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考試教材已經上市,華健老師以教材整體框架、教材大綱變化、命題規律和備考方法四個方向為廣大考生精彩的講解了關於2019年《中級會計實務》教材變化分析與學習指導,希望在大家前期備考過程中能給予大家更多的備考幫助。
《中級會計實務》教材結構框架
首先,2019年《中級會計實務》的官方輔導教材與去年相比較整體變化較大,2019年教材頁碼為424頁,2018年教材為440頁,第九章名稱金融資產改名金融工具,第10章負債及借款費用改名為職工薪酬及借款費用。依舊是分為4個部分,21個章節。
整體結構框架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基礎理論:
第1章:總論
(2)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
資產類:第2章:存貨、第3章:固定資產、第4章:投資性房地產 、第5章:長期股權投資、第6章:無形資產、第7章:非貨幣性資產交易、第8章:資產減值、第9章:金融工具;
負債類:第10章:職工薪酬及借款費用、第11章:債務重組、第12章:或有事項;
收入類:第13章:收入、第14章:政府補助;
費用類:第15章所得稅、第16章:外幣折算。
(3)財務報告相關:
第17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18章: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第19章:財務報表。
(4)非企業會計:
第20章:政府會計、第21章: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2019年《中級會計實務》教材變化
首先華健老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教材為什麼會變?
其實是因為有外部環境的制約,首先會計其實來源於會計準則,我們國家的會計準則最根本的其實是來源於國際會計準則,因此你會發現近些年會計準則很多的語言表述,不太符合國內的語言表述習慣,因為因為國際會計準則在不斷的變化調整,所以國內的會計準則也在不斷調整。
整體變化: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的變化:
第一:第九章金融資產全面改寫,名稱改為「金融工具」這個章節不算是重點,考生們了解就可以,第二:刪除原10章中的「應付債券」移至第九章,其實是對大家有好處的;第三,修改第5章涉及長期股權投資與金融資產轉化的會計處理,修改其實是考試的一個難點,但其實比以前的內容更加豐富,因此對大家的要求就更高了。當然理念並沒有實質性變化。
收入準則的變化:
第十三章:整個「收入」全面改寫,建議考生們調整好心態,重新學習,
第一章會計要素中的收入確認條件重新表述,新考生要注意,如果是零基礎,一定要補充基礎知識,老師建議大家可以複習預科班。
第七章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刪除換出存貨的會計處理,因收入準則的修改,對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和「收入」相關的章節都有影響,所以才刪除換出存貨的會計處理。
政府會計準則的變化:
今年政府會計準則變動恰恰是一個機遇,準則的大改動也就意味著考點,變動等於考點。所以2019年的教材必須要買,一定要熟讀改動政府會計章節的教材和例題。
租賃準則的變化(租賃準則未納入今年的教材)
對於稅率全面變化,一直是考生們關心的問題,華健老師向大家講解到:要以教材為準,考試題目一定會明確稅率的。所以不要為此擔心。一定要看清題目,看清條件,重新編寫的章節一定要重視。
具體變化:
三、命題規律
華健老師針對整個《中級會計實務》教材大綱分析給出的最重要的章節:固定資產、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收入、所得稅、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財務報告、政府會計。這些章節一定要重視。
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非常均勻,各章節邊邊角角都可能出題,所以考生們一定要打好基礎,才能從容面對考試。
計算題:側重於考查前面的資產、負債等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
綜合題:重於考查後面的章節,尤其是差錯更正、日後事項與合併財務報表,百考不厭!
關於考試難度:老師指出部分中級考題甚至還沒有初級考題難,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於擔心今年的考試難度。
往年真題數據結論:
65%的分數是要求計算的,計算器必須要熟練使用,因有部分地區不允許帶計算機或者自身攜帶的計算器不符合標準,所以電腦自帶無紙化計算系統的計算器也要熟練。
在計算類題目中,大部分是前後關聯性,要求知識融會貫通,不能孤立看某個章節或知識點;
36%的分數隻考查最基本的概念認知、判斷,在教材中有明確的依據和出處;61的分數是固定套路題,有明確的公式、模板或解題思路可以套用,只有少部分是偏題、怪題,很少有陷阱題。
四、備考方法
打好基礎:基礎章節必須要穩紮穩打。百分之百熟練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考試,華健老師告訴我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可以前面基礎學的慢一點,但是一定要學好。
抓重點:金融資產、收入、政府會計+長投合併,基本肯定覆蓋全部大題!提前鎖定重要考點!今年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大家一定要抓住。
理解+記憶:華健老師常說的一句話:「理解是基礎,記憶是保障!」如果不理解,只能死記,老師建議大家一定要先理解,在記憶。只要理解到位,考試其實很簡單。
算好「學習帳」
(1)基礎階段:現在-7月中旬,一定要先聽課再做題,老師大概給了備考一個時間規劃:至少要花費100個小時來聽課;做題,至少(輕一或輕二)合計180小時,每天最少學習兩小時,但要根據考生自身情況調整備考時間。基礎課程儘量不要速度太快。對於往年考試沒有通過的考生,備考時可以查漏補缺,備考要有針對性,但還是要從基礎學習,要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進行備考。基礎階段很重要,考生們一定要重視。
(2)鞏固階段:7月中旬-8月中旬:1月「做題再聽課」:聽課20小時,做題(習題班或者輕二)40小時,合計60小時,每天兩小時。但要根據考生自身情況調整備考時間。一定要先做題再聽課,不要對於老師的課程產生依賴性,要想辦法將老師講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3)衝刺階段:8月中旬——考前
錯題記錄,調整心態,模擬試題(輕四)
(4)時間不夠的考生:至少要把基礎班所有知識全部看完,之後輕一、輕二的書要熟讀,最後至少將模擬題做5-6套模擬題。才有可能通過考試。
最後華健老師送大家一句話:「有志者楊帆起航,無志者望洋興嘆,」抓住機會,有決心,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可以通過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