等等等等。(說的是你嗎?)
所以要想做好收納,就必須擁有一種「懶人思維」——懶人思維就是只要有一點麻煩就不想去做!!!
我想你一定在等待一個收納佔比的數字吧??
但不妨告訴你,收納佔比這個東西是沒有絕對標準值的,畢竟它是因人而異的。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去請設計師為自己量身定做,也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狀況。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普遍的最小值——收納投影面積/房屋套內面積≥12%,當房屋越小時,收納的比例往往就要越大。
此外,衣、食、住(休閒)是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是需求量比較大的。所以廚房、餐廳、客廳、衣物、衛浴這些功能都應該預留好收納空間。同時,目前社會進高速發展,我們生活質量提高最多的是廚房、衣物以及休閒。因此,這三個功能需要的收納佔比要更高。(當然,有的人不怎麼在家吃飯,這方面的收納也不需要太高,所以才說因人而異嘛。)
Ps:有人疑惑怎麼去計算這個佔比,很簡單,用螢光筆把戶型圖裡「收納」給標黃。
▲《小家越住越大》
然後用剪刀把圖上所有的黃色部分全部剪下來!再把所有的黃色小紙片,像拼圖一樣,儘量整齊湊在一起,放置在戶型圖上。用眼睛看!並不需要太精確,那麼相應的比例就出來了。
▲《小家越住越大》
在現實生活中,收納佔比並不是一個數字那麼簡單。畢竟現在有很多人家裡都會預留出一個儲物室,做出很多多功能柜子,然而總有人回家每次都是沙發堆滿了衣服、包包,書桌上都堆滿了各種書。(最後這些在收拾的時候往往會成為累贅)
難道他們家裡就沒有衣櫃啊儲物室嗎?所以,不是他們沒有收納空間,只是沒有合理的收納空間罷了。
1,就近原則。
一般來說,只有當事情很容易,我們才會常去做,同樣收納也一樣。
這裡再拿一下範範和小璐作為例子。(粉絲請原諒)由於他們都有小孩,自然客廳也難免會淪為兒童玩樂的地方。兒童玩樂比如會有很多零零碎碎的玩具,那麼如果收納沒做好,就容易因為小孩而導致家裡一遍亂糟糟。
範範家由於客廳中心是孩子的玩樂區。所以他們把茶几做成可收納型,那麼玩過後的玩具就可以輕易的收拾起來。
而小璐家,孩子的玩樂區是在靠陽臺位置。而收納都在客廳入口,陽臺附近區域卻沒能看見有多少的收納空間,這就導致了小璐家容易亂糟糟的。(小璐家的設計師可以拿去扔了)
所以在分配那些地方需要收納空間時,我們要結合自己日常的生活動線(動線不知道是什麼?快回去看看我之前的文章)了解自己哪些地方是使用的相對比較多的,哪些地方的附近就應該設置相應的收納空間。尤其是現在社會生活節奏這麼快,回家的時間很少,如果收納做起來不輕鬆,很容易就會亂成一遭。但這個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這裡就拿範範家作為一個例子。
▲拋出一張扒回來的戶型圖
標黃的部分是範範家的主要收納狀況,其中還不包括一些平面收納(桌面)、以及立面收納(掛鈎式)、臥室收納.而橙色虛線部分,則是範範的主要動線(大部分人也一樣),在這個動線中我們發現,無論範範走到哪,做什麼,身邊的總會有收納的空間,而這也是範範能夠偷懶的原因。
2、物品分類。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懶癌患者,所以我深知懶癌患者的痛。但我的設計又好像很簡潔,多一個東西都怕亂?這些衝突嗎?其實並不衝突,只要在設計規劃中做好收納,能巧妙的把該藏的東西都藏起來,並且根據物品使用頻率,分高中低三個檔位科學的規劃就能讓懶癌患者的生活也變得精緻起來。
高:即是隨手用的。
典型的例子——你家裡面堆積在沙發、床上的包包、大衣、睡衣、鑰匙等等。由於它的高使用頻率,造就它了不易收納、沒有固定位置的特性。
因此,解決這類收納,就要用到最懶的方法:懶癌的人,動一下都會覺得不情願。因此,在這些物品收納的地方,都要做到要麼一下就收,要麼一下就拿。最最最好的解決方法——利用平面(桌面)和立面(牆面)。比如,掛衣鉤(玄關)。脫下衣服,一個動作就掛上了,而拿下來,也只需要一個動作,就這麼簡單。
中:常用的。
這類物品有一個特點:使用頻率相對較高,但又固定的儲存位置。比如說飯碗(吃飯的那種)、。解決這些方法,同樣要從懶人的角度來思考——能動手解決,就不動腰和腿。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要把這些物品安排在櫥櫃抽屜的上層,或者站立式手能接觸到的地方。
低:分為兩種,一種是儲藏的,另一種是展示的。
展示的就是一般裝飾用的,像花瓶之類的。這裡就主要還是談一下儲藏類怎麼去收納的。由於頻率較低,也有特定的儲藏位置。所以解決方法可以加大自己的容忍程度,把手、腰、腿全都動起來,甚至可以動兩次。
▲由於需要彎腰進行,可以把儲存類的放在柜子的低端
而當手、腰、腿動作需要超過兩次完成時,就意味著已經超過了懶人的極限了。對此就要麼扔了,要麼就是用來儲藏季節性物品。比如夏天時的棉被和大衣,一般在衣櫃的最頂端。我們需要拿凳子、站上去、打開櫃門、拿東西、關上門、下來,拿走凳子,這動手動腳的加起來都要7次了。
現在是一個快消費的時代,買買買基本成為了人們日常。所以,業主除了要根據自己的大概需要,設置了總體的儲物空間。還要根據收納餘量實施斷舍離模式,要不然,再好的收納系統也抵不住買買買的壓力。
雖然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但是做好了第一步,往往後面的幾部都會很輕鬆。(所以就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由於收納的效果受進程所影響——設計時>裝修時>居住後,因此,最好的收納是在設計進行時的。只要在設計時把自己想得越懶,實際住的時候就越懶越舒服。(當然,設計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最後,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
範範家被媒體吹為600㎡豪宅
▼
然而實際上只是214㎡(1坪≈3.3㎡)
▼
吹了3倍??
打臉了吧!?
所以就別去聽那些某訊、某凰的八卦怎麼說了,以後還是來聽我怎麼說吧!!!
你看見世界耀眼時,
有一半來自設計的功勞,
另一半則來自你的分享與關注。
吾疆室內設計 | 原創 | 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事宜 | 請聯繫後臺工作人員
以不一樣的角度,帶你走遍世界
長按二維碼關注,別忘了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