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起承文化X旺旺聯名非遺年畫韻味中秋禮盒,祝你旺上加旺)
消費升級時代,除了打造有趣新奇的消費體驗外,與傳統文化和非遺工藝的結合也成為品牌跨界的首選之一。品牌跨界的背後,不僅是傳統和潮流的融合,更是為了滿足年輕一代消費者對自我個性和精神價值的獨特表達。
應運時代浪潮,國風如約而至,在食品市場掀起一場翻新迭代。它讓我們在保留原本口味的同時,加以潮流包裝和文化特性。以品牌為媒介、文化為語言,堅守文化態度和匠藝淬鍊,從而喚起大家對文化的關注。
今年中秋佳節來臨之際,起承文化聯合旺旺以國家級非遺桃花塢木版年畫為創作藍本,通過設計再創的方式,玩轉傳統節慶,再現熱鬧歡騰的文化景象,傳遞年輕視角下的傳統魅力,在當代生活中全新演繹傳統文化,引發當代年輕人的文化共鳴,傳遞中秋佳節的溫情和關懷。
(桃花塢木版年畫)
致敬傳統,傳承中國文化的美好
中國人愛熱鬧,也愛團圓。
月圓之際,萬家亮起燈火,桂影婆娑桂酒香甜。作為漢族農耕社會的縮影,古時百姓們都愛在家中懸掛色彩鮮豔的年畫,直觀展現了人間煙火和世間百態。
桃花塢木版年畫成形於明朝末年。它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古老的彩色印刷項目。年畫題材取自生活,造型誇張、色彩鮮豔,彰顯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獨特的民間藝術魅力。
(桃花塢木版年畫 - 喬麥老師作品 花開富貴)
《一團和氣》作為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經典題材,從君王求天下安寧到民間求家宅平安,將人們祈求平安、團聚、團結、安寧的嚮往展現得淋漓盡致。
(明憲宗朱見深做《一團和氣》,紙本設色,縱48.7cm,橫36cm,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旺旺的惜緣精神又恰好與⼀團和氣中的渾圓造型不謀而合,為突顯「旺文化」的內涵,旺旺聯合起承文化從以桃花塢木版年畫中的「一團和氣」造型為創作藍本,將旺旺元素融入其中,結合中秋賞月情景,將傳統年畫通過時尚造型及配色,創造出旺旺年畫主視覺,也通過傳統文化寓意的賦予來傳承中國文化的美好。
相聚一起,註定與眾不同
喜神身呈團形,豐碩圓滿。「圓」與「緣」同音,因緣分相聚,就像旺旺,大家有緣在⼀起。右上方的神旺大酒店,也代表了旺旺的旺月精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惜緣。
(主視覺)
圍繞在喜神周圍的,代表從古至今的中秋喜樂之事:吃月餅、玩花燈、賞桂飲酒、嬉兔兒爺的天倫之樂,到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呈現出一派「古今共歡聚,天涯共此時」的和諧共生之美,表現出幸福、祥和、富足的「旺中秋」精神。
花間月下,將中秋美意收入匣中
除了視覺打造,起承文化和旺旺一起共創,打造了兩款好玩又好吃的年畫韻味月餅禮盒,在保留傳統節味兒的同時豐富外觀造型。旺月歡聚中秋禮盒為正經八版的「一團和氣」,天地蓋盒用主視覺滿鋪,呈現熱鬧喜慶、豐富多彩的畫面感。旺月喜樂中秋禮盒取用傳統盒型中的多寶盒造型,除了外觀獨特有趣,還蘊含了「盒內藏有各樣珍寶」的文化內涵。兩款別具匠心的月餅禮盒,配上6款新穎口味,每一枚月餅,都加上「旺」字圖案,寓意「人旺、家旺、福氣旺」。
(旺月歡聚中秋禮盒)
( 旺月喜樂中秋禮盒)
重塑東方審美,給過去一個未來
文化形態本身並非一成不變,保護傳統文化,不能只靠「守」,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在立足根本的前提下,求變求新。
以傳統手工藝為例,它不僅僅是一種技巧,它的成果建立於滿足一定時期人們實用性的需求,並且在技巧不斷的打磨中,形成完整的情感傾向、審美表達。手工藝誕生之初,就是為了滿足和提高生活品質,而現在,它背後承載的文化、情感、審美內涵都需要我們持續傳承和創新。
為了實現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文化元素與生活產品有機的結合,起承文化探索出「塑造文化生態圈」文化創承發展模式:通過文化梳理,設計再創形成IP,再通過品牌跨界的方式將傳統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帶到當下。
旺旺集團也一直注重節日禮品的打造,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有推出限定禮盒的傳統。今年中秋,旺旺在傳統節點再次發力,結合起承文化致力於探索中國非遺手工藝可持續保護與發展的目標,雙方強強聯合,通過設計再創、潮流玩法和文化賦能,將中秋禮盒和年畫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營造節日氛圍感的同時宣傳旺旺文化內涵。
帶有強文化屬性的產品——年畫韻味中秋禮盒也讓我們增加了一次和忠實消費者走心互動的機會。通過旺旺中秋禮盒,潛移默化地激起大家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和尊重,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桃花塢木版年畫工藝的重新演繹)
本次中秋月餅禮盒合作,是旺旺在食品文創領域的新突破,也是起承文化將非遺手工藝帶入大眾生活的場景,與食品文創領域的又一次趣味結合。
通過重塑東方審美, 讓非遺文化不再「高冷」,給過去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