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宮崎駿的電影《借東西的小人》就特別喜歡主角為他的小人朋友建造的微型房子,夢想著有一天我也能遇見阿莉埃蒂,聽她講一講小人國的故事。
相信每個少女都無法抵抗doll house這種迷你微縮景觀,微縮就是指把一件物品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按照原型製作出來,通常的比例是1:12,1:20,如果要微縮大的建築,這個比例還會更小。
微縮可以將一個時代的特色物品,建築,風情等記憶保存下來。
記憶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東西,腦海裡時常出現的那些關於舊時光的片段,既清晰又模糊,抓不住觸不著卻好像泛著微光,你大概很難再細緻入微地想起童年的某個畫面或是年少時的某次開懷大笑,但你一定記得這些回憶散發的氣味、附有的色彩,以及每一次想起它們的時候那種柔軟的感受。
小時候,獨生子女的我們誰沒在娃娃屋前咿咿呀呀排練著世間的悲歡離合,戲劇終止在一聲:「吃飯了。」如今,立於微觀世界前的人,請勿打擾,只是昨夜夢回。
中國臺灣
袖珍博物館
也許就是因為對doll house的迷戀,所以才會在臺北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泡在這座袖珍博物館裡。
袖珍博物館非常低調地隱身在建國北路一座大廈地下一樓,外邊普普通通的寫字樓讓拜訪者找到前疑慮重重。但是所有的值不值得都會在進館後一掃而光。
一推開博物館的大門,你便會情不自禁地感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這樣的感覺很難訴諸言語,但是這些微縮模型和許許多多玩具屋就是能讓你又變回到五歲的孩子。
在袖珍博物館裡,每一個小房子裡面都像是真正的房間一樣,房間裡各種物件精緻、華麗,絲毫不因為是袖珍品就看出不真實。身臨其境袖珍世界,好像不是裡面的房子、家具變小了,而是你變成了巨人。
多希望自己也能像愛麗絲,喝下一瓶讓自己迅速變小的藥,飛奔進入這個袖珍世界。
從兩千年前羅馬遺蹟一窺當時羅馬帝國的壯闊景致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百萬公寓裡感受紳士名媛的舒適享受;義大利水都威尼斯的浪漫風情;極盡豪華的英國女王白金漢宮、倫敦東郊的貧民窟;童話世界中的白雪公主,漫步袖珍博物館如同進入異國風情的時光隧道。
站在作品面前,不知不覺中就會被作品吸引進去,如入時光隧道。我們可能瞬間化為幾百年前的人物,也可能飛越空間,發現自己置身歐洲、美國,充分享受漫遊時空之夢。
眼前這些精巧的藝術品,大至建築物體,小到書桌上的鑰匙,全部嚴格遵守1/12的國際慣例縮小比例來製作,並儘可能地取用真實材質。令人驚嘆的是1.8英寸的小電視,可以真實播放;1釐米高的酒瓶裝著真的白蘭地烈酒;郵票大小的油畫是油彩真跡;木質櫥櫃、沙發座椅、瓷器、壁紙、水晶吊燈等等,無一不是實物實材縮小製作。
Dollhouse也好,Roombox也好,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令人親近,並不只因為作品栩栩如生、如臨其境,而是由於每件作品都有故事在裡面,有作者的專心設計,或教育意義,使觀眾真正成為故事主人公的緣故。
博物館門口還有一間商店,玩得不夠盡興的也可以在這裡買一些單品或者組件,自己回去鼓搗。
單件價格當然是很貴,而且最好你腦子裡還能有個藍圖,才能知道多少才能買齊。
就像這個場景,大家看到粉條紋牆紙上的價籤了嗎,約合人民幣88元。
我還很天真地問櫃姐,這是整個場景的價格?
櫃姐禮貌地笑了笑,只是那個鏡子的價格哦~
我
這種日式材料包就比較親民了,基本上在400~600人民幣之間,就可以帶一個回家練練手。每一個都還蠻可愛的。
袖珍博物館
中山區建國北路一段96號B1
+886-2-25150583
10:00–17:00; 周一休
中國大陸
袖珍藝術家西樹
從展館出來我就想起了曾經採訪過的國內的袖珍藝術家——西樹。
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感覺到生活的煙火氣。
夏日傍晚在竹榻上搖著蒲扇吃西瓜、午後的陽光灑在沒來得及收拾的廚房灶臺上,還有秋日裡鋪滿落葉的無人小巷,你和奶奶一同打理過的那個小花園……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實物,你幾乎很難將這些畫面與「袖珍」聯繫起來。
那個蒲扇我在奶奶家也經常用,奶奶把破掉的蒲扇補了個布沿兒,好像真的回到了小時候啊
這是一座袖珍陽臺花園,高度只有24釐米。這裡的多肉植物都是真的,假如你真的變成了小小人兒,就可以走入這微花園喝茶澆花。
或許正是因為西樹的袖珍世界從來沒有確切的原型,這些場景才總會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見得每個人小時候用過的桌椅都是他作品裡的樣子,但記憶中的舊時光確有那些斑駁的雕花木窗、街頭巷尾乘涼喝茶的老人或是屋簷下掛起來的辣椒和玉米。你會忍不住好奇,為什麼他和你明明不認識,出自他手的袖珍屋卻能不偏不倚地打動你。
他的作品很多,其中有件叫做《老巷舊夢》,大部分原型是來自於成都的老宅子,加上他對小時候記憶裡的模糊印象,便成就了它這個作品。
以成都的古街老宅為原型 ,幾乎完整地還原了成都舊時代老建築的樣貌。這個作品他花了近半年時間,如今仍舊不斷地填補細節。
生鏽的水龍頭,蜂窩煤燒黑的鍋爐,老舊的木門和飄落在巷子口的落葉。看著這些細節,就像和小時候住過的老房子在對話。
這些日漸消失的老房子,有回憶的溫度,也有質樸的模樣,是一個時代人們靈魂的寄託
因此《老巷舊夢》不管到成都、上海、濟南、天津哪一個城市參展,都引發了不小共鳴。
非常值得說的是他是完全按照正常建造房子的流程來建造他的微型建築,從燒磚開始,磚塊兒需要經過曬土,將水泥和經過三次篩選的細土混合在一起,再進行燒制。燒制磚塊需要調8次溫度,每次間隔一到兩小時不等,火候很難掌握,西樹每燒一百塊兒磚就需要花費半天時間,而一個房子需要八千塊兒,如果沒有極大的耐心,根本無法燒制出來。
接著給房屋打地基,壘磚,建窗戶,都完全按照標準的建築流程進行的,非常專業。做一個這樣的建築需要花費半個月的時間。
連窗戶上的插銷,也都是精心製作的。
西樹做的小水壺可以滴出水滴來~
指尖大小的陶碗真的燒制出了冰裂紋。
西樹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shu007
日本
微縮藝術家田中達也
同樣是微觀世界裡的生活,日本藝術家田中達也的創作和前面兩種完全不同。
他不是把生活中的場景等比例的縮小,而是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物、文具或者一張破碎的紙片,加入了小人形象地造就了一個微縮世界。
只要看他的作品就能腦洞大開。
2011 年 4 月 20 日,田中達也啟動了一個名為「微型日曆」(Miniature Calendar)的計劃,連續八年,就像更新日曆一般,他每天都上傳一張有趣的微型模型照片。
儘管這樣的微型攝影,並不是特別新鮮的事,但鮮少有人像他一樣每天持續更新,保持創意。
小時候他常將西藍花比作樹林,讓自己的超級英雄和怪物玩偶在其間穿梭和對抗,也將榻榻米上的草蓆看作稻田及田間小徑,他覺得這個微型日曆的創作與自己童年的這些想像力和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
仔細觀察他的作品,不難發現,其實所用的素材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
當刷子不再是刷子,而是農夫插秧的稻田。
幾顆豆子和爆米花,也能拼成馬裡奧的遊戲畫面。
迴紋針與夾子變成雪中纜車。
USB也叫做Ultra Small Bakery
新幹線還是新「麵包」線?
在這個世界裡,小小人偶和真實世界一樣,有喜怒哀樂,有春夏秋冬。
春天,約上家人,到西蘭花森林裡悠閒野餐。
夏天,女孩們躺在蝦仁遊泳圈上,享受慵懶的日光浴。
男孩們則在「排骨」上盡情衝浪,做勇敢的弄潮兒。
秋天,打糧曬穀,掩飾不住豐收的喜悅。
冬天,一場沸騰的「蛋黃」溫泉,治癒所有的疲勞。
除了描繪自然和城市風光,田中達也有時也會刻畫人生百態,映射現實。
相親飯桌上,各懷心思的男男女女,其實眼神的方向早已暴露一切。
以前的人,知識儲備來自於書籍,而現在,來自於Google/百度一下。
田中達也時常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創意延伸,透過改變觀察視角,將舊事物賦予新意義,這一切的關鍵在於細膩的觀察力與想像力。
更重要的是,田中桑還用實力圈粉「嵐ARASHI」!
當然,除了嵐之外,田中還曾為日劇「雛鳥」設計片頭OP,該劇由有村架純主演。
陳奕迅2017專輯「C’mon in~」封面設計亦是由田中完成!
現在不僅可以在網上看到他的作品,他也在全球各地巡迴辦展。2016年首次在海外舉辦展覽,2017年微型展臺北站。
去年則來到了上海,我帶著小侄女一起去了現場,不得不說,站在櫥窗前看著這些生動的作品,真的可以重拾久違的童心。
今年春天,巡展又回到了臺北華山文創園。如果下次展覽到了你的城市,千萬別猶豫,一定要去看哦~
田中達也ins帳號: tanaka_tatsuya@Instagram
還有,聽說最近流行
點一點右下方的「在看」,
點點看吧!
本文為《瑞麗伊人風尚》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侵權必究.
據說,
點了【在看】的小仙女都變美了,
還能發現志同道合的TA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