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兄弟班》導演陳友 |「失敗者」綻放瞬間燦爛,「勝利者」吟唱亙古歌謠

2021-03-03 鳳凰衛視電影臺

鳳凰衛視電影臺專訪《兄弟班》導演陳友


「 其實一個樂隊一起走了幾十年真的很難得。橫跨這幾十年,其中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悲歡離合與跌宕起伏,很勵志。」 在親身經歷了共同的幾十年後,陳友深刻地體會到 「人生充滿了矛盾與起落 」,同時他也想通過電影來探討 「 年輕人對父母、兄弟、未來的抉擇與承諾 」。

比起萬人矚目的港樂天王譚詠麟和歌影雙絕巨星鍾鎮濤,許多人對陳友、彭健新和葉智強三人並不熟悉。上世紀七十年代,由五人共同組成的華人社會最早期的殿堂級搖滾樂隊之一的溫拿樂隊(The Wynners),40多年來從未解散,成為一個風靡幾代人的華語樂壇傳奇。

 

作為溫拿樂隊的鼓手,陳友集編、導、演才華於一身,從他們三人「弱勢社群」的角度出發,將溫拿樂隊青春歲月的追夢時光與甘苦與共的奮鬥史搬上了大銀幕。

 

電影《兄弟班》,7月20日全國上映

採訪當天,清水灣的電影製片廠外下起了傾盆大雨。雨水敲打著泛黃的玻璃窗,仿佛穿越回60年代的香港。

 

走廊的盡頭,陳友穿著靛青色條紋襯衫、藍色牛仔褲和黑色運動鞋大步走來。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藏在方形玳瑁色的眼鏡後;微敞的領口露出霧霾藍V領T恤,顯得儒雅又時尚。比起老照片裡過於清瘦的輪廓,如今的陳友歷經歲月的沉澱後顯得更為睿智健朗。

 

回憶起兄弟情誼,陳友笑談12、3歲時就與彭健新、葉智強、陳百祥和陳百燊相識。五個懵懂少年整日一起遊泳、釣魚、潛水,直至玩起了音樂。

1964年6月7日,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訪港,掀起了香港組建樂隊的狂潮。其中泰迪·羅賓帶領的花花公子樂隊與許冠傑為主音歌手的蓮花樂隊都是這股風潮下的產物。那個時期的香港樂隊無論從形象還是包裝手法,都帶有披頭四的影子。喇叭褲、切爾西靴、齊肩發的造型也被香港青年人效仿。陳友所在的溫拿樂隊就在這波浪潮中孕育而生。

 

提起玩樂隊的時光,這個65歲的男人臉上立即展露出孩童般的笑容:「陳百祥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他媽媽一人帶著他們姐弟幾個在香港銅鑼灣電氣道87號的閣樓上生活。」為了生存,陳百祥的媽媽把87號地鋪的一半租給了彭健新的父親開洋服店,另一半租給了賣電器的。再過幾個店鋪就是陳友舅舅開的雜貨店。於是,陳百祥兄弟所住的87號的閣樓,成了大家玩音樂的Band房。後來,在葉智強的介紹下,住在北角健康村的譚詠麟也加入了進來。誰也未曾想過,銅鑼灣電氣道87號後來竟成為香港殿堂級樂隊的發源地。

 

 

1967年以前,香港社會仍處於外表洋派、內裡保守的矛盾狀態。就像電影中,彭健新被爸爸大聲斥責「玩樂隊是不務正業」,被鐵鐐鎖在床上的他以聲嘶力竭的怒吼猛烈回擊著父親的管束。銀幕外的陳友更有多次被母親鎖在家裡的經歷。有一次,被鎖在房內的陳友從三樓偷跑出去參加比賽。比賽結束後,母親惱羞成怒,不讓他進門。結果陳友在門口席地而睡。那一晚過後,他好幾年都沒再踏入家門。對陳友而言,也許成長就是不斷打破禁錮、與父權較勁的過程。

 

「回想起當年為了玩樂隊離家出走,現在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其實很不對。我爸爸為了養活六個兒女,一人打兩三份工,媽媽為了照顧我們也沒有工作。」

 

陳友的母親因二戰逃難來到香港,遇到了貧農出身的父親。望子成龍的父親希望陳友緊跟大哥的步伐去加拿大讀書,而叛逆的少年卻只鍾情於打鼓。在華洋交雜的香港,父輩傳統保守、陳舊規範的價值觀已無法滿足成長於英式殖民地教育下的新一代的思維想法與行為舉動。

 

在眾多反對聲中,只有陳百祥的媽媽為他們的夢想種子撐開了保護傘。當年在閣樓上排練的兄弟班,遭到樓上樓下各種投訴與叫罵。「阿力(陳百祥)的媽媽就挨家挨戶地勸街坊鄰居,他們玩音樂總比去街上打架好吧!」

問到組建樂隊的初衷,陳友直言不諱地說,那個時候喜歡認識女孩子,但是男孩約女孩出去要埋單,太窮了!最省錢的方法就是帶女孩子聽音樂比賽,因為參加比賽就有免費的入場券。

 

 

1969年,六個躁動的小夥子拿著一張撿來的名字為Loosers樂隊的報名表參加了海灘音樂節的比賽。譚詠麟以一曲《House Of The Rising Sun》奪得冠軍。報紙還用醒目的標題「失敗者贏得比賽變勝利者」刊登了樂隊奪冠的消息。但是從之後的發展軌跡來看,失敗者(Loosers)只綻放了瞬間的燦爛,勝利者(Wynners)才吟唱出亙古不變的歌謠。

 

 

Loosers樂隊一夜間橫空出世,作為第一主唱的陳百祥負責狂野歌曲的演繹,第二主唱譚詠麟則負責慢歌的演繹。在1971年的香港青年音樂節上,他們的樂隊擊敗許冠傑的蓮花樂隊,贏得觀眾票選出的「殿堂特別獎」。就在Loosers樂隊前途一片光明之時,陳百祥要去中東做生意,譚詠麟也前往新加坡讀大學,失去了兩名主唱的Loosers只好於1972年解散。

 

▲Loosers成員:陳友、陳百燊、陳百祥、彭建新、譚詠麟、葉智強

時隔一年,金牌經理人梁柏濤重組樂隊,並將Loosers改名Wynners。陳友、彭健新、葉智強、從新加坡返港的譚詠麟與後來加盟的鐘鎮濤形成了溫拿樂隊的最終班底。「溫拿五虎」憑藉《Sha La La La》、《鍾意就鍾意》、《玩嚇啦》、《千載不變》等歌曲成為風靡亞洲的偶像天團。

 

▲Wynners溫拿五虎:彭建新、陳友、鍾鎮濤、譚詠麟、葉智強

「溫拿樂隊走紅後,父母的態度有轉變嗎?」

 

「妹妹很替我高興,但我和爸爸還是互不理睬。」

 

影片中,在溫拿樂隊的演唱會上,錢小豪飾演的陳友父親出現在觀眾席中,揮舞著雙手,眼裡噙著淚光。當年離家出走後,陳友和父親好幾年沒再見面。直到有一日,父親偷偷地去看兒子的演唱會,陳友看到了人群中的父親,於是寫下了這場戲。

 

「其實我們的過往和現在的年輕人是一樣的,那種青春都是同樣的熱血、不得體和充滿錯誤。」陳友藉助電影呈現出溫拿的神話傳奇與青春的各種錯誤,但正是這些才凝成了電影裡核心的熱血。

 

「其實一個樂隊一起走了幾十年真的很難得。橫跨這幾十年,其中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悲歡離合與跌宕起伏,很勵志。」在親身經歷了共同的幾十年後,陳友深刻地體會到「人生充滿了矛盾與起落」,同時他也想通過電影來探討「年輕人對父母、兄弟、未來的抉擇與承諾」

當地時間7月2日晚,以溫拿樂隊為原型的電影《兄弟班》作為「紐約亞洲電影節」的參展影片在當地舉行全球首映。映後交流會上,不少影評人指出,在日韓,當新電影工業起飛的時候,很多老牌導演難免會被市場淘汰。「我覺得我很幸運,我是少數能重出江湖的那個。」陳友謙虛地將這一切歸結於「幸運」二字。據他回憶,離上一次手執導筒已經過去了25年。

 

「我一開始也覺得會不會有很多東西變了,然後發現沒有。其實對導演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講好一個故事。」

 

 

1978年,成員鍾鎮濤因形象良好被臺灣片商看中,受邀赴臺灣拍攝電影《小城故事》,陳友提議不如暫停樂隊,看下之後的環境如何再作打算。於是,樂隊成員開始各自發展,陳友逐漸在電影圈展現出卓絕的才華。

 

1981年,陳友邀請張堅庭為《馬騮過海》創作劇本並擔任導演。在此之前,張堅庭是一位出色的編劇,憑藉《胡越的故事》(許鞍華執導)獲得了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獎。張堅庭曾在電視節目中表示陳友是他事業起點上很重要的人,在事業最輝煌的時期,他們也是好拍檔。當時,陳友的太太還在美國坐「移民監」,張堅庭幾乎住進了陳友家,倆人的關係密切到同睡一張床。七日無休地探討劇本搞到陳友家的幫傭都要辭職。

 

源於對電影共同的熱愛,陳友和張堅庭成立了「二友電影公司」。陳友自導自演了《一屋兩妻》、《一妻兩夫》、《兩屋一妻》等一系列幽默搞笑的港式中產喜劇,因此被譽為將西方中產幽默和生活情趣帶入香港電影的第一推手。

 

作為藝術創作者與團隊的領導者,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導演通常需要具備強硬的態度。然而,陳友並不是現場叫囂的指揮者,他笑稱自己屬於目標導向型的導演。「我會用一切方式與團隊溝通,告訴他們我想要做成怎樣的效果。另外,我讓他們知道我有百分百的誠意要做到,我希望這種理想和團隊目標一致。」

 

在陳友的誠意與「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努力下,劇組全體人員全情投入到這場青春熱血的音樂旅途中。《兄弟班》從2017年年初開拍,到關機大概用了34天,平均每日拍攝14個小時。令陳友感動的是,每日不眠不休地工作後,大家仍舊開心地期待第二天的拍攝。在電影殺青之際,所有人突然齊聲高呼:「導演寫劇本,導演寫劇本······」

 

 

「做一個樂隊需要團結,團結就是溫拿的精神。」遠離鎂光燈的陳友將這種凝聚力延續到他之後的每一個工作中,繼續收穫不期而至的鮮花與掌聲。

 

翻開陳友的履歷,你會驚奇地發現他的人生如同他摯愛的架子鼓那樣,在不停地敲擊下總能譜出豐富多彩的樂章。

 

在香港電影步入黃金時期的八十年代,二友電影公司創作的中產喜劇如日中天。到了九十年代初,隨著黑社會勢力大規模滲透電影圈,盜版日益猖獗和電影票房銳減,港產電影開始由極盛轉向衰落。1993年,出於對內地的好奇與憧憬,陳友來到廣州開拓新的市場。

當時,內地的電影事業發展緩慢,陳友轉身投入傳媒領域,向客戶出售電視臺的廣告時間。接著,他從賣廣告到賣實物,做起了電視購物節目。隨著網際網路的興盛,陳友又倒騰起網絡購物。

 

「沒有火花的時候,我就會去找新的火花。」「我喜歡一些事情就去思考,想清楚後就去做。」陳友稱自己是「火麒麟,周身癮」,這句廣東歇後語代表著過度活躍,對身邊的事物抱有好奇與興趣,用在陳友身上再合適不過。

 

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譚詠麟曾評價陳友「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而且有毅力能夠排除萬難。」在內地做生意時,他為了聯絡客戶,甚至在冬天爬上水渠敲人家的窗戶。

 

離家20年,陳友深感自己的渺小,羞愧於對中國文化的匱乏。曾經叱吒香港演藝圈的他認為人生的另外一次學習是在中國內地,他摸清了內地觀眾的喜好,更學會了如何做人。

 

「鼓手、演員、編劇、導演、監製和商人,你最喜歡哪個身份?」

 

「我最喜歡打鼓。」陳友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在北京闖蕩的12年裡,陳友由於壓力太大,每天都要聽兩三個鐘頭的爵士樂才能入睡。為了打鼓,他跑到爵士吧給對方300塊才被允許打三支歌,過了把鼓癮。打了40多年鼓,陳友依然樂此不彼。返港後,他每周都在尖沙咀的一間酒廊落力敲打著,身邊的隊友由溫拿老友換成了一班80、90後的年輕人。

到了人生的新階段,陳友對很多事物不再完美主義,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健康,創作更多能夠留下的作品,多陪伴家人和朋友,不再留下遺憾。

 

2017年,年齡加起來超過300歲的「溫拿五虎」在「Never Say Goodbye」演唱會上表達了「永不解散、永遠唱下去」的願望。當初的窮小子,成長為華人樂壇的傳奇,不僅因為他們從一開始五個,到今時今日,從來沒換過人;更因為無論外面世界怎麼變,對於夢想,他們始終至真至誠,綿綿千載此心不變。

 

「年輕人,你有夢想就抓住不要放!和我們一樣,遲早會實現的!」

電影  兄弟班

時間  7月20日全國上映

溫拿樂隊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秘聞,在電影《兄弟班》裡面發生。

文 | 宋歌

視頻 | 管健

編輯 | 實習生李薔薇

對本期內容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鳳凰衛視電影臺專訪《兄弟班》導演陳友
    2 失敗者變勝利者問到組建樂隊的初衷,陳友直言不諱地說,那個時候喜歡認識女孩子,但是男孩約女孩出去要埋單,太窮了!最省錢的方法就是帶女孩子聽音樂比賽,因為參加比賽就有免費的入場券。報紙還用醒目的標題「失敗者贏得比賽變勝利者」刊登了樂隊奪冠的消息。但是從之後的發展軌跡來看,失敗者(Loosers)只綻放了瞬間的燦爛,勝利者(Wynners)才吟唱出亙古不變的歌謠。
  • 20年後陳友再當導演卻不拍殭屍片,選擇「兄弟班」只為音樂夢?
    說到陳友,喜歡港片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上個世紀70、80年代與90年代初期,他拍了很多的殭屍片。當年他和林正英的殭屍片創造了,香港殭屍片的輝煌時代。可到了90年代中期,陳友淡出了娛樂圈,林正英也因病離世,此後,香港的殭屍片也跟著敗落了!
  • 《兄弟班》昨日上映 解密溫拿樂隊友情歲月
    來源:搜狐娛樂由導演陳友執導,陳家樂、於湉、王梓軒、林耀聲、鄧加樂、吳鶴謙演出,任達華、惠英紅、金燕玲、廖啟智等一眾實力派戲骨特別主演的熱血青春喜劇電影
  • 7月8日熱血青春喜劇《兄弟班》主創要來中影世博國際影城啦!
    >主要成就:香港金針獎獲得者(溫拿樂隊)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主要經歷:1969年,陳友與鍾鎮濤、陳百祥等組成失敗者樂隊。 1993年後,陳友逐漸淡出電影圈。2011年,陳友復出,再次開展電影事業。2014年憑藉《殭屍》一片,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男配角。 主創:彭健新
  • 7月8日熱血青春喜劇《兄弟班》主創要來中影世博國際影城啦!
    >主要成就:香港金針獎獲得者(溫拿樂隊)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主要經歷:1969年,陳友與鍾鎮濤、陳百祥等組成失敗者樂隊。 1993年後,陳友逐漸淡出電影圈。2011年,陳友復出,再次開展電影事業。2014年憑藉《殭屍》一片,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男配角。 主創:彭健新
  • 耀盛聯合出品《兄弟班》路演變KTV與粉絲嗨唱經典
    由導演陳友執導,陳家樂、於湉、王梓軒、林耀聲、鄧加樂、吳鶴謙演出,任達華、惠英紅、金燕玲、廖啟智等一眾實力派戲骨特別主演的熱血青春喜劇電影
  • 《兄弟班》獲權威影評列為紐約亞洲電影節必看之選
    《兄弟班》獲權威影評列為紐約亞洲電影節必看之選《兄弟班》參展「紐約亞洲電影節」成亮點電影《兄弟班》被國外的著名影評網站評為本屆紐約亞洲電影節必看的七部電影之一,同時獲選的還有林超賢導演的高口碑電影陳友執導、以華語樂壇傳奇「溫拿樂隊」(The Wynners)奮鬥史為藍本的《兄弟班》,更獲選為參展電影之一。當地影評人表示,這是一部不容忽視的電影,導演功力不俗,對於節奏的把握駕輕就熟。導演陳友於7月2日(美國時間)出席當地的全球首映禮及映後座談會,會前更請來當地樂團演繹「溫拿」經典金曲,身為「溫拿」鼓手的導演亦鼓癮大起即席表演,引來臺下一片歡呼聲。
  • 《兄弟班》年少就應該輕狂,找回青春片的真實感
    還好,陳友執導的《兄弟班》彌補了這個空缺,通過片中五兄弟從夾Band吵得鄰居不得安寧的Loosers變成粉絲簇擁的溫拿,這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成長、陣痛、榮耀與失落,在影片中娓娓道來,為大家呈現一場最真實的青春故事。
  • 再現溫拿樂隊成立往事,《兄弟班》帶你重溫最「躁動」的青春年華
    反過來看在此之前的國產青春電影,不管是早期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愛情的牙齒》,還是引領近年國產青春片發展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其所展現的青春雖不至於轟轟烈烈,但都以細緻的描摹真實的青春生態取勝。
  • 觀影福利丨香港經典重現《兄弟班》,讓我們一起回顧溫拿樂隊
    本文關鍵詞:兄弟班,奧體觀者影院(觀影參與方式見文末)
  • beyond樂隊有《莫欺少年窮》,如今溫拿樂隊也將有《兄弟班》
    而現如今陳友將執導《兄弟班》,重現溫拿樂隊的青春熱血故事。溫拿五虎指的是阿倫譚詠麟、阿B鍾鎮濤、阿強葉智強、健仔彭健新以及阿友陳友。其中溫拿樂隊於1973年成立,在此之前還有一個Loosers樂隊,算是他們的前身,陳百祥也是其中一員,後來沒過幾年就解散了,之後才有的溫拿樂隊。
  • 《兄弟班》十三城超前觀影 故事原型來自溫拿樂隊
    騰訊娛樂訊(文/邵登)由陳友執導,陳家樂、於湉、王梓軒、林耀聲、鄧加樂、吳鶴謙演出,任達華、惠英紅、金燕玲、廖啟智等一眾實力派戲骨特別主演的熱血青春喜劇電影《兄弟班》將於7月20日全國上映,日前在全國舉行超前觀影,這部由真實故事和經歷改編的電影用青春的真性情引發了觀眾的共鳴。
  • 【搶票活動】華語樂壇經典溫拿樂隊亮相《兄弟班》"溫拿五虎"兄弟情動人
    由導演陳友執導,陳家樂、於湉、王梓軒、林耀聲、鄧加樂、吳鶴謙演出,任達華、惠英紅、金燕玲、廖啟智等特別主演的熱血青春電影《兄弟班》
  • 熱血青春電影《兄弟班》定檔7月20日 反叛無畏熱情一夏
    由導演陳友執導,陳家樂、於湉、王梓軒、林耀聲、鄧加樂、吳鶴謙演出,任達華、惠英紅、金燕玲、廖啟智等一眾實力派戲骨特別主演的熱血青春喜劇電影
  • 燃血青春再現,《兄弟班》重溫最「難忘」青春時光
    隨著電影《兄弟班》 的上映,這些被遺忘的陽光向上的青春歲月重新被找回,這群熱愛自由豪放不羈的少年們,用他們對夢想執著追求的故事為燃血青春畫上了絢麗的一筆。什麼樣的故事最讓人感動?真實。 青春片也一樣,真實的青春故事才會激發觀眾產生共鳴。
  • 勝利者功成身退,失敗者留下傳說,劉德華早期電影《全職殺手》
    今天,將為大家介紹的這部老片是2001年上映,杜琪峯、韋家輝聯合導演,劉德華、任達華等聯袂演繹的《全職殺手》。儘管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不是很高,最初看到的時候也感覺有些一般,可仔細回味之後卻發現自己深深愛上了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存在於刻畫出兩個殺手童話故事的電影,《全職殺手》雖然在世界刻畫上會讓部分觀眾覺得一廂情願。但是,這種不一樣的刻畫方式,確實也帶給了我們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 「前朋友」熱詞引爆回憶潮 《兄弟班》帶你重現友情歲月(片尾有福利)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獲權威影評列為「紐約亞洲電影節」必看之選的熱血青春喜劇《兄弟班》。《兄弟班》由陳友執導,陳家樂、於湉、王梓軒、林耀聲、鄧加樂、吳鶴謙演出,任達華、惠英紅、金燕玲、廖啟智等一眾實力派戲骨特別主演,自公布項目以來,就收穫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RedVelvet Wendy《時尚芭莎》畫報公開,再次綻放燦爛笑容
    因為受傷而一直處於休息狀態的女團 RedVelvet 成員 Wendy 再次綻放了自己燦爛的笑容。 韓娛沒有圈獲悉,本次的畫報拍攝以「Be Happy, Smile Again」為主題,這一主題也與 Wendy 將重新綻放微笑,展開活動的歷程十分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