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雜誌:看搖滾演出10大討人厭的行為

2021-01-11 網易娛樂

2013-04-18 07:52:35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據國外媒體報導,看搖滾演唱會通常意味著你要和一些放蕩不羈的觀眾相處,其中的不少人還是酒氣燻天。此外,無處不在的智慧型手機會令相當一部分觀眾很難自始至終關注場上音樂人的表演。以下是搖滾現場非常常見的10大令人討厭的行為。


觀看搖滾演出10大討人厭的行為。

網易娛樂4月18日報導 據國外媒體報導,看搖滾演唱會通常意味著你要和一些放蕩不羈的觀眾相處,其中的不少人還是酒氣燻天。此外,無處不在的智慧型手機會令相當一部分觀眾很難自始至終關注場上音樂人的表演。以下是搖滾現場非常常見的10大令人討厭的行為:

1. 整場演出都在拍照

我們都明白,你是想要讓你微博上的朋友都知道你去看了一場很酷的演出。很好,拍張照片吧,只要你樂意,想拍多少都行!但拜託,別太過分好麼,你總是在我的視線前方舉著相機,你在一直拍照的時候看起來似乎沒有從演出本身得到任何享受,你所有注意力都在照片上面,你知道嗎?那些照片看起來就像狗屎一樣,每一張都是,你跑題太遠了。還有,你看到那些在舞臺前方扛著大相機的傢伙們了嗎?有他們拍專業照片就行了,你拍的根本沒用。

2. 每隔幾分鐘都要查看郵件和微博

只要你不是外科醫生和消防員,什麼事兒都可以稍後再說。活在當下,享受演出,你花了錢去看演出,你可以等回家以後再給朋友發郵件。另外,手機本身發出的亮光還會影響到別人,看在上帝的面上,看演出時請把手機關了吧。

3. 不斷和旁邊的朋友交談

你可能不喜歡臺上正在唱的歌,你可能感覺這場演出很無趣,你可能是不情願的被人拉到現場的,不管因為什麼,你們在整場演出一直聊天,而你們說的每句話都在影響著別人,會讓其他人很不爽。請閉嘴吧。很多場演出你一定會看到你前面兩個人自始至終一直在咬耳朵,他們晃動的頭在不停的阻擋你的視線。可能演出後去咖啡館聊是個更好的選擇,或者躺在樹下聊到天亮也行,沒人在乎,只要你安靜下來別影響別人看演出。

4. 對臺上音樂人大喊你的要求

你希望莫裡賽(Morrissey)這場演出能唱《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但別再喊了,大多數時候演出曲目是在演出之前已經安排好的,你的呼喊不會改變什麼,只會干擾其他觀眾的耳朵。臺上的音樂人只會表演那些他們打算表演的曲目,跟著聽就行了。而對於那個嚷嚷著讓臺上演唱15年前那首B面歌曲的歌迷,不會有人覺得你很酷的。

5. 讓臺上樂隊翻唱「Freebird」(Lynyrd Skynyrd名曲) 

在美國搖滾樂迷中,此舉頗為盛行。這種也是激怒樂隊的一種要求,這個笑話從來就沒好笑過,即使有些樂隊會滿足樂迷的這個要求。這件事情不止一次的發生,停下來吧,從1981年起這麼做就很遜了,現在更是只會使人憤怒。

6. 推開眾人擠到前排

如果一場演出不設座位,那麼排在前面的觀眾通常會先得到離舞臺近的位置。他們可能是早早在場外開始等待在得到這個位置的。而當演出開始燈光暗下來之後,通常會有不少人向前擠過去到達前排。這只能說,這些人太混蛋了。別這麼做,如果你去晚了,只有後邊還有位置的話,你就乖乖站在那吧。

7. 喝的爛醉嘔吐

不管是在什麼音樂會,如果在聽完幾首歌之後你看到看門人手拿著大掃帚和一簸箕鋸末出現的話,這就意味著有人喝多吐了。這個嘔吐的人太噁心了,演唱會現場最令人噁心的就是這種人。

8. 因為樂隊沒唱你喜歡的歌曲演出之後大聲抱怨

不是所有音樂人都像羅德-史都華(Rod Stewart)和比利-喬(Billy Joel)那樣愛唱熱門單曲的,像尼爾-楊(Neil Young)和範-莫裡森(Van Morrison)就比較難以捉摸。這其實是件好事,試著去享受你去觀看的這場演出吧,難道,你平時把《Brown Eyed Girl》和《Southern Man》這樣所謂的代表作聽的還不夠多嗎?

9. 用你的iPhone錄下整場演出

比起拍照片,這樣做更容易轉移別人的注意力,通常,現場你拿著手機拍下的錄影效果都很差。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人們通常愛拍自己最喜歡的歌。然而,當他們回去觀看自己拍下的錄影時,他們的笑容通常就會消失了。第二天上午,YouTube網站上會出現由各地樂迷拍攝的任何一場演出的任何一首歌的錄影,你完全沒有必要再多拍一個。你花了那麼多錢去看演出,而在現場,你從頭到尾都是通過iphone的小屏幕在看,這樣做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10. 對前面站起來的人大喊「坐下」

在一些劇場和體育場看演出時,這個問題經常會有。在演出中的不同時間段裡,經常會有人站起來,站在你的前面擋著你的視線。座位上的人會對前面站著的觀眾說:「坐下!」那個站起來的樂迷可能會不好意思坐下,也可能會扭過頭對後面的人說一些像「去你媽的」之類的話。坐在那的這位觀眾一定會感到憤怒,這樣勢必會影響到觀看整場演出的情緒。在很多時候,前面的觀眾站起來只是因為他前面有人站了起來擋住了他的視線。這樣彼此埋怨很容易導致混亂,會讓一些在場的年長樂迷感到痛苦。這樣的行為必須停止,不妨試試這樣:如果你某一刻看不到前面,就站起來,這很容易。相反,如果你前面每位觀眾都是坐著的,你就遵守公德老實坐下來。隨大溜就行了,重要的是保持放鬆的心情,畢竟我們都是來享受演出的。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搖滾必修課--叛逆的滾石樂隊與誰人樂隊
    說到英倫入侵還有一些樂隊不能不提,除了披頭四樂隊的溫和與精美,還有一種搖滾樂類型,那就是偏主流搖滾的強勁風格,代表的樂隊有滾石樂隊隨著&34;在1964年第一次登上美國大陸取得成功以後,英國其他搖滾樂隊也紛紛來到搖滾樂的故國演出。
  • 滾石雜誌-史上最偉大的100組創作人榜單簡評
    原本的說法當然沒有括號裡的內容,所以值得注意的是滾石雜誌的榜單的範圍是西方流行樂,沒有西方以外的音樂家,也沒有流行音樂以外的音樂家。特殊說明這個的原因是,請大家不要被誤導,被這個榜單以及滾石的其他榜單以及西方主流媒體所影響,認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東西都在西方。在做好這個心理預期之後,我們來看看滾石雜誌評選的西方流行音樂的偉大創作者排行榜。
  • 經典再設計,《滾石雜誌》新標誌
    滾石雜誌是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它雖然不像《公告牌》雜誌(Billboard)有設立常態性的排行榜和獎項,但是該雜誌不定期發表的各項排名資訊,仍受到業界相當重視,尤其是該雜誌對於各項音樂作品的樂評,精闢獨到見解嚴苛
  • 《滾石》:一本雜誌記錄搖滾樂的興衰,記錄美國幾代人的青春
    作為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搖滾報刊大爆發及其重新定位的靈感來源,《滾石》雜誌於1967年11月9日,由加州大學肄業生簡·溫納懷揣被搖滾樂蠱惑的激昂,帶領一群年輕人在舊金山的一個破印刷廠的閣樓裡創刊。受此影響,創辦人簡·溫納希望這本雜誌專注於搖滾音樂,但它同時也會報導青年文化相關內容,同時希望它能夠避開盲目跟風的熱點新聞,能深入挖掘音樂創作者的經歷和內心世界。 《滾石》這個名字有三重含義:1950 年 Muddy Waters 的布魯斯歌曲《Rollin' Stone》、滾石樂隊、以及鮑勃·迪倫的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
  • 這樣的人,很!討!厭
    比如:第一期,姐姐們在演出後臺集結,黃聖依穿著超大裙擺婚紗最後一個入場。其實大家最煩的,不是愛表現的人,而是這種明明行為上已經很愛表現了,嘴上又偏要說什麼不想、不爭、不情願的人。就像每次考試時,大家都說這次不複習,但總有人會表面答應,背地裡偷偷複習。
  • 2020最討人厭的角色TOP 10!《琉璃》昊辰,林有有上榜
    今年有不少討喜的角色,像是《錦衣之下》、《傳聞中的陳芊芊》的男女主角都深受劇迷喜愛,但有討人喜歡的就有討人厭的,而近日有不少榜單,其中就2020最討人厭的角色,像是《琉璃》昊辰師兄、《三十而已》林有有、《以家人之名》陳婷都榜上有名,大家覺得誰是冠軍呢?
  • 王源合體張楚,登上《滾石》雜誌,被稱中國版「泰勒斯威夫特」
    可能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滾石》這個名字,是感覺陌生的。對於不混時尚界的人來說,大家不知道《滾石》雜誌是能理解的。但只要是稍微關注一些時尚雜誌的,想必大家都能夠明白《滾石》雜誌在世界時尚界的地位吧!
  • 我專門挑滾石雜誌排行榜「後10名」的歌來聽
    可正當我準備選出前10名推薦給大家時,我突然質問了一下自己: 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前10名? 明明都在前50裡 倒數的10名為什麼總是沒人關心?
  • 十大搖滾先驅
    媒體watchmojo.com製作的「十大」,我們從搖滾前輩開始——十大搖滾先驅,Top 10 Rock and Roll Pioneers。即使Elvis在後世做搖滾樂的人眼中看起來是一個唱搖滾的流行巨星,但他確實是使搖滾樂走向千家萬戶的人,對搖滾的推動和影響無人能及。
  • 2020最討人厭的角色TOP 10!《琉璃》昊辰、《三十而已》林有有上榜,冠軍無人反駁
    最討人厭的角色,像是《琉璃》昊辰師兄、《三十而已》林有有、《以家人之名》陳婷都榜上有名,大家覺得誰是冠軍呢?圖片來源:微博@三生三世枕上書;琉璃;下一站是幸福2020最討人厭的角色TOP 10:宋茜飾演《下一站是幸福》賀繁星實在沒想到《下一站是幸福》賀繁星會上榜!她一開始是深受觀眾喜愛的開朗獨立新女性,但後期人設崩塌得一蹋糊塗,導致該劇的豆瓣評分呈現斷崖式的下降,真的很可惜。
  • 滾石新版《五百大專輯》為什麼罵聲一片?
    》從一家傳統的「搖滾雜誌」試圖在當今音樂產業中掙扎求生的願望。滾石在2003年和2012年都評過這個榜單,但當時基本上體現的是《滾石雜誌》編輯的審美傾向;而2020年版本的《500大》之所以爭議巨大,因為這次有154張專輯是在前兩個版本都未出現過的,而有86張專輯發行於新世紀——其中甚至包括Billie Eilish發表於2019年的首張專輯。
  • 黑人女歌手排名《滾石》雜誌歌手第一,不靠長相,憑絕對實力!
    美國著名的流行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在2008年12月評出了現代流行音樂史上百大歌手。這次評選活動從2008年夏天便開始投票,參與投票的除了滾石雜誌諸位編輯之外,還廣泛地邀請了諸多著名音樂家及音樂製作人。每位參與投票的音樂家都會列出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20位經典歌手,最後再由雜誌集中統計評出最終結果。
  • 滾石樂隊 - 樂隊簡介
    此時,他們在布魯斯聯盟中也有了一些名氣,所以當Korner為Marquee俱樂部挑選一支樂隊可以定期演出的時候,米克看準時機推薦了自己的樂隊。此時龐克搖滾越來越時髦,滾石樂隊的音樂被批評為頹廢的、老百萬富翁的音樂。許多人認為他們的音樂停而不前和無意義。衝擊合唱團的歌手喬·史楚默甚至稱「1977年沒有貓王,沒有披頭四,沒有滾石」。1978年滾石樂隊錄音了《一些女孩》,儘管這首歌的厭女症歌詞,這是他們一段時間以來最精力集中和最成功的唱片。傑格和理查茲似乎將許多圍繞著他們的混亂轉化為新的創造力。
  • 新加坡音樂協作平臺 BandLab 收購《滾石》雜誌 49% 股權
    《滾石》雜誌創刊於 1967 年,是美國流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雜誌。在過去 40 年的時間裡,它不斷捕捉搖滾樂的經典瞬間,對流行文化的走向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封面人物包括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美國搖滾歌手吉姆·莫裡森(Jim Morrison)和美國說唱歌手 Tupac Shakur 等國際巨星。
  • 《滾石》50周年:理想未老,年輕人已老氣橫秋?
    曾任《滾石》高級編輯的麥唐內爾得知消息後慨嘆:「哪個經歷了60、70、80、90年代的人,現在不感到一點傷感?」 20世紀60年代末,「來自舊金山的搖滾小報」《滾石》帶著嚴肅面孔,闖入保守的主流視野,成為當年唯一能獲得大眾信任的年輕人的聲音。它因搖滾樂和嬉皮文化而興起,一度是世界音樂類雜誌的標杆。
  • 《滾石雜誌》評選的「十大貝斯手」!
  • 權威榜單《滾石》雜誌公布2020版 史上最佳500張專輯
    《滾石》(Rolling Stone)是一本關注流行文化與音樂的美國雜誌,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近日《滾石》雜誌公布了2020年版史上最佳500張專輯。最終美國傳奇歌手馬文·蓋伊(Marvin Gaye )於1971年發行的《What’s Going On》專輯成為歷史總冠軍!
  • 十大搖滾鼓手
    也是搖滾樂史上最特立獨行的人物之一,滾石雜誌也把他放在「最偉大的100位鼓手」第二名,1990年入駐搖滾名人堂。他獨樹一幟的性格和鼓技、奇葩的舉止、自毀的行為,讓他成為一個讓人無法忽視和忘懷的人物。他擊鼓的方式,對筒鼓和鈸片的重擊,拓寬了搖滾擊鼓的維度,他和誰人樂隊的隊友一同開創了硬搖滾的先河。此外他在舞臺上把整架鼓砸毀甚至爆破,加上他的隊友吉他手Pete Townshend的砸吉他,成為了音樂史上率先在舞臺上砸樂器的先驅,影響了無數後人。
  • 滾石100首最偉大的吉他歌曲
    dvdf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搖滾迷,你一定聽說過《Rolling stone》(滾石雜誌),但是說它是雜誌並不能體現它的地位,「現代搖滾歷史」或者「搖滾百科」更適合它。1967年,一個中了搖滾的毒的青年簡•溫納帶領著一幫「病友」創建了《滾石》,成為了音樂歷史的旁觀者與見證人。
  • 趙傳:搖滾「老炮」,以及滾石黃金時代的A&R
    哦對了,如果你現在處在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請慎點;而如果你現在處於一種渾渾噩噩需要刺激的狀態,那你大可放心點開。^_^提起趙傳,他可能更屬於我們父母那一輩人的音樂記憶,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作品成為了跨時代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