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資本論
炒期貨總賺近7億,超IPO募資。
「不務正業」的秦安股份意外沒有「見光死」。
8月24日,重慶秦安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秦安股份)強勢漲停,截至收盤股價為10.91元/股,總市值接近48億元。若從4月28日的股價開始計算,該股已基本實現翻番。
頗感意外的是,上周末媒體剛剛報導了,秦安股份「不無爭議」靠炒期貨扭虧為盈的消息。
8月21日,秦安股份公布,2020年8月17日至2020年8月20日,公司對前期建倉的期貨投資合約進行部分平倉,平倉收益額為人民幣1.08億元,佔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91.29%,平倉收益將計入公司2020年度損益。
這已是自4月15日以來,秦安股份第16次期貨平倉,而這16次平倉全部錄得正收益。非止如此。今年以來秦安股份累計期貨投資收益達到約6.93億元,超過2017年首發上市募資額6.48億元。
不得不說,秦安股份是「期貨大神」,但這位大神竟然是汽車配件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 1995年9月5日,秦安股份成立,註冊地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森迪大道8號。2011年9月,其成立股份公司,2017年5月17日登陸A股,汽車零部件佔其營收98.71%,對外投資了2家公司。
「每日資本論」發現,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YUANMING TANG,按照資料檢索發現,YUANMING TANG的曾用名叫唐明遠。需要注意的是,唐遠明無期貨經驗。他2006年取得加拿大國籍。唐遠明,1957年2月出生,四川華鎣人,1978年10月考入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火工品專業;1982年7月,大學本科畢業,分配至國營204廠。歷任國營204廠總裝車間副主任、北碚縉雲摩託車廠副總經理、重慶秦安發動機研究所副所長、秦安機電總經理。
秦安股份開始炒期貨也是最近幾個月的事兒。今年5月,秦安股份發布公告顯示,公司設立期貨管理小組,小組由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財務主管和子公司財務主管、出納組成,總經理擔任小組組長。
外界對此解讀為,或許是業績太差,導致秦安股份被迫另闢蹊徑。
公允地說,秦安股份的業績確實不太理想。2020年一季度其營收為9164.85萬元,同比下降20.37%,淨利潤同比增長了41%。2019年其營收同比下降11%,扣非淨利潤同比下跌65.96%。稍微細心點就會發現,從2016年開始秦安股份的扣非淨利潤就是負值,且逐年擴大。這也說明其盈利能力較弱。
從秦安股份公開的資料不難發現,其對長安福特的業務依賴程度較高,一度超過了接近80%的佔比。但2018年開始長安福特遭遇銷量滑坡,無奈之下秦安股份加大與其他汽車廠商的合作。不過,與長安福特的業務仍佔一半左右。
這就可以理解,秦安股份為何會選擇其它路徑,來暫解目前的困境。不過,對於其為何要選擇期貨,外界眾說紛紜。
比較熱的一種觀點是,湧金系是秦安股份成為期貨大神的關鍵。
從秦安股份股東名單裡可以很輕易找到,上海祥禾泓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祥禾泓安」)、上海祥禾湧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祥禾湧安」)、上海泓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泓成投資」)在秦安股份上市之初,合計持有秦安股份7.89%股份,三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陳金霞控制——她是「湧金系」掌舵人。
2018年5月,秦安股份上市一年,剛過鎖定期的祥禾泓安、祥禾湧安、泓成投資便開始持續嘗試減持。不過,力度並不大。截至2020年8月12日,上述三股東僅減持1.31%的股份。
秦安股份稱,公司股東祥禾泓安、祥禾湧安、泓成投資為專業做Pre-IPO的投資者,在公司上市成功且股票鎖定期滿後減持屬正常行為。且祥禾泓安、祥禾湧安、泓成投資自2018年5月鎖定期滿後即開始連續披露減持計劃公告,於每期減持計劃結束次日披露下一期減持計劃公告。其選擇具體在什麼時候實施減持,均由其根據市場情況自行安排,與公司今年開展的期貨投資毫無任何關係。
但真的沒有關係嗎?
正常推斷是,今年5月初,秦安股份的股價還處於歷史低位,而就是從那時開始,一波快速拉升到現在,正好有神奇地般地趕上了秦安股份炒期貨大賺過億。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是,如果股價拉高對於減持只會是利好。誰會傻到在歷史低位去賣股票?
回過來來,再說說湧金系。
2008年,「湧金系」創始人魏東在北京家中跳樓自盡,年僅41歲。魏東的離世直接導致一個結果,其夫人陳金霞走到了臺前——魏東的70億遺產全部交予陳金霞一人繼承,同時價值300億市值的湧金系公司,也全權交由給陳金霞管理。
據說,10年時間,陳金霞將魏東留下的70億元遺產膨脹為215億元,足足翻了三倍。她通過稀釋股權、套現、取消多個投資等等方式,帶領公司逐漸向高科技和醫療領域發展,陳金霞本人也躍居上海女富豪榜單第一。
或許正因為湧金系是秦安股份的股東,又恰逢一系列「巧合」,部分市場人士認為 「湧金系」起家的第一桶金來自期貨,並質疑秦安股份此番「炒期貨」的操作與「湧金系」有關。
當然,這些信息對於部分投資者來說或許並不重要。他們只希望一個接著一個的漲停鈑,他們不相信自己會是最後一個站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