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祝文:定個日子祭軍魂,理之當然
人到中年,不知為什麼感情脆弱了。前陣子看一個電視節目,看得我眼淚直流。說的是在緬甸,抗日戰爭松山戰役中國犧牲軍人的公墓被毀,一個瞎了一隻眼的中國軍人負責看守戰友的墓,沒有誰給他發工資,他自己謀生存,沒有人陪他,他孤獨的生活,但是他忠實地守護著戰友的墓地。後來,這位瞎眼的中國軍人因為不讓當地人的牛闖進墓地,驅趕了牛,在一個晚上被當地人殺了。從此,中國軍人的墓地成為荒墳。而在很多的時候,日本人經常神情嚴肅恭敬地去松山祭拜戰死的軍魂。
後來還看到一篇文章:有記者調查中國海外軍人墓地現狀時,發現東南亞有一些國家至今仍建有不少二戰陣亡日本軍人的墓地、慰靈塔和慰靈碑,都維護得很好,而每年的春秋兩季,那些墓地都會有許多日本人去祭拜。
我們陣亡軍人的軍魂在哪裡飄蕩?央視還有一個節目,一個60多歲的婦女,她的父親20多歲就戰死在朝鮮,為了祭拜自己的父親,這位婦女每年都去朝鮮對著無名烈士墓哭祭:爸爸,我來給您掃墓!因為她不知道哪一個墳墓是她父親的,她只知道她父親就埋在這裡。
陰曆七月十四是民間的中元節,從小我們就知道有一個「軍三民四王家一十五」的說法,老人們解釋:七月十三要祭祀陣亡的軍人;七月十四是老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七月十五是王家,即皇家舉行祭祀的時間。這樣說來,至少我們的祖先還知道在七月十三祭祀陣亡的軍人,但是現在,誰曾在七月十三祭祀軍魂?
再看美國是怎樣對待陣亡的軍人的。美國有法律規定:一旦有軍人陣亡,立即就地進行哀悼;然後,儘快調用空軍運輸機運回陣亡將士遺體;在遺體運回時舉行告別儀式;陣亡將士運往國家公墓安葬。在美國,軍人入伍後,「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尋找二戰陣亡戰士遺骨做得是那樣令人感動。美國法律規定: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為國定「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美國全國各地都要舉行各種活動,緬懷歷年美軍陣亡的將士。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內安葬著自美國南北戰爭以來陣亡的美軍及對國家有傑出貢獻者30餘萬人。這些安葬的陣亡將士不分種族、不分信仰、不分性別、不分黨派、不分職務、不分資歷、不分年齡,都一將按嚴格的規格和要求受到國家和人民的尊重。
我們,該定個日子祭軍魂!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