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於24樓影院(movie24luo)。
如果說西部片這個幾年來在銀幕上近乎絕跡的類型,會令時下的年輕觀眾感覺陌生的話,那麼當大家看過大衛·馬肯茲執導的《赴湯蹈火》後,相信會對這種看起來粗暴蠻橫,卻又直戳生活痛處的表達方式有所感悟。
這部擁有著悲情靈魂的「西部公路片」也獲得了201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雖然它既不如《血戰鋼鋸嶺》《降臨》和《愛樂之城》熱門,又缺少《海邊的曼徹斯特》《月光男孩》般的得獎相,但提名本身就是一種認可,同時更可看做是電影界在向幾近消亡的西部精神表達感激與緬懷之情。儘管現在看來,這樣的方式無疑有些悲壯...
影片的主人公坦納和託比兄弟兩人,一個是刑滿釋放的前科犯,一個是和妻子離婚的落魄男人。
二人面臨著家族農場被抵押卻又束手無策的困境,走投無路的他們最終打起了銀行的主意。套上面罩、拿起手槍,加上只搶散錢、不停換車的策略,讓他們屢屢得手。
而負責追捕他們的警探馬庫斯,也不過是個瀕臨退休還孤身一人,整天只能和印第安裔的搭檔阿爾伯特打打嘴仗消磨日子的白鬍子老頭罷了。就是這樣兩組人馬在這蕭索的西部土地上演起了貓鼠對決的好戲。
昔日西部片中的典型設定在本片中都被放置在全新的時代語境中,也從另一側面證明屬於西部黃金時代的記憶正在衰退。不僅昔日英姿颯爽的賞金獵人們淪為如今拖家帶口、被生活逼迫到只能搶銀行的毛賊;就連剛正不阿的警長也成了滿嘴飈髒話的邋遢老頭,影片中展現的人物形象著實與我們印象中的西部「牛仔」們相去甚遠。
與此同時,汽車公路取代了原始的馬匹驛站;莫裡康內的口哨換成了車載電臺和民謠;就連快意恩仇的拔槍決鬥都淪為偷偷摸摸的背後放槍,唯獨沒變的恐怕只剩下那荒涼落寞的德州小鎮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之上窮苦依舊的人民。
曾幾何時,西部就是民眾追求自由的最佳去處。以《淘金記》中的「查理」、約翰·韋恩扮演的牛仔、《血色將至》裡的丹尼爾·戴·劉易斯為代表的開拓者們,懷揣著平等致富的夢想,機智沉著卻又不乏冒險精神,甚至敢於為此流血犧牲,終於憑藉著勤勞的雙手在這貧瘠的土地上澆築起現代美國的神話。而伴隨著上世紀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的盛行,西部情結也與好萊塢一道成為讀解美國文化的重要標籤。
《血色將至》劇照
可好景不長,伴隨著時代演變的西部片類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迅速衰落。正在經歷性解放、民權運動、越戰症候群的美國社會已經從夢中醒來,民眾需要的是《雌雄大盜》、《畢業生》這樣觸及社會現實問題、反映時下百姓精神面貌的作品,而非那些老套說教的「西部神話片」。於是,西部精神的式微也就不可避免。
《雌雄大盜》
再沒有所謂公平正義的化身,也沒了自由進取的拓荒精神,只剩下在無盡醜惡的生活泥潭中掙扎著的芸芸眾生。《不可饒恕》中老態龍鍾般的牛仔們,或許才是剝去西部神話外衣後生活的真實面目,而《赴湯蹈火》裡的警匪則繼承了伊斯特伍德的衣缽,表現西部精神是假,聚焦生活百態才是真。
《不可饒恕》
從影片開場搶劫銀行的場景中,導演就為觀眾塑造出兄弟二人截然相反的性格,哥哥坦納大膽兇狠的行事作風倒很符合劫匪的氣質;而弟弟託比所表現出的斯文善良卻不禁令人懷疑起他的作案動機來。而隨著劇情的展開,導演在將事件緣由逐漸交代給觀眾的同時,也為兄弟倆的犯罪動機提供了合情卻不合法的解釋。
影片中的託比表現得絲毫不比其他人高尚。他有一段失敗的婚姻,需要支付兩個孩子的生活費;眼睜睜看著家族農場被「銀行資本」奪走卻沒有償還能力,只得拉上剛剛出獄的坦納一道搶劫。但為了讓能後代徹底擺脫家族世代遺傳下的「貧窮」病,他並不後悔,更不惜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曾經那些在西部拓荒時代的牛仔們身上最寶貴的品質,在如今這個社會當中仿佛已經一文不值,只有不斷在社會的夾縫中不擇手段,方才是生存之道。這個李雪蓮式的悲情人物本可以因其公然反抗不合理體制的「造反」行徑而書寫新的西部神話,但導演卻通過老警長之口宣判了託比的「無期徒刑」,也親自為其戴上情感的枷鎖。
影片結尾,託比與馬庫斯在農場相遇時,堅守家庭親情的劫匪與執著於正義的警長也以出乎意料地方式了結彼此的恩怨。只因他們各自心照不宣的是,那個屬於西部「牛仔」間野蠻火併的時代已成為過去,而活在當下,才是最世俗、卻又無比實際的選擇。但秘密可以隱藏,心事卻終究無處安放,內心的不安終會伴隨他們一生,令其難以解脫,永遠備受煎熬。
無論是率性而活、甘願為兄弟赴湯蹈火的坦納,還是擁有少數族裔身份、敢於直戳資本剝削實質的警探阿爾伯特,都要比他們各自的搭檔「坦然自在」得多。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才代表著最純粹的西部精神,卻也與這個現代西部顯得如此格格不入。而隨著馬庫斯駕車消失在茫茫公路的盡頭,背景那片牛仔們曾經奔馳過的農場上,如今已布滿了現代化的工業機器,或許曾經輝煌的西部,已確確實實迎來了它的末日。
本質上講,《赴湯蹈火》是在藉助西部拓荒者的後裔從銀行家手中尋回失落已久的西部精神的傳奇故事來反襯現實的殘酷。如今的西部早已今非昔比,面對著小鎮路旁掛滿「小額貸款」、「土地出售」廣告牌的現實,縱使那股赴湯蹈火的精神尚存,西部也已無「牛仔」們的容身之處。影片也通過展現西部神話的消亡,終還生活本來的模樣。而這才是對於西部精神的最好緬懷!
(「A站」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