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6月9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發布短暫停牌公告。與此同時,國泰航空控股股東太古股份及大股東中國國航相繼宣布停牌,外界紛紛猜測將有大事發生。截至最新收盤,國泰航空報8.81港元/股,總市值347億港元。
隨後,國泰航空發布公告稱,進行390億港元資本重組計劃。公告顯示,國泰航空的資本重組計劃包括三部分,分別為向Aviation 2020 Limited發行195億港元的優先股及分離認股權證,向現有股東配發117億港元的供股股份,以及Aviation 2020 Limited 向國泰航空提供78億港元過渡性貸款,並可實時提取。
重組完成後,國泰航空控股股東太古的持股比例將變為42.26%,中國國航持股比例變為28.17%,而新股東Aviation 2020 Limited則持有國泰航空6.08%股權,僅次於卡達航空持有的9.38%股權,成為國泰航空第四大股東。
3月11日,國泰航空發布2019年財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069.7億港元,同比減少3.7%,盈利16.9億港元,同比減少27.9%。此外,由於新冠疫情帶來重大負面影響,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錄得重大虧損。
從區域劃分來看,香港及中國內地依舊是國泰航空的收益主要來源,在2019年的貢獻高達542億港元,約合485億人民幣,佔其全年總營收的50%左右。其次是歐美地區,貢獻也均超100億港元。
實際上,國泰航空成立距今已有70餘年。
1946年,國泰航空公司由美國籍企業家羅伊·C·法瑞爾及澳洲籍飛機師雪梨迪根共同成立。公司成立最初,兩人是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在上海發展,後來遷往香港重新註冊,並於數年後確定中文名「國泰航空」。
1948年,英資商行太古洋行(太古集團前身)收購國泰航空45%股權,澳洲的最大私營航空公司澳洲全國航空,則收購國泰航空35%成為第二大股東,兩位創始人德坎措與法瑞爾則各持國泰航空10%股權。
1987年,太古集團與滙豐銀行以23億港元的價格,向香港中信集團出售12.5%國泰航空股權。中信成為國泰航空第三大股東。2006年,國泰航空耗資40多億港元增持中國國際航空股權,由10%增至20%。與此同時,中國國航則以53億多港元購入國泰10.16%股權,使兩者形成互控關係,並同時遵守一系列條約。
2019年,國泰航空收購香港快運航空,正式加入廉航市場。收購完成後,國泰航空集團在香港航空市場客座量的市場佔有率由47.1%上升至52.2%,獨佔香港航空市場超半壁江山。
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民航專家綦琦觀點稱,「國泰航空必須活著,不僅因為背後股東利益,更因為其在航空領域的戰略性地位。國泰航空在香港佔有超過80%航權,在全球方面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