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柴兄弟》的熱播導致老詞「廢柴」新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點擊率的持續走高,眾多網友已對《廢柴兄弟》引發的廢柴效應產生共鳴,廢柴現象已在網絡人群中蔓延開來。
柴帝——許之一。
廢柴女神。
網易娛樂4月17日報導 《廢柴兄弟》的熱播導致老詞「廢柴」新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點擊率的持續走高,眾多網友已對《廢柴兄弟》引發的廢柴效應產生共鳴,廢柴現象已在網絡人群中蔓延開來。許之一被稱為廢柴的代表人物——柴帝,「相信成功是一門高級學問」「回去收拾心情,把心理這關過了」等廢柴語錄被廣泛傳播,甚至出現「英超十大廢柴」「娛樂圈廢柴」等與廢柴相關的關鍵詞。顯然,「廢柴」已經從《廢柴兄弟》特有的現象演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被廣泛運用於各行各業。
老詞新用萌發新涵義 看似貶義實則全是正能量
「廢柴」單從字面上理解很可能會與頹廢、廢棄這些消極字眼聯想在一起,在微博上廢柴的特點直接被概括為「窮、窘、衰」,甚至最早出現在粵語中,「廢柴」也多為罵人的意思。其實不然,更清晰的解釋,可以將「廢柴」理解為有潛力的有為青年尋求逆襲,像《廢柴兄弟》中的許之一一樣,看著很頹廢,實則堅信自創雜誌《希必地》一定能成功。
廢柴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群體,沒有背景,鬱郁不得志,卻堅持夢想努力打拼的進步青年,看似一無是處,實則內心澎湃。除了《廢柴兄弟》中的許之一和張曉蛟被稱為廢柴之外,廢柴還存在於各行各業之中,搜索「廢柴」會產生「英超十大廢柴」「娛樂圈廢柴」「動漫界廢柴」等關鍵字眼,已經形成一種「廢柴效應」在各個行業快速的蔓延。有語言專家分析,「廢柴」較其他詞語,更精確的概括了「有潛力取得更大成功卻暫時很衰的年輕人」,是一個看似貶義的正能量名詞。的確,如何從廢柴轉變為人生贏家,也是《廢柴兄弟》真正想說的。
各行各業均有廢柴 廢柴現象不容忽視
《廢柴兄弟》熱播導致的「廢柴效用」火熱,許之一、張曉蛟式的「廢柴」人物在各種行業已然存在著,其中不乏傑出代表。比如,廢柴指數五顆星的搖滾天王汪峰,頭條的爭奪者,汪峰的才華有目共睹,在音樂領域造詣頗高,但總是得不到世人的關注,不惜自毀形象賣力炒作,只可惜「炒」不逢時,離頭條總是只差一步,正可謂娛樂界的專業廢柴。中國有音樂界的汪峰,美國有奧斯卡專注陪跑20年的小李,萊奧納多四次提名奧斯卡,同樣也四次與小金人失之交臂,但誰又能說廢柴小李不是每個人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影帝殊榮指日可待。
在動漫界混的很狼狽的灰太狼,按照定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廢柴,四百多集未能薅到一根羊毛,卻在現實生活中收穫了「嫁人就嫁灰太狼」的美稱,堪稱廢柴變人生贏家的典範。凡是被稱為「廢柴」的人群,一邊被調侃著某方面的不足,另一邊又被世人肯定了他們的才華,「廢柴現象」正如一股強大的洪流湧向各行各位,影響力不容被忽視。
廢柴從某種程度上講,可被認為為積聚正能量的代名詞。不難看出,多種行業都存在著廢柴,他們甚至比許之一、張曉蛟在《廢柴兄弟》中的表現更奇葩、更離譜。越來越多的人們願意稱自己為廢柴,他們相信只要堅守廢柴的信念,就會如許之一一樣,守得雲開見月明,躋身成功人士的行列。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