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多少錢可以養老?
相信,很多人都在關心這個話題。不論是即將邁入老年的人,還是孩子逐漸長大的中年人,或是在城市996打拼的年輕人,大家都在為積累積蓄,以後養老做準備。特別是在當今時代,養房養車,養負債。有孩子的更費錢,所以導致現在很多年前人甚至不願意結婚。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計劃性選擇問題,但是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是事實,這又讓人們不得不考慮,進而提前規劃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養老規劃要趁早」這句話也在很多場合被提及。做好養老規劃,就需要儲備積蓄,某社交平臺,前段時間發起過一個話題:如果一對夫妻退休金有7000元,一套房和40萬存款,夠養老嗎?這是處於什麼水平?
今天作者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因為它關係到每一個人,包括作者在內。如果一對夫妻養老金7000元,一人平均下來是3500元,如果從數據看,是超過國內養老平均水平的,國內養老平均線在3000元左右。而官方數據在2019年曾指出,城鎮居民月均消費在2300元左右,也就是說,手上每月有7000元是足夠的,減去2300元的開銷,還能落下4700元。
這只是從月均開銷及收入的角度,如果手上在有40萬元存款,僅存入銀行,一年至少也有1萬多元左右的利息。如果在平攤到月均收入裡,每個月8000元。而2019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才5萬多元,兩夫妻月入8000元,其實比很多現在辛苦上班的人收入還要多,夫妻還有一套房,沒有負債風險,生活還是非常舒服的。
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就是健康。人到了退休年紀,即便身子骨硬朗,可歲月不饒人,身體即便沒有大毛病,小毛病還是有的,這是身子骨硬朗的情況下,但是以當今的快節奏看,特別是那些生活在996狀態的人,到了退休年紀甚至沒到退休的時候,人就會生病,生病就要治療,這個費用就不好預測了,雖然大家都有醫保,但還需要支付一筆額外開銷,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都很正常。如果這麼來看,每月這個錢,這個存款好像有點捉襟見肘,那麼多少錢才夠實現「養老自由」呢?
如果按著退休儲備黃金法則看,人們如果想要擁有退休前的保質生活,退休後的儲備需要是當時收入的9倍。打個比方,現在年收入如果是10萬元,退休必須要攢到90萬元,才能保障養老,這還是建立在加入醫保體系的前提下,還有不少年輕人認為,現在工作都很高強度,科技發達,消費水平也越來越越高,未來只能更高,至少需要200萬元存款,才能舒服地活著,也有人認為至少需要500萬以上存款,才能「養老自由」。
提出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現在是70、80後給50、60後養老,70、80後的人群工作比較穩定,但是90、00後就不好說了,到時候,前面的人能拿到多少養老金都是未知數!所以手上只要要有500萬元存款,通過理財、投資,甚至在銀行吃利息,才更為穩妥。」
對於未來多少錢夠養老,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