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斐然 蘇藝 白之羽
15日,本版刊發文章《看「如新」怎樣編織謊言》,揭露了如新公司宣傳虛假信息,故意混淆媒體廣告和新聞報導區別為其貼金以及組織大型聚會涉嫌「洗腦」等問題,讀者反響熱烈。不少網友留言講述自己或親屬朋友受如新公司影響的經歷,希望記者繼續調查。經過暗訪,如新公司的獲利手段和運營模式逐漸浮出水面。
交「入會費」
入行需先買500元產品,發展「下線」可一直晉升至「寰宇領袖」
7日,在北京朝陽門附近的一間工作室裡,一位如新直銷商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如新直銷商的入門、收入和獎勵機制。
直銷商介紹,要做如新直銷,首先必須購買價值500元的如新產品「開卡」,成為見習直銷商。
記者請教法律專業人士獲悉,《禁止傳銷條例》第二章第七條第二項明確規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屬於傳銷行為。
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嶽運生也表示,傳銷活動的特點之一就是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交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這是傳銷組織誘騙成員取得傳銷資格常採用的一種引誘方式和必經的程序」。
直銷商還介紹說,如新根據產品銷售數量和發展下線人數,將直銷商分為從「見習」到「寰宇領袖」,共7級。在保證自身營業額不低於每月10000元的情況下,直銷商每新發展4位直接的「下線」則晉升一級。直銷商的收入由自身的銷售提成和「下線」營業額的提成兩部分組成,後者是高層級直銷商收入的主要來源。「寰宇領袖」可拿到最多6層「下級」營業額的提成,其直接發展的「下線」需達到16人以上。
《禁止傳銷條例 》第二章第七條第三項明確規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於傳銷行為。
造「成功夢」
大會現場展示豪車豪宅,利用對方生活上的不如意引誘入行
1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朝陽門附近的如新工作室。當晚30餘平方米的客廳內擠滿了前來參加培訓課程的人,甚至連通道內也站了人。
據了解,這個工作室由一位「寰宇領袖」開設,每周定期舉辦三場培訓課程,由直銷商輪流介紹經驗,目前有100多位直銷商參與使用這間工作室。
一位「寰宇領袖」問記者,「你對你現在的生活滿意嗎?你看你工作中的領導,你覺得他現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她表示,「你做不做如新不重要,但你要搞清楚你要什麼。」
在當晚的培訓上,一位希望通過做如新供弟弟出國留學的27歲的女孩分享了她發展客戶和「下線」的經驗。據這位女孩介紹,推介如新的竅門在於以「真心助人」的態度打開對方心房,了解對方在生活上的不如意,並向對方展示自己「有錢有閒」的生活方式,「一句話都不聊如新,就聊如新帶給我們的結果」。
在如新的「始業大會」現場,一位高階層直銷商通過照片向現場觀眾展示自己新購入的豪華汽車,並宣稱擁有多處豪宅。另一位直銷商則告訴觀眾,自己參與如新「事業」後獲得了時間和財務的自由。而一位初級直銷商則在旁不斷為記者展示周圍的「成功者」:「那邊那個姑娘和你一樣大,已經是『寰宇領袖』了……」
記者了解到,新人的第一道門檻是「大量使用如新產品」。
記者提出大量使用產品是一筆很大的費用。該「寰宇領袖」稱,創業本身需要投入成本,「你賣不出去是因為你還用得不夠多。」
一對年輕夫婦告訴記者,他們參與如新銷售以來,均靠自己與家人的消費完成每月營業額1萬元左右的考核業績。5個月來,還沒有發展出一個「下線」,離「月入10萬」的目標相去甚遠。但對「寰宇領袖」的話,她依然深信不疑。
長期堅持反傳銷的公益人士李旭表示,現在的一些直銷或傳銷公司抓住了許多人投機的想法,通過洗腦的方式將扭曲的價值觀灌輸給成員。同時,公司採取樹立賺錢榜樣、提供高金額獎勵的方式,讓人們對目前的生活充滿失望,進而投入到傳銷的行業當中。
教「發財經」
要求每會必到,每天制訂計劃,每天看書聽碟
記者質疑是否大多數人都能在如新獲得他們所描述的「成功」。有「寰宇領袖」告訴記者,「如新不能保證你成功,但是我們的系統方法可以保證你成功」。
據介紹,這套以「複製」為核心的系統方法包含特定的步驟和程序:新人要定期確立客戶名單、學會使用所謂的「ABC法則」「決心袋」等;此外,直銷商要堅持「每會必到、每天訂計劃、每天看書聽碟」。
記者詢問以這套方法成功的人數比例。對此,這位「寰宇領袖」避而不答,她說,不適合做如新的人自然就被如新的機制淘汰了,「而且你要問自己真的做到完全複製了嗎?」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胡江表示,此類組織活動存在兩個特點:一是組織、領導者從臺前走向幕後,將宣傳材料視為書籍,使得傳銷活動的組織、領導者變得更為隱蔽;二是從真人現身說法變為聽碟片中的演講錄音。用已錄製好的演講錄音傳播使得組織所宣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傳播的範圍更大。
記者表示曾看到許多關於如新「事業」的負面信息。這位「寰宇領袖」表示,一開始做如新「事業」一定會遭到周圍許多人的反對,但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一個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東西還會是商機嗎?」
在「2014 NU SKIN星峰大會」的現場,記者目睹了曾經從事金融、法律等行業的社會精英人士,在當日的會場中,大聲帶領全場的人嘶吼口號。而臺下近2萬人手持玩具手掌跟著鼓拍,狂熱高呼。
胡江表示,組織中「優秀者」的示範,容易引發其他成員的從眾行為。在演講會、集體活動等特定氛圍和環境下,個體更容易放棄自我立場,實施從眾行為。
專家提醒
抵制精神控制,別去培訓現場
在關於如新的報導見報後,本報收到了來自熱心讀者和網友的多方回饋。
有的網友表示,自己身邊也有人曾經參與或正在參與如新的直銷活動,而這些人,已經變成了眼中只有生意、沒有人情,對如新痴迷、對親情淡漠的陌生人。
對此,李旭告訴記者,雖然從直銷公司的分成體系來看,收入確實頗為誘人,但其成功率非常之低。有的人會獲得幾百上千萬的財富,但更多的人卻是到頭來一無所獲。
他特別強調,現在有些變相的直銷活動,給人帶來的摧殘不僅在物質層面。由於過分的投入發展「下線」,導致許多直銷商與親人、朋友決裂。
胡江表示,在經受過洗腦後,傳銷組織的成員會逐步改變乃至否定原有的自我意識和社會認知,接受組織者所宣傳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他指出,在這個過程中,組織成員從思想到行為都會發生一個徹底的轉變,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其結果就是完全按照組織者的意願去實施社會行為,甚至心甘情願地充當違法犯罪行為的工具。
針對現在層出不窮的傳銷和疑似傳銷活動,專家提醒,人們要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和社會認知,切忌貪戀小便宜,迷信所謂的成功之道,最關鍵的是不去參加眾人聚集的培訓活動,以免被「洗腦」。
網友講述
rachel布布:曾被騙過幾百塊錢,買了幾個護膚品,一股肥皂味,跟超市幾塊錢的肥皂差不多。
Boing的小窩:被做如新的朋友以敘舊為名約出來見面,出來就推銷如新,加了她微信後天天發廣告,我為了減肥,買了快2萬元產品。最後那個叫TR90的減肥產品吃完後肥了2斤,被騙了8888元。哎……
Princesscess:我的一個同事放著安穩的年薪十幾萬的工作不做,卻跑去做如新,每次回辦公室來叫我們購買他的產品。他一直強調如新是最好的,不是傳銷。同事們都怕了他,最近一次見到他,閒聊中就隨便問了句,現在如新做得怎麼樣。他說現在不賣產品,就發展下線。一聽這話,我在想,你是終於把傳銷的性質說出來了。
米酒不愛喝米酒:認識一人也是做這個的,感覺他已經被洗腦了,還把女朋友和同學也拉進去做。太可怕了。
紫兔大人:人民日報太牛了![嘻嘻]身邊的如新朋友,醒醒,醒醒!
張Double內心陰暗需要小太陽:周圍的人都被騙了啊,天天折磨的人們都痛不欲生的,國家難道對所謂的直銷沒有嚴格的規範和管理辦法嗎?
冰羽1124:我在10年前就接觸過如新,當時真的就是為了賺錢,產品嘛我也用了,效果真不怎麼樣,但價格很貴,也去外地參加過類似的培訓激勵會,後來感覺他們的很多說辭都很經不起推敲就退出了。
沈亦飛:人民日報說得太片面。不能利用媒體的優勢去做不公正的報導。先去了解下產品,在國外,美國、澳洲都賣得很好。我用,我不做。主要是直銷這種模式一到中國就被妖魔化了,而且什麼人都做,亂七八糟的做法。這個我很看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