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郭曉東曬出多次回老家山東臨沂農村的照片,掰玉米開農用三輪車,赤腳下地刨紅薯曬地幹……
雖然離家二十多年
但幹起農活來
郭曉東還是一把好手
雖已成名但本性質樸的他依然如此的「接地氣」,更是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和支持。
郭曉東老家在一個名叫大坊前的村子,小時候家境貧困,初二時因為34元學費輟學,後進入印刷廠當工人。
1992年18歲的郭曉東,報名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夏令營,1993年辭職備考北電,可因為沒基礎直到1996年才成功考上北電。
2006年,郭曉東和劉若英主演電視劇《新結婚時代》,憑藉生動的農村出身「鳳凰男」形象走紅。
成名後的郭曉東,和哥哥郭曉峰一起出錢為家鄉大坊前村修了一條路,被村民取名「東峰路」。
成功不忘家鄉,不止郭曉東兄弟,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鄧超飾演的治沙英雄喬樹林是有原型人物的。
作為隱藏的彩蛋,這些治沙英雄還出現在了電影裡校慶的現場,鄧超和閆妮作為演員坐在一側,另一側坐的全部是真正的治沙英雄。
他們每個人都為這片土地變青蔥變肥沃變宜居,曾經付出幾十年的青春,甚至全部家當。
石光銀,32歲帶領眾人治沙,一起賣掉家產,克服重重困難,治沙3000畝。
牛玉琴,變賣所有家產,植樹種草6600畝。第二年沙塵暴後失敗,又花20多天植樹10萬株,此後34年間,共植樹2800萬棵,讓這片土地綠了又富了。
張炳貴,2003年起,10年投入200多萬,改造低產林成花果園,2018年申請到「沙地蘋果」商標。
對於有些人來說,家鄉可能只意味著童年或少年,可對於這些英雄來說,家鄉就是所有的青春、一輩子甚至所有。他們把自己完整的獻給了這片土地。
一起為他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