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未來的規劃,父母應該給予引導而不是強行安排乾預。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對於我們大部分90後來說,童年有兩部劇肯定是繞不開的。沒錯,就是《家有兒女》和《快樂星球》,這兩部劇在當時的熱度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如今這兩部劇的播出時間已經過去十餘年了,劇中的一眾小演員們也都長大了,但每個人的境遇卻都不同。
十多年過去了,兩部劇的主演們都咋樣了?
說起兩部劇裡的演員們,顯然《家有兒女》的演員們我們如今更熟悉。無論是張一山(劉星)還是楊紫(小雪)、尤浩然(小雨),都在娛樂圈裡有著不錯的發展。
至於高亞麟(夏東海)和宋丹丹(劉梅)在這之前就已經是知名演員了,如今在演藝圈的地位也是舉重若輕。
不過《快樂星球》就是另一種情況了。這個拍了好幾部,讓我們記住了諸多角色的兒童劇,如今卻很少有哪個演員讓我們熟悉,甚至說在娛樂圈裡打拼的都不多。
這又是為啥呢?
像當時我們很熟悉的丁凱樂的扮演者李瑞,如今並未在娛樂圈發展,而是出國留學,成了一名妥妥的學霸;
蓮蓉包的飾演者孫格,現在早已嫁做人婦成了母親,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如今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飾演冰檸檬的演員張兆藝,雖然之後也參演過幾部劇,但都不溫不火,如今開了網店,當了老闆,也算是一個小網紅;
只有飾演歐陽老師的演員王黎雯算是和娛樂圈的關係最大了,她嫁給了如今大火的男演員楊爍,成為了一位賢妻良母。
為啥同樣火的兩部兒童劇,演員的境遇卻這麼大?
其實不少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這兩部火爆程度不相上下的兒童劇,演員們的現狀卻大相逕庭。這是為啥呢?主要跟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劇集的本質差異
首先從劇本上看,兩部劇的本質就存在差異。《家有兒女》是妥妥的商業爆米花劇,面向的受眾其實不止是孩子,還有成人。劇中的內容也都是日常生活,含金量並不高。
而《快樂星球》則不同,這是一部由國家背書的「體制內兒童劇」,收視率高低不是它要考慮的,主要是面向兒童傳播一些教育理念,一些積極地正能量,一些兒童的基礎道德教育等。
所以兩部劇的火爆程度其實有很大差異,在兒童眼裡一樣火,但事實上,《家有兒女》遠比《快樂星球》火得多。這也就導致了兩部劇的演員的知名度存在了差異。
2)演員的選擇不同
因為兩部劇本質的差異,因此在演員選角上也有不同,《家有兒女》定向就是商業片,因此演員的選擇都是「成手」。
在此之前,張一山、楊紫、尤浩然等都或多或少參演過一些影視劇或者廣告,有一定的表演經驗,而且未來也確定就是朝著演員發展去的。換句話說,《家有兒女》選角選的都是童星。
而《快樂星球》則不同,幾乎所有小演員都是從學校裡現找的,再經過簡單培訓就參演了,其餘角色也多為劇組人員客串,從演員的專業性上來看,兩部劇就差了許多。
3)人生的發展方向不同
就像前面說的,兩部劇的演員出身其實是不一樣的。像張一山或楊紫,他們在出演《家有兒女》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人生,就奔著當演員去的。
《家有兒女》確實是他們演藝生涯中重要的一筆,但即便沒有這部劇,他們今天依然會當演員,成為很好的演員。
而《快樂星球》則不同了,劇中的大多數演員在參演結束後都選擇了回到學校。他們此前並未決定進入演藝圈,有些人只是因為這次機會未來多了一種選擇而已,但是怎麼選也並未確定。
這樣一來,最後每個人的境遇自然也就不同了。
關於孩子的人生規劃,父母能做的其實有很多
1)注意挖掘娃的天賦
父母最該做的是挖掘孩子的天賦,注意到孩子適合什麼,然後在這個方向上給予孩子引導。這樣娃將來的成功機率會很高。
2)讓孩子堅持學習
不管孩子的天賦是怎樣的,讓孩子堅持學習這件事是必須的,不能有任何馬虎。讀書使人明智,知識學得越多,孩子的見識就會越多,自然對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好的判斷。
「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
3)三觀一定要正
最後這點也是最重要的,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有明確的道德底線,守規矩。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不然一個沒有底線但卻聰明過人的孩子,很可能是社會的災難。
錦鯉媽咪碎碎念
其實不管是《家有兒女》還是《快樂星球》的演員們,還是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選好自己的人生路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父母都需要幫娃做好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