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爺爺花30年遍嘗中國3000碗面,他稱荊州早堂面是……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一位日本爺爺花30年遍嘗中國3000碗面,他稱荊州早堂面是……

2020-12-22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本拉麵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不少鐵桿粉絲,

但是有一位日本老爺爺,

偏偏鍾情於中國麵條。

他訪華次數超過290次,

去過中國2000多個地方,

吃了3000多碗面後,

他根據自己的喜好,

給出了「十大湯麵」和「五大乾麵」名單。

其中,

就有咱們荊州的早堂面!

這位爺爺叫作坂本一敏,1941年生於日本名古屋市。花了小半輩子的時間來中國吃麵、拍面、讚美面,並把這段常人難以擁有的美食經歷寫成一本書:《只為一碗好面》。

訪華次數超過290次,去過中國2000多個地方。從一開始覺得中國麵條不過如此,到吃了3000多碗面,坂本的小半輩子都在中國刺溜刺溜吃麵條。

近30年的時間裡,坂本一敏跑遍中國450多個市、縣,邊設計旅遊線路,邊尋找當地特色麵食。

「十大湯麵」和「五大乾麵」大賞

「十大湯麵」是:承德抻面、蘇州楓鎮大面、上海雪菜肉絲麵、煙臺福山拉麵、烏鎮酥羊大面、鄭州羊肉燴麵、荊州早堂面、大足炸醬麵、岐山臊子麵、蘭州牛肉麵。

「五大乾麵」是:寧津大柳面、吐魯番拉條子拌麵、宜賓燃面、桂林馬肉米粉、廣州蝦子面。

早堂面

從3000多碗面中脫穎而出

它本身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一碗看似簡單的早堂面

它的製作過程

是很辛苦和麻煩的

怎樣做一碗好吃的早堂面?

那麼面的筋道彈牙必不可少

麵湯的鮮香適口也不能或缺

一般做早堂面的師傅

每晚半夜就要開始準備

眾所周知

早堂面中用的面與其他地方的不同

荊州早堂面用的是鹼水面

之前麵館的師傅們需要每天現做麵條

如今有了專門生產麵條的廠家

每天給各麵館供應

當天才生產出來的鮮麵條

但麵館的師傅們為了保持麵條的口感

每一碗麵都是食客來了才現煮

先將鮮麵條用一口大鍋煮熟、撈出

用清水衝洗掉上面的鹼

再用撈勺裝好每一份面

過一遍熱水

裝碗、打湯、加碼子、撒蔥花

一氣呵成

讓每一份早堂面

都有專屬自己的儀式感

然後是熬湯

這一步其實是最講究的

用活鱔魚、五花肉

豬大肉和豬大骨

熬成乳白色的湯

香味濃鬱

讓愛喝湯的荊州人

吃著面的同時

不知不覺中

湯已經喝了個精光

最後是碼子

豬肉必須切成很薄的一片

這樣才能充分吸收融合

湯汁的味道和多餘的油膩

同理雞絲也必須先剔骨再切細

而鱔魚絲要求就更高了

必須耐心進行一段時間的油炸

炸到最合適的程度

(不軟不硬、香滑酥脆)

再把肥肉和肉皮切碎剁成末煉出油汁

才能搭配出及格的碼子

所以捨得花錢吃大連面的食客

一般都引來無數羨慕的眼神

「VVIP感覺有木有?」

經過以上三個步驟

做出來的早堂面才能

味鮮

湯厚

油重不膩

麵條筋道

沒有在荊州吃過早堂面的外地人

永遠不知道在荊州味道最正的早堂面

到底有多好吃

中國麵條有1000多種,除了上榜的美味,老爺爺還吃了許多其他地方的特色麵條。

內蒙古忽必烈夏宮的牛奶面、延吉金達萊餐廳的最高人氣冷麵、上海德興館的招牌燜蹄辣醬大面、 「鎮江三怪之一」鍋蓋面、女士專享的義烏紅糖面、司馬遷故鄉韓城的大刀面、蘭州乾拌麵、西安油潑麵、重慶擔擔麵、武漢熱乾麵、潮州炒麵、彝族拌麵、哈密炸醬麵、大盤雞拌麵、鹹陽biangbiang面、曲阜黑豆面、濟南炸醬麵、黃龍青稞面、貴陽腸旺面、崑山奧灶面、張掖搓魚、蓬萊小面……

可以說,坂本一敏走遍了中國大地,吃遍了中國面。

對於坂本爺爺來說,如果不親自走遍中國的角落,用舌尖嘗盡各地風味,就總覺得有點不如意。

因為,他是發自內心地熱愛麵食,而中國的麵食也足夠有魅力,讓老爺爺在這30多年裡,樂此不疲地尋覓每一碗美味。

歡迎大家來荊州親自品嘗!

來源:綜合中信書院、齊魯壹點、荊州新聞網

資料及圖片來自《只為一碗好面:一個日本人在中國30年的尋面之旅》,坂本一敏 著,中信出版

8月8日起,

湖北所有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

如何參與「惠遊湖北」活動

識別二維碼

關注「荊州文旅之聲」微信

進入「荊州文旅之聲」微信公眾號

點擊「暢遊古城」-「惠遊湖北」菜單

即可進行預約

↓↓

原標題:《一位日本爺爺花30年遍嘗中國3000碗面,他稱荊州早堂面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30年,450多地,吃了3000碗面,評出了他心中最好的15碗
    他花了30年走過中國450多地只為尋找心中最愛的那碗面坂本一敏日本拉麵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不少鐵桿粉絲,但是有一位日本老爺爺,他偏偏鍾情於中國麵條。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坂本一敏往返中日兩國,花30年時間,走遍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他總穿著攝影師專用的馬甲,背一臺相機,拿一本小簿子、一支筆,吃到哪裡,就拍到哪裡、記到哪裡。
  • 這個日本人來中國吃了3000碗面,評出了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他花了30年走過中國450多地只為尋找心中最愛的那碗面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坂本一敏往返中日兩國,花30年時間,走遍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他總穿著攝影師專用的馬甲,背一臺相機,拿一本小簿子、一支筆,吃到哪裡,就拍到哪裡、記到哪裡。
  • 這個日本人跑到中國吃了3000碗面,評出了他心中最好的15碗....
    >日本拉麵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不少鐵桿粉絲,但是有一位日本老爺爺,他偏偏鍾情於中國麵條。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坂本一敏往返中日兩國,花30年時間,走遍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他總穿著攝影師專用的馬甲,背一臺相機,拿一本小簿子、一支筆,吃到哪裡,就拍到哪裡、記到哪裡。
  • 這位日本人花30年走過中國450多地,評出心中最好的15碗面
    坂本一敏日本拉麵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不少鐵桿粉絲,但是有一位日本老爺爺,他偏偏鍾情於中國麵條。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坂本一敏往返中日兩國,花30年時間,走遍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蘇州湯澆面中的白湯麵底3000多碗麵條下肚,坂本評出了中國「十大湯麵」和「五大乾麵」。除了自己情有獨鐘的麵條,歷史悠久的「老古董」、當年的「地方網紅」,還有至今仍然活躍街頭的美味,都被他一一收錄。現在整理成冊,出版了《只為一碗好面》。
  • ...450地吃了3000多碗面,選出最好吃的十碗湯麵裡就有咱岐山臊子麵!
    30年,450多地吃了3000碗面最終評選出最好吃的15種面一碗岐山臊子麵令人回味無窮來自日本的老爺爺坂本一敏一次偶然的機會品嘗到中國麵條自此他花了半生時間開始了對中國面的追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用了30年的時間走遍中國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還將這段美食之旅記錄成書《只為一碗好面:一個日本人在中國30年的尋面之旅》書中按地域梳理了中國近百種麵食
  • 燕都思享會|一碗好面最是人間煙火味 真實版的「孤獨美食家」
    坂本一敏寫的《只為一碗好面》最近火了。怎麼介紹這本書呢?80歲日本爺爺30年的中國尋面之旅。中日恢復建交後,坂本一敏是首批進入中國開發旅行線路的日本人,30年走遍中國450多個縣、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嘗遍中國3000碗特色面。從一碗碗面中,見證中日友好,見證中國的巨變。
  • 中國特色美食——湖北——荊州
    荊州,古稱「江陵」,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郢,歷20個楚王,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布。
  •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我煮碗面給你吃。」此話一出,無論丈夫之前有多大的怨氣、怒氣,此刻都已煙消雲散,轉而成為擁抱以及和好如初。他說他過夠了那樣的生活,厭煩了那碗面,但是,妻子卻一直記得那是他曾經最愛吃的食物。於是,在一次大爭大吵之後,他們離婚了。
  • 欲罷不能的四碗牛肉麵
    可是題圖這張照片,卻來自離林東芳只有50米的一家小店。我第一次去找林東芳時,恰逢周日店休,漫無目的地沿街走了幾步,忽然聞到一陣很純正的燉牛肉香,又看到幾位本地市民說著臺語就進去了,便尾隨而入。這間阿三汕頭牛肉麵,店堂是這樣的:叫了小份的牛肉麵,是這樣的:
  • 探店丨全廈門都知道這碗拉麵,他只在這裡說了尋面故事
    2016年,阿豪和好友小D看了電影《落魄大廚》,電影主角是個大廚,開著餐車滿世界跑。兩個80後人到中年、內心積蓄已久的衝動瞬間爆發,決定開著餐車環遊中國。他們就這麼一路賣著沙茶麵攢著路費。有時候攢的錢不夠花,就把餐車當臥室,停在過路休息站,兩個人睡在車廂,一個人睡在駕駛室,就這麼湊活過夜。
  • 這碗來自老北京的面,早在一百年前就紅遍日韓!
    小刀面|《舌尖上的中國2》老年間還有《蓮花落》專唱這小刀面:「刀刀起,刀刀落,一刀一搓,一根兒倒比一根兒長,嗨來一朵蓮花落沒花呀!一根短,一根腸,一捏一抻,就成了一般長,下到鍋裡香又香呀,嗨來一朵沒花落蓮花呀!」也叫兩樣擀條兒。細籮棒子麵(玉米面)和白面摻和到一起,和出的面做成的麵條。一般使用三分棒子麵兌七分白面。老年間有句俏皮話:「你也瞧、他也瞧,這是何物不知道。既好吃,又好瞧,原來就是兩樣面的大切條!」
  • 舌尖上的空心面,張爺爺空心面開店啦!
    2014年,全國熱播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了一檔《心傳》的節目,手工空心掛麵引起了他的注意,主人公張世新老人從15歲開始做掛麵,一輩子、一心、只做這一件事,再加上了解到手工空心掛麵歷史悠久,有800多年的歷史,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十幾道工藝,耗時24小時以上才能製作出一碗麵,這和他「匠心」和「良心」的理念不謀而合。
  • 進駐博物館,日本拉麵四大流派之一,殿堂級拉麵內地首店進駐杭城宇宙中心!開業超強福利,跟我一起吸面!哦一西~
    進駐日本拉麵博物館曾連續6年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銷量榜TOP10創立日本拉麵四大流派之一:琉球新面衝繩不可不吃的殿堂級拉麵內地首店正式營業了! 1988年衝繩的小居酒屋或許想過這一情形所以才會花五年時間探訪衝繩找到僅剩的20位「御用」傳統匠人
  • 一位平凡的大叔,開一間平凡的小店,只想下碗面給你吃.
    十全街上烏鵲橋旁偶然間發現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裡面恰好有一個萌大叔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學過廚藝,做過銷售二十多年來兜兜轉轉不忘初心,回到原點早在三四年前老闆姬大叔是個有情懷的手藝人跟他聊了很多印象中最深的是他說:「我不需要任何推廣,我並不需要這裡生意有多好。」
  • 《早點江湖》:探尋荊州的晨間風味!
    傳說,夏朝大禹鑄九鼎以示九州,九州之中便有荊州。作為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的所在地,它歷經20個楚王,定都長達411年,楚文化由此起源。而「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也發生在這裡。在歷經了數千年的風雨洗涮後,荊州古城依舊巍然聳立,令當地人自豪的不僅是這裡悠遠的歷史,更是這裡獨一無二的特色飲食,那些外地人聞所未聞的「過早」也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 武漢,你欠我一碗好吃的家鄉面?這20碗讓你一秒回老家!
    油潑麵是大概是陝西麵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據說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無論是《白鹿原》,還是《那年花開月正圓》,但凡西北劇,粗瓷大碗的油潑麵瞬間就能成為全民目光的焦點。一碗優秀的油潑麵,只需扯麵、辣椒、碎蒜、蔥花和熱油,加一點嫩豆芽和青菜,就足夠完美。
  • 無錫驚現①碗饕餮蟹王面,8隻蟹=1碗「面澆頭」!
    對於懂吃和愛吃的無錫人來說,「吃蟹」和「吃麵」都是每年餐桌上的重頭事,但不論想吃哪一個,首先就會讓人想到這碗饕餮蟹王手工現拌麵。每年秋季正是吃蟹的好時節,而無錫人尤愛吃麵,一碗蟹黃面剛好將這美味結合一起。以無錫本幫菜見長的悅府65中餐廳今年推出這碗得天獨厚的『饕餮蟹王手工現拌麵』,堪稱「麵食界的滅霸」。
  • 牛爸爸:祖籍山西 一碗牛肉麵一萬元?
    店裡最貴的面10000臺幣,也有便宜的500、1000臺幣的經典牛肉麵「四張桌子,不求量,只求精。堅持把面做到極致,目標碗碗世界第一。」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 你吃過一萬元一碗的牛肉麵嗎?
    堅持把面做到極致,目標碗碗世界第一。」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他自己也沒想到,為了做好這一碗麵,時光悄悄流逝了26年。從選擇牛肉,到烹製手法,再到餐具的挑選,他一點點、一年年,不斷地改進和研究。
  • 這十碗面你吃過幾碗?
    縱觀安紡周邊,有一碗神奇的面紮根於此26年,附近的老居民早已認準了這個味道。一碗牛肉麵,材料簡單,但卻有著最樸實的歸屬感。從上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粉他們家的面,午飯幾乎都在這裡解決。青蔥和香菜堆得高出了碗,麵條實打實的筋道,牛肉燒得紅透,夾起面和牛肉香菜一起吃,整個人都會被這一碗鮮香淹沒,有點微鹹的重口味,適合被冷風吹到打寒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