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全真教主王重陽是一位虛寫的人物。
他驚才絕豔,不僅開創了全真教一脈,更貴為天下第一高手,還和同樣芳華絕代的林朝英共同譜寫出一曲愛恨悲歌,讓人唏噓不已。雖然他教徒弟的水準有待商榷,但細想起來,全真七子也算是一流高手了,除了超一流的五絕等人,還真沒啥對手。
想想也真是讓人感嘆,如果沒有金庸的武俠小說,王重陽、全真教和全真七子大概只會停留在道教發展大潮的犄角旮旯,而不會如今天這般婦孺皆知。從這個角度而言,對於中國文化的基礎普及,正是金庸武俠的成功之處,在當代作家中,簡直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說起全真教,王重陽並不是最有名的那一個,他的師弟周伯通比他更有名。時間不僅能夠化解恩怨,更能成就一個人,周伯通顯然是被時間成就的那一個。
大家都知道,老頑童周伯通是一個好玩且會玩,讓人一見難忘的人物。可惜要真說起來,他的前半生其實相當不幸。
也許你會問,老頑童這樣一個沒心沒肺的大玩家,怎麼會「相當不幸」?其實只要你認真讀讀《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再深入想一想便明白了:周伯通前半生的不幸,在於他一直是師兄王重陽的影子。
王重陽的影子是前半生的老頑童,那王重陽又是什麼樣子?
二
在射鵰世界,王重陽的形象是扁平化的。
他的秘密隱藏在神鵰世界的古墓派,在活死人墓,楊過與小龍女才會為我們揭開了王重陽的昔日情史。對於林朝英的追求,王重陽始終若即若離,那為什麼有情人難成眷屬呢?金庸在神鵰第七回中似乎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王重陽與林朝英均是武學奇才,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二人之間,既無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師弟間的仇怨糾葛。王重陽先前尚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林朝英前來相慰,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卻仍是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做了黃冠,一個在石墓中鬱郁以終。
此中原由,丘處機等弟子固然不知,甚而王林兩人自己亦是難以解說,惟有歸之於「無緣」二字而已。卻不知無緣系「果」而非「因」,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爭競便隨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兩人一直至死,爭競之心始終不消。
其實,這解釋並不能讓人滿意,只看棺中遺刻便知。「玉女心經,技壓全真」,不過是林朝英臨死之前憤懣與抑鬱的爆發而已,可王重陽的反應又是什麼呢?「重陽一生,不弱於人。」人都死了,他還不忘去踩上一腳,堪稱極品渣男。
我認為,王重陽之所以如此,根本的原因是他對愛情的恐懼,因為恐懼,所以逃避。這種恐懼與逃避,在老頑童身上也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恐懼愛情只是表象,那王重陽究竟在恐懼什麼呢?
三
無數年後,另一位江湖一等一的高手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和王重陽一樣,那位高手也是位出家人,法號渡元,是莆田少林寺紅葉禪師的得意弟子。他更為人所知的是俗家名字:林遠圖,那位以七十二路闢邪劍法稱雄天下的福威鏢局總鏢頭,林平之的曾祖。
我們知道,想要練成闢邪劍法,必須要割掉某些男性特徵,除非心理變態,否則對女性畏之如虎也便順理成章了。王重陽當然沒練過闢邪劍法,他練得是先天功——這同樣是一門絕情棄欲的功夫,與林朝英的《玉女心經》堪稱異曲同工。
不過,林朝英開創《玉女心經》的最終目的是與王重陽雙宿雙棲,而王重陽所練的先天功則會導致某些身體機能萎縮,如果你認為這是胡亂猜測、信口開河,那你就錯了,金庸自己就透了底,只不過大家沒有注意而已:
黃蓉笑道:「你何必自稱老娘?我瞧你花容月貌,還勝過二八佳人,難怪段皇爺當年對你如此顛倒。」瑛姑正在拔著一根根竹籤挪移地位,聽了此言,呆了一呆,冷笑道:「他對我顛倒?我入宮兩年,他幾時理睬過人家?」
黃蓉奇道:「咦,他不是教你武功了嗎?」瑛姑道:「教武功就算理踩人家了?」黃蓉道:「啊,我知道啦。段皇爺要練先天功,可不能跟你太要好啊。」瑛姑哼了一聲,道:「你懂什麼?怎麼他又生皇太子?」黃蓉側過了頭,想了片刻,道:「皇太子是從前生的,那時他還沒練先天功呢。」
段皇爺為什麼放著好好皇帝不做出家呢?傳統版本是這麼說的:段皇爺與王重陽互傳武功,周伯通與瑛姑日久生情,還有了孩子,最後段皇爺傷情與愧疚而出家。其實,深入想想,這未嘗不是學會了先天功的緣故。
正如童話裡所說的那樣,揭破皇帝沒穿衣服的永遠是天真的孩子。黃蓉以機變著稱,難得說出如此天真的話語,可這麼隨口一說便道出了真相!
PS:
一個朋友開發了一款微信文字遊戲:愛武俠,微信號:ai_wuxia,有興趣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