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致富的平臺葛強攝
    蘭州市城關區伏龍坪街道三營村,屬於南山山區。通過珍稀樹種及園林植物觀賞區、花卉觀賞區、特色經濟林示範區、馬鈴薯種植區、藜麥展示區、高原夏菜採摘區以及開心農場體驗區的打造,這裡不僅僅是傳統農業的試驗地,更是振興鄉村經濟,帶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促進村民致富的平臺。
    中國甘肅網9月17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在蘭州人過往的記憶中,蘭州南北山區的自然環境非常惡劣與荒涼貧瘠相伴。近年來,蘭山地區大面積種植高原夏菜,使南山山區的村民們過上了小康生活。
    日前,記者跟隨蔬菜零售商賈先生的一輛蔬菜收購車,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來到蘭州市城關區伏龍坪街道三營村,沒想到9月的山區,竟是滿目生機。蔬菜零售商賈先生經常來這裡收菜,和當地村民非常熟悉。在這裡兩畝地能收1000多斤茄子,他還打算收一些青椒、西紅柿和土豆,幾位手腳利索的村婦正在地裡收菜,一麻袋又一麻袋的菜搬上了賈先生的收購車。賈先生介紹說,這是高原夏菜,蘭州的氣候好,早晚溫差大,種出來的茄子跟別的地方茄子口感不一樣。據了解,高原夏菜在蘭州各縣區普遍種植,榆中縣高原夏菜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豐富,當地大多種植高原夏菜在平緩的川地,而南山耕地大多屬於山地,但是在賈先生看來這裡的蔬菜口感更好、市場銷路好,雖然要上山收購,但是不虛此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相對於平川沃野,似乎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南山山區的村民來說,有很多先天不足的劣勢,但是誰又能想到腳下的土地其實也是一塊豐富的礦藏,而開啟它的這把鑰匙就是科技。城關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服務保障中心農藝師邊蕊告訴記者,今年城關區農業農村局根據城關兩山夾一河和當地農業產業的特色,提出了兩園三區的規劃。賈先生收菜的菜園就屬於蘭山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項目園區,是城關區農業農村局為更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據城關區農業實際情況,聯合伏龍坪街道辦事處、三營村村委會以及古道昕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
    項目核心區過去是三營村馬祁溝咀和門峴溝原本的撂荒地,佔地1000畝。然而,讓當地村民沒有想到的是,農業技術人員帶來了技術,在他們的技術推廣和指導下,荒地竟然變成了寶地。甘肅潤園啟航合作社成員馬正慶說,這裡的茄子是嫁接的新品種,口感好、品質好、產量也好,這是無公害蔬菜,用的農家肥也沒有打農藥。像西紅柿就補過鈣。這裡似乎找到了零售商賈先生口中的蔬菜口感與眾不同的秘密了。綠色無汙染,依靠科技進行營養均衡的種植,這樣的高原夏菜確實很獨特。高原夏菜的種植,讓這裡的村民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然而這些遠遠不夠……
    行走在山間小路上,遠遠望去,被眼前這樣的景色深深地陶醉著。如果說這裡是一座花園,似乎還不夠貼切,它更多了一份靈動和自然。綠植疊翠、奼紫嫣紅、花香撲面、蜂蝶起舞。花與樹和大山融為一體,村莊點綴其間相映成趣,置身其中如詩如畫如痴如醉。這便是科技興農送給南山村民們的又一份禮物。通過珍稀樹種及園林植物觀賞區、花卉觀賞區、特色經濟林示範區、馬鈴薯種植區、藜麥展示區、高原夏菜採摘區以及開心農場體驗區的打造,這裡不僅僅是傳統農業的試驗地,更是振興鄉村經濟,帶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促進村民致富的平臺。
    城關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服務保障中心農藝師邊蕊說,通過園區的建設帶動文化旅遊,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環境,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推美麗鄉村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