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廣西新聞爆出了個柳州發生低俗婚鬧的新聞後,引起了許多廣西網友的討論,不僅表達對低俗婚鬧憤怒和拒絕的立場,(條友嚴重懷疑這是GZ和HN人)也開始紛紛的關注自己家鄉的傳統婚俗起來。
有一位叫做愰塘鏡的梧州網友說自己的家鄉婚俗是新娘出嫁如小喪,小喪就是小型的喪事,就是把婚事當做喪事來辦。
他說到「梧州風俗婚鬧是用打銅鑼通知左右鄰舍我要結婚了,沒那種無聊的婚鬧,要麼就是喪婚,所謂喪婚是指嫁出去的女孩如同家裡死了人,新娘新郎都要穿深色衣服迎駕,同輩份的要避開新人上門。我迎娶愛人時就是進行喪嫁的,新娘穿黑衣出嫁,到家前換成紅妝上門。」還有一位有才的網友跟帖來了一副對子:新娘穿上黑嫁衣,只有喪偶無離異。
因為小編家這邊,到迎接新娘那一天只是高高興興的擺酒席,小編一聽,好端端的喜事當喪事辦,多不吉利啊,沒見過這習俗有點意思。於是立即去查找這方面的資料。
我們來看看具體是怎樣的吧。在廣西梧州地區,把嫁女兒當作喪事來操辦,稱為「小喪」。在新郎來接新娘的時候,女方家裡人會抱著大哭,依依惜別,十分悲傷。當地人認為婚姻是男的娶回家女的嫁出去,對男方家來講是新增了家庭成員,是喜事;但對於女方家來講,是失去一個家庭成員,是損失,女方家裡感情上會有失落,所以要「哭嫁」。因為實質上是喜事,所以只能是「小喪」
為什麼梧州人會有這種婚俗呢?原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秉承著百善孝為先的思想,這種孝道在哭嫁習俗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女兒在嫁出閣時,必須哭嫁,內容或為感激父母長輩教養、勸慰父母好自保養,或為自怨生身為女不能留家伺候父母、照顧弟妹,或為抱怨父母忍心將女兒嫁人。不止出嫁的女兒會哭,作為父母也會哭泣,父母的哭是真的不舍吧,畢竟辛辛苦苦撫養大的掌上明珠,就要離開父母身邊,嫁去他家,對父母來說確實傷心。(據說哭嫁習俗還挺普遍,並非梧州獨有,客家人都有)
這樣說來,我有一個特別疼愛的侄女,將來她要嫁出去的話,我肯定也會非常的傷心,也許哭也不一定。
了解了之後,我感嘆中國地大物博,五裡一風,十裡一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雖然各自風俗不同,但是我們都秉承著同一種叫做孝道的中華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