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疑璽」上這「劣工圖案紋」著手
基於以下的邏輯,我認為「疑璽」上之「劣工圖案紋」具有優先考據的價值:
(1)不論是國璽抑或僅是一件普通玉器,其物主或設計人均不可能僱用了兩位極資深之琢玉專家刻劃雕琢文字及龍鳥紋飾後,又再僱用一位雕技極懸殊的新手玉工在其上加雕一些飾紋來貶低其玉器之價值,製造贗品的人士更不會採取如此敗筆之下策。唯一的合理解釋乃是其物主自己基於喜好或即慶或其他原因加雕於其玉器上。
(2)由於「疑璽」上之文字在初步考據後被認為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體字,而根據歷史資料,僅「傳國璽」雕有該文字,因此「疑璽」的物主若非是皇帝便是其後之收藏家。
(3)換言之,「劣工圖案紋」的雕琢者按邏輯推斷必然是任何一個期間擁有「疑璽」的物主,而該物主的身份由平民收藏家而至皇帝均有可能。至於物主加雕「劣工圖案紋」之目的由「心血來潮即慶發揮」至「密碼」的可能性均不能被抹煞。
(4)進一步而言,在上述的邏輯推斷下,「劣工圖案紋」的許許多多可能性中的確包括其是「秦始皇」親自雕刻的「傳國璽」密碼。由於以下之歷史資料,該可能性不應被視為空中樓閣。
①《玉璽譜》載謂:「傳國璽乃秦始皇所刻」。該記述可能是指「秦始皇所命刻」,但也可能指「秦始皇有份參與琢刻」。
②歷史(崔譜)有謂「秦璽」(「傳國璽」)兩面皆有文。歷史學家對該說法不知何解。事實上,崔譜可能是指「傳國璽」正面有文字,其紐之部份紋飾「內有文章」。換言之,歷史可能已暗示了「傳國璽」紐部另有隱蔽之含義或秘密。
③歷史有記載謂秦始皇登基時(十三歲)賽霄國獻予秦始皇神乎其技之琢玉名師烈裔而西胡則獻世所罕有及刻泥之刻玉名刀昆吾刀。換言之,秦始皇在少年時曾擁有刻玉名師及刻玉刀。在兩者兼備下,秦始皇理應受好奇心驅使而嘗試雕琢玉石之嗜好。在上述歷史資料下,秦始皇其雕琢玉石技能之可能性不可以被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