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10年後,鳳姐直播了!
為這次直播,她足足化了20分鐘的妝。
她沒有炫耀自己在美國的生活。
少了些鋒芒畢露。
少了些大言不慚。
還少了許多十年前臉上充斥的自信與驕傲。
相反,她很誠懇地告訴大家:
「其實,我們在美國的生活,也不一定比中國好。」
「有些人可能在國外過得連狗都不如。」
「哎,馬馬虎虎吧。」
整場直播,她表現出來的是遺憾,是嘆息,是悔恨。
有人說,鳳姐變了。
也有人說,她外表堅硬的殼,已經被生活撞碎得差不多了。
可事實上的鳳姐,到底是怎樣的?
10年後,恐怕仍無人讀懂。
1985年,在重慶的一個小山村,女嬰羅玉鳳呱呱墜地。
母親不滿意自己女兒的長相。
嘴唇偏厚。
嘴巴偏大。
顴骨偏寬。
幸好,精神正常。
羅玉鳳7歲時,父母離婚。
從此,她與母親相依為命。
日子過得十分清貧。
後來,母親再嫁。
日子卻更加窮苦。
一家五口人,生活在逼仄的空間,羅玉鳳常常感覺喘不過氣。
她居住的村子,隔壁就是一家國有企業。
看著來來往往的國企職工,她心生豔羨。
而對方向她投來的只有鄙夷。
抬頭,他們的身上透著精緻。
低頭,自己卻是灰頭土臉的「農村娃兒」。
那時,她暗暗想著:為何同一片天空下,命運卻是如此不同?
羅玉鳳的媽媽給了她一個答案——
你要認命,這就是你的命。
但她自己,並不想認命。
為了讓那些職工子弟看得起,她選擇拼命讀書。
「成績優異,那些人或許就會接納我了吧。」
因此在讀教育學院的時候,她讀海子,讀顧城,讀博爾赫斯。
她迷戀上了現代詩。
憑著一點才氣,在論壇裡「以詩會友」。
她開始參加一些聚會。
與她心裡的上層人打交道,做朋友。
她竊喜著。
認為自己終於擺脫了「農村娃」的身份。
直到她坐下來和大家吃肯德基,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吃到一半的時候,朋友們結伴離開了。
走之前,對著羅玉鳳說:
「這頓我們請客,你慢慢吃哈,我們先走了。」
望著那些人的背影,羅玉鳳悲從中來。
為了這次聚會,她特地省出來100塊錢。
她博覽群書,讓自己能出口成章,就是為了獲得認可。
可這一切似乎在別人面前,不值一提。
她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
她還是那個不體面的人。
這次聚會,對她打擊甚大。
年少輕狂,她選擇辭掉小縣城裡教師的工作,去了上海。
對羅玉鳳來說,上海充滿誘惑,到處都是機遇。
在那裡生活的人,都是閃閃發光的,是會令人羨慕的。
「去了上海,我就能成為那些人了。」
這是羅玉鳳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可現實是什麼?
是一萬份簡歷的石沉大海。
是遭人排擠嘲笑的不自量力。
在上海,瞧得上她的工作,她瞧不上。
她瞧得上的工作,壓根不正眼看她。
最終,她在家樂福超市,幹著收銀員的工作,一個月一千元。
現實,再次給了她狠狠一個大嘴巴子。
並問她:「這次,你屈服嗎?」
她的回答依然是「不,永不。」
24歲,羅玉鳳想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現實不斷燃燒她的軀體。
而她卻選擇浴火重生。
2009年,羅玉鳳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徵婚。
她在論壇上發布了一篇《我想找個北大清華男結婚》的帖子。
在帖子裡,她聲稱:
「本人找伴侶。一不求帥。二不求富。但求同甘苦,共患難。」
對於另一半,她提出的條件是:
1、學歷要高,必須是北大清華的碩士。
2、必須為經濟學專業畢業。
3、身高176--183左右。長得帥的比較好一些。
4、......
總之,就是擇偶條件非常之嚴苛。
她也擺出了自己的硬性條件:
1、身高146。平時穿高跟鞋153。體重40kg。
2、大專文憑。懂詩畫,唱歌,彈琴,刺繡等。最擅長詩歌與散文。並精通古漢語。博覽群書。
3、較為狂妄。無墮胎史,無生育史。交過幾個不了了之的男朋友。具體進展卻無。
在那個網際網路並不是很發達的年代,這樣一篇帖子點擊率達到了4萬。
可這對羅玉鳳來說,效果還遠遠不夠。
她決定本人去地鐵站發徵婚傳單。
自此之後,「鳳姐」名號響徹整個中國。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同時,無人不對她惡語相向。
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鳳姐一夜之間,被捧成紅人。
羅玉鳳欣喜若狂。
她享受著燈光聚焦在自己身上的優越感。
她覺得自己終於等來了「逆天改命」。
上節目,她次次都翹著二郎腿,口出狂言。
當主持人問她:「你覺得你的自信會過了頭嗎?」
羅玉鳳緩緩地說:
「我的自信全都建立在我的精神或者物質基礎上的,一點都不過頭。」
同時,她還調侃與自己同期出道的網紅「芙蓉姐姐」。
「但是芙蓉的那種自信,我不清楚她的自信是怎麼來的。」
在她心裡,自己比芙蓉紅,更比芙蓉漂亮。
現場一陣唏噓,更雷人的還在後面。
在娛樂圈裡,她瞧不上範冰冰的臉。
唯一能和她媲美的,只有鞏皇鞏俐。
在那個年代,鳳姐就靠種種言論,博到了無數眼球。
當然,除了極度自信,鳳姐的「目中無人」是最引起大眾反感的一點。
曾經,她受邀做客《嘎嘣爆米花》節目。
在訪談期間,表現十分囂張。
現場的評論員塗磊,更是向當時的主持人張丹丹提出:
「我有點不舒服,我可能會隨時發病,想下去坐一會,好嗎?」
一場節目下來,鳳姐的不當言論成功氣走了3位評論員。
她內心卻毫無波瀾,甚至引以為傲。
張丹丹試著戳破她的面具:
「大家說,我們都在消費『鳳姐』這個名字,企圖從她身上獲得優越感。
其實,最有優越感的是你。你現在很得意對不對?」
羅玉鳳只是咧嘴笑著,不再作答。
但這種被萬人矚目的感覺,的確是她一直所追求的。
因為在她心裡,這些東西,是城裡人所無法獲得的。
像是一種巨大的底氣,支撐著羅玉鳳不斷前行。
可後來的後來,
當她走下舞臺,隨之而來的——
是走在街上被扔臭雞蛋;
是掀起中國網民最大程度的憤怒;
是被家樂福開除,因為她提出要做家樂福總裁的位置;
是被母校保安趕出校門;
是被家人拉黑;
是被母親當作精神不正常......
她所作為底氣的,作為驕傲的一切,在旁人看來,都是一種恥辱與不堪。
巨大的網絡暴力包裹著羅玉鳳。
在大眾以為她會因此有所收斂,或者停止演獨角戲的時候,她憤憤地說:
「嘲笑也好,鄙視也罷,我都不介意。」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成名一年後,羅玉鳳選擇逃往美國。
她說:
「我要去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我要去美國!如果我在美國證明了我自己,那就證明不接納我,是你們錯了!」
她始終沒能頂住外界的壓力。
她接二連三的試圖證明自己。
從小縣城去上海,再從上海去美國。
那時,她想著,「總有一個地方,能證明我羅玉鳳的」。
在去美國時,她還誇下海口:
「我覺得,我能當上美國總統。」
2010年,她雄心勃勃,做著自己的美國夢。
而抵達紐約後,只聽見夢破碎的聲音。
她沒錢,沒資源,更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能。
冬天,住在沒有暖氣的地下室,差點凍死在家裡。
因為英文不好,她找不到好的工作。
有時被拍到在街頭髮傳單。
有時被拍到幫黑人修腳。
有時還被拍到在地鐵上發福的模樣。
可想而知,從中國到美國,鳳姐只是變回了羅玉鳳。
她更加平庸,也仍在底層。
雖說鳳姐是「網紅鼻祖」,也逃不過被時代遺忘的結果。
人們消遣完,忘了便忘了。
以浮誇、囂張、充滿醜態的行為來博眼球的人,已經不配被稱作「網紅」了。
21世紀的網紅,該是以李子柒為標杆的人物。
同樣的出身底層。
同樣生存不易。
但她是真正的「浴火鳳凰」。
當年,她以一則《蘭州牛肉拉麵》的視頻走紅。
全網播放量達到了5000萬,點讚數有60萬+。
自此之後,無數廣告商接踵而至。
一夜之際,名利雙收。
她仍默默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靜靜地釀枇杷酒,做枇杷酥,學刺繡。
當全網都在誇耀她的成功時,李子柒說:
「成功這兩個字太重,我只是拍出了我的生活。
想要把日子過成什麼樣子,更多的取決於你自己本身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
以及你是否願意為之努力。」
她讓我們看到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下所積澱的美與智慧。
李子柒還成為了全球首個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
她自拍自導的古風視頻,不僅受到國人的追捧,也傳到了國外。
哪怕她已經如此成功,所有事情還都是親歷親為。
幹農活,摘玉米,做菜,件件都不馬虎。
以至於,才30歲的她,手已經變得粗糙不堪。
圖片來源:微博
但從始至終,她讓人們看到的都是詩意,是美好,是中華文化。
作為網紅,她實現的不僅僅是自我價值,還傳遞了中國價值。
正如央視新聞所評論的那樣:
「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可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我想,這便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吧。
反觀鳳姐。
因為發表不當言論,微博被官方註銷,1000萬粉絲清零。
每一次採訪,都用出身底層,作為自己無法改命的藉口。
她說自己不認命,卻也沒有為「改命」這件事,付出同等的努力。
而是常年把那句「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裡」,作為自己的勵志名言。
當外人對她提出建議,考慮未來發展的時候。
她卻很不屑地說:
「他的建議,我肯定不可能想不到,所以我早就在做了。」
不可否認,羅玉鳳的確有聰明的一面。
但很可惜,小聰明是無法走遠的。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時代風向的不斷變更。
這一切都註定了只有經得起沉澱的人或事,才值得被大眾所銘記。
正如在凡塵中自帶光芒的李子柒。
她勇敢,自信,獨立,無畏,活成了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她的自律與踏實,在這浮躁的眼前,也顯得彌足珍貴。
所以人們愛她,也追捧她,更尊重她。
在臺上肆意扮醜,以極度誇張,甚至違背價值觀的言行來博關注的人,只不過是笑話一場。
茶餘飯後,人們笑完了,戲就落幕了。
當他們墜到堅硬的現實,一身是傷,才知道不過大夢一場,什麼也沒有改變。
就像鳳姐,與網紅時代失之交臂,在歲月的浮沉裡,既沒抓住青春,也沒抓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