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晚上好。今天在微博上吃到一發安利,說有部剛剛上映、排片特少的電影《忠愛無言》,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還原殘疾老人與狗相依為命的十多年。剛好我家附近的影院晚上就有一場,看完回來趕緊寫兩句,推薦大家有空都去支持,儘管我們是貓黨,為狗流點眼淚也不丟人。
簡單介紹一下故事背景(整理自網絡),玉學書是莘縣大王寨鄉玉莊人,由於長期在冰冷的冬水中割蘆葦,18歲那年患了嚴重的關節炎,導致下半身癱瘓。40多年來,玉學書只能趴在板車上生活。他自學了修電器的技術,訓練狗「黑子」拉著板車去集市上擺攤。
莘縣的攝影愛好者郭文春一直跟蹤拍攝玉學書,並把照片陸續發到網上。後來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都播出了《老人與黑子》的故事。北京網友談宜之看到後,特地到莘縣看望玉學書。玉學書告訴他:「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到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2007年10月18日,談宜之在優酷網上傳了《老人與狗》系列視頻。玉學書樂觀的生活態度、與狗的真情,感動了許多網友。2007年11月1日凌晨,網友們用一輛救護車把玉學書拉到天安門廣場。玉學書裹著新棉被趴在擔架上,第一次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國旗……2012年5月,優酷舉辦榜樣人物頒獎盛典,將老人和談宜之請到現場,這年老人67歲,黑子也早已永遠離開了他。
誰都沒有想到,談宜之經過十年努力,將這個故事從一段視頻,變成了一部電影。目前這部片豆瓣評分8.8,格瓦拉評分9.2,絕大部分都是根本還沒看過的人打的(格瓦拉170人投票,已購票只有17人,轉發達10萬的那條安利微博,很多人評論說自己所在地沒有排片)。因為預告片太催淚——
預告片結尾老人與狗的對視,看一次哭一次。
現場觀影的感受,與預告片基本一致。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意味著片中沒有大咖演員,沒有華麗特效,甚至沒有什麼像樣的場景。除了男主角和狗以外,其他人的表演也有些僵硬。但是導演的用心在很多細節處體現:
片頭就告知觀眾,片中一些看似危險的動作都是通過借位或道具完成,沒有對動物做出任何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
狗的視角改用黑白畫面,更符合狗的實際觀感(狗能較好的分辨灰度,此外只對藍色、黃色和它們的衍生色敏感)。
體現人和狗的親密感情,比如一個杯子裡喝水,狗耍賴想上床睡被呵斥,對著狗絮叨外出見聞,養過寵物的人(無論是貓是狗)必能感同身受。
狗千辛萬苦回家的路上後腿受了傷,之後跑的樣子都有點一瘸一拐。
老人的扮演者高強是國家一級演員,幾十年表演生涯的專業積累,讓他能夠完全沉浸在故事中,演出一位殘疾老人的倔強和悲涼。他曾自暴自棄,否認自己存活於世的價值,狗對他的無限依賴和無私幫扶,給了他改變現狀的動力。
催淚的間隙是爆笑,當他對「二貨」(狗的名字)說,「等我掙了錢,一定給你買好吃的」,我仿佛看到了我和嘉莉的對話。他第一次獨自擺攤回來,跟「二貨」描述集市的熱鬧,各種好吃的東西,特別是餡餅,「等掙了錢就買一個,咱倆一人一半」。我想起跟我一起看電影的女同事,會偷自家貓的餅乾吃……
據說選擇拉布拉多犬,而非中華田園犬(從優酷視頻可以看出「黑子」是土狗)是因為拍攝周期短,土狗比較難訓練。這樣剛好能夠把影片與《導盲犬小Q》相對比,那裡面也是拉布拉多。本片整體不如《Q》那樣自然流暢,畫面充滿濃鬱的鄉土氣息,離看電影的我們都有些遙不可及,但真正的人性(及狗性)是相通的。孤獨老人通過拒絕一切來維護自尊,天真小狗根本不知察言觀色為何物。黯淡的生命之火,只有毫無保留的愛才能點燃。
走出電影院時,我跟朋友重複了之前的觀點,幸虧我養的是貓,它們沒有我也能活得很好,這樣我心理負擔不會那麼重。可仔細想想,難道我從沒羨慕過養狗的人嗎?
再次推薦這部《忠愛無言》,導演承諾每張影票會捐出一元,幫助電影原型和孤寡老人。
無論貓還是狗,陪伴我們都只有短短十多年。願彼此善待,歡喜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