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
做什麼事之前都考慮別人的眼光,
就連有時候想發幾張照片上傳自己的朋友圈或抖音,
都擔心會不會有人點讚的話
那你可以花3分鐘閱讀了解如何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
自從長大了以後,
我們變得越來越注重別人對自己評價,
時刻關心自己的形象在別人心中是好還是壞。
在和比較不熟的人交往時,
更是拘謹而羞澀,緊張而不安,
有時甚至不敢和別人目光接觸。
總是擔心別人會給自己不好的評價,
在某種程度上,還會有些討好人的傾向。
不知道、也不會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總是符合別人的要求,有時候感覺自己吃虧了,
但在某種程度上也不敢拒絕別人的要求,
害怕受到別人的惡言相對,或者不再對自己友善了。
我們會特別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許,
是因為,對每個人來說,其他人都是一面鏡子,
我們會通過社會交往了解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從而給自己下了定論,「你是個怎樣的人 」。
由此看來,別人的評價對一個人至關重要,
別人對我們的贊同或否定,
都會個給我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影響:
好的評價會形成對自己好的感覺,
壞的評價則讓人形成對自己糟糕的感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查爾斯 庫利 發現,
在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態度,
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
「喜歡自己或者討厭自己。」
如果一個人在小時候,父母很少誇讚自己,
很少給予正面的評價,
總是拿自己來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就會造成現在的你,總是以別人的評價標準,
來看待自己,試圖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有一個小男孩,名叫小南,
經常被婆婆,以
「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多懂事,成績又好」 來做比較,
持續的貶低小南。
面對這樣的評語,小南更是不甘自卑,
所以總是不斷的逼迫自己,以取得好成績。
但他對別人的看法非常在意,
別人細微的不滿或者負面的評價,
都會讓他心情低落好幾天。
如果一個人童年的時候,
總是被父母要求成為他們所期待的人。
就會導致他過度的在意別人的看法。
有很多的人都會把問題歸咎給原生家庭,
說:這都是父母的錯啊,
但這樣的人其實是在推卸責任,
只是得到了自我安慰,卻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那要怎麼樣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呢?
以下有幾個方法:
第一,不要放大別人的看法,
你並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至少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在意你。
這話說起來似乎很苛刻但確是事實。
大多數時候你覺得別人在評價你,
其實人家並沒有這麼做。
很多時候都是你自己放大了別人的看法。
比如說,在和朋友相聚時,你不小心把杯子打翻了。
這時候你可能會這麼想:
「丟臉死了,怎麼那麼笨拙啊!」
之後更是一直耿耿於懷。
但事實上你的朋友根本沒什麼在乎,
過幾天後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試著做一些稍微有些出格的事情,
看看別人會如何反應。
大概只有你的少數幾個朋友會注意到,
其他人根本就不會在乎。
第二,從多角度看問題
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的人總是一葉蔽目而不見泰山。
不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卻總能看到事情的全域。
人生只有一次,
為什麼要讓別人來左右你的生活呢?
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吧!
人生雖然短暫,但是情緒其實更短暫。
人的心情一段時間之後肯定會有所改變。
比如,有人說你穿的橙色鞋子很難看,
建議你不要再穿了。
但是說不定過一段時間這個人會改變心情,
反而喜歡上橙色的鞋子,自己也穿了起來。
人的心情總是搖擺不定的。
嘴巴生在別人臉上,耳朵生在你的頭上,
別人怎麼說你,其實都不管你的事。
第三,保持鎮定
其實,你可以不用懷疑自己。
訣竅就是,不懷疑自己的決定和自己的行動。
你有沒有看到過,
別人做與眾不同的事情後,
但並沒有被譏諷?
如果你穿著橙色的鞋子,但是很明顯地在遮遮掩掩,
一幅很不舒服的樣子,別人肯定會注意到
他們會看到你內心的不安全感,
那時他們就會忍不住想要說幾口。
所以不要在別人還沒有譏諷你之前,自己先譏諷自己。
不要害怕一個人吃飯,不要害怕一個人去逛街,
有一次作者一個人在食堂吃飯的時候,
有個童鞋就過來說:「一個人吃飯啊,那麼可憐。 」
不要人家講你可憐沒朋友,就真的覺得自己可憐。
保持鎮定地告訴她,
「一個人也可以吃飯啊」
只要自己覺得都是小事,再正常不過,
別人就不會再來說三道四。
因為他們就是想看一看,你慌張不安的一面。
如果你身邊也有對別人看法是那麼敏感的人。
作者希望你可以慷慨的給他一些友善而鼓勵的評語,
不要老是給他負面的評價。
最後希望今天的短文能夠幫你剋服這方面的恐懼,
勇敢的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
為自己而活!
文章轉載自m.35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