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克裡斯(威爾·史密斯飾演)是一個心懷夢想然而生活貧困艱難的推銷員,妻子離開了他和孩子,從此他要獨自承擔照顧兒子小克的責任,還要爭取賣掉積壓在手裡的醫療儀器。他爭取到去金融公司做理財實習生的機會,但要過半年沒有薪酬的日子,且還要通過嚴苛的考試,但他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克服一切困難,最終等到了幸福來敲門的一天。
以下簡評: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0,是一部感動萬千觀眾的經典勵志影片,大道理都懂,但真的換到每一個人身上,換到每一個在路上風雨兼程的人身上,換到每一個艱難求生的時刻,那都是一場無法言說的真切的悲傷、失望、艱難、困苦,都需要獨自去承擔去面對去解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成熟起來的,也是這樣學會堅強、懷抱希望。因為在最艱難的時刻,除了努力和希望,我們都是一無所有,要麼跨過黑暗,要麼被黑暗吞噬。
在影片裡,克裡斯幾乎一直處境艱難,甚至帶著孩子去住過公共衛生間,但他告訴兒子小克「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
這部電影我看過好幾遍,這句話一直令我感動回味,也勾起一些我的回憶。
1996年,我上了師範大學,同宿舍都是北京女生,家庭條件沒有特別好或特別差的,我家也屬於一般水平,但我母親脾氣比較大,也不贊成我上大學,所以我如果回家拿生活費會比較尷尬。當初之所以選擇念師大,是因為師大給一些生活費,那時候學校一個月發一百多元,勉強餓不死,想買衣服或別的,就必須去打工,要麼回家去沒皮沒臉的要錢。我記得同宿舍的女生有一個月家裡給四五百的,我家規定是三百,但我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回去的。所以,我必須去打工。
高中畢業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社會工作經驗,師大每周三天半時間上課,其餘時間自己安排,我基本都用來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放寒假的時候和同宿舍另一個女生每天騎著自行車去人民大學附近的雙安商場過街天橋上賣玫瑰花,也去過西單文化廣場,還被保安抓了,勒索去一捆花。我們白天賣花,晚上回去太晚宿舍已經關門,宿管阿姨不給開門,我倆扛著花去住學校招待所,連夜整理,剪去玫瑰花刺,扎的雙手破破爛爛,第二天轉戰公主墳過街天橋,一個禮拜賺了七八百元,對半分,最好的花留給全宿舍女生每人一支。
夏天的時候,我們宿舍半數出動去做家教,去超市做促銷員,去市場調查公司做問卷,還去大學生體育館做籃球比賽啦啦隊。記得有一次在翠微超市促銷餅乾,我被人騙走一百元,兩天白幹,下著大雨我去餅乾公司找促銷主管解釋,主管還是讓我自己承擔了這個損失,當時坐公共汽車回到學校,大雨如注,我沒打傘,渾身溼透,臉上都是淚水和雨水,見到撐傘去打水的同學還在雨裡聊天哈哈大笑,掩飾尷尬傷心。
但事後想想,自己社會經驗不足被騙,這個損失也應該自己買單,公司不搭理我也正常。為了彌補損失,我放棄了午休,從早晨超市開門一直站到晚上打烊,午餐站著一分鐘解決,吞個包子餓不死就行。每天收入五十到八十元。
後來我學聰明了,跑到一家廣告公司做不要底薪的兼職業務員,一個暑假跑地圖廣告,賺了幾千元,買了個數字尋呼機,新衣服,很多喜歡的書,剩下的錢夠半年生活費,想買什麼買什麼,不用看臉色,我還買了一個手提式小錄音機,整天在宿舍放張信哲和孟庭葦的錄音帶,然後去學校參加演唱比賽拿了女生組冠軍。
九七年香港回歸,寫詩參賽,去人民大學參加頒獎大會,拿了二等獎。不打工的時候,我們去食堂舞廳跳舞,各種國際標準舞都學一遍,拉住帥哥舞伴絕不放手。我們參加籃球賽,組織校園圖書大會,學輪滑和遊泳,從未因為生活有困難而萎靡沉淪。
許多年過去了,回憶起那時候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但也因此更覺得珍貴非凡,是那樣的歲月那樣的經歷讓我們擁有了不一樣的記憶,不一樣的青春。
《當幸福來敲門》裡,克裡斯比我們還要身處絕境,但他終於跨過黑暗等到黎明。
我希望每一個此刻正身處困境或黑暗的人,都可以有勇氣有信心繼續堅持,出了努力和希望,也許一無所有,但有了努力和希望,就會有下一個黎明。
(本文已開通原創保護,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每日情感兩性教育親子問行更新,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