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專業歌手一樣錄製一首自己的單曲,出一張專輯,相信是很多音樂愛好者的渴望和需求,而電視選秀節目的火爆又刺激了這種需求。在北京有家名為O2的錄音棚,它幫眾多普通愛樂者圓了完美「好聲音」的夢想,開業僅三四個月就實現了盈利。
幫你園了「好聲音」夢想
說起《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選秀節目,喜歡唱歌的年輕人鮮有不知道的。對於他們來說,KTV裡暢懷盡興地歌唱,更多地帶有休閒消遣性質,能夠像參賽選手一樣拿著專業話筒站在舞臺上,或者像專業歌手一樣錄製一首自己的單曲,出一張專輯,相信是很多音樂愛好者的渴望和需求。選秀節目的火爆熱鬧某種程度上又刺激了這種需求。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會生長出商機。近幾年市場上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大大小小的錄音棚就是這種需求的產物。
在北京海澱區五道口華清嘉園小區,有家名為O2的錄音棚,它面向普通的音樂愛好者開放,幫他們打造出接近專業唱片裡聽到的完美好聲音。2012年3月開業後,僅三四個月就實現了盈利。目前,兩個合作夥伴正朝著做專業中高端錄音棚的更高目標努力。
對音樂愛好者開放
在居民小區裡,O2租用了200多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其中包括辦公室、錄音間、混音間、同期錄音室等。
喜歡唱歌的人對KTV都不陌生。與錄音棚相比,KTV更大眾化些,是一種娛樂,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消遣。而錄音棚通常面對的是一個專業群體。
據店主之一王天居介紹,與大家印象中錄音棚只面向專業歌手不同,O2更多的是服務音樂愛好者和獨立音樂人,同時給一些大型機構做外包。
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通常是翻唱歌曲。錄歌過程就像KTV裡唱歌那般,選完歌然後跟隨伴奏樂演唱,哪裡唱得不好可以反覆重來,這大概要花一個半小時左右。然後就是後期製作,主要包括音準處理、聲音美化、混響等。經過處理的聲音會達到一個比較完美的效果,接近我們在唱片裡聽到的聲音感覺。這樣就錄製出來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
獨立音樂人通常是原創,其作品的錄製基本屬於定製化製作。錄製過程要比較複雜,需要配備專門的製作人安排協調。
為達到接近完美的錄製效果,O2對整個棚體做了專業的聲學設計。拿錄音室來說,必須達到關起門來,在房間內說話聽不到回聲,是非常乾淨的聲音。為此,僅房間地面就做了三層隔音,最下面是5釐米的雙層隔音墊,中間是3釐米的隔音棉,最上面又鋪了3釐米的柔軟地毯。
專業的設備也是完美聲音的保障。O2的設備都是專業級的,「光是錄音棚裡的話筒就價值幾萬元」。
據介紹,開錄音棚以來,來錄歌或者製作專輯的既有當紅歌手也有獨立音樂人,有北京高校的校園音樂人,有喜歡音樂的上班族,也有帶寶貝錄歌的媽媽。平均年齡在20~30歲之間,男女比例均衡。其中主要群體是音樂愛好者和獨立音樂人,獨立音樂人佔比稍高些,
王天居介紹,現在一些選秀節目像中國好聲音等的火爆,也刺激了那些愛唱歌的人更願意來嘗試。
記者了解到,錄音棚的收費是以棚時來計算的,專業中端的錄音棚大概一個棚時350元,通常翻唱一首歌約要兩個棚時。
把業餘愛好變成事業
王天居是名音樂愛好者,早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就通過校園BBS的水木社區「卡拉OK版」,結識了一幫愛好音樂的朋友。因為那裡是清華的校園歌手和音樂愛好者匯聚的地方。
「那時家裡有個小設備,常有版上的朋友找我幫忙做音樂後期製作。」 王天居說,後來畢業了,這個音樂圈子也一直玩得很好。
大學裡王天居學的是工程管理專業,他自言音樂製作的很多知識技術都是自學的。畢業後他出國留學,朋友跟他說,咱們乾脆弄個錄音棚吧。於是2012年春回國後,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O2錄音棚。
對北京的錄音棚市場狀況,王天居有著比較深入的了解。他介紹,包括家庭工作室在內的各種類型、規模的棚北京大概有500家左右。他認為O2的優勢就在於:有一個自己的音樂圈子,並且非常熟悉圈子。
O2剛開不久,有個活動找到他們,請他們推薦一些好歌手錄一些歌唱視頻,這些視頻後來被放到視頻網站上,點擊率非常高。這批視頻裡,火起來的就有李代沫的《我的歌聲裡》和王上的《洋蔥》。
「視頻點擊量高,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推廣,很多音樂愛好者就是通過視頻了解我們的。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自然就會來找我們。在這個圈子裡,我們知名度挺高的。」
選址居民區不看重人流量
O2錄音棚棚址在海澱區五道口華清嘉園甲5號樓。五道口周邊聚集著清華大學、語言大學、地質大學、北航等十幾所大學,並且交通方便,有多條公交線路到達,城鐵13號線也有專門的五道口站。因此其人流量很大,年輕面孔尤其多。商業也發達,超市、書吧、酒吧、特色小吃、飾品店、服裝店、咖啡館應有盡有。
雖然華清嘉園小區有很多臨街的鋪面,但是錄音棚卻鬧中取靜,開在了居民小區裡。
談到為何選擇五道口時,王天居給出的理由很簡單:自己畢業於清華,這裡距離清華校園比較近。
至於開在小區裡的緣由,王天居如此解釋:「交通方便的前提下,房租儘量要低。稍偏遠些的話也不怕,畢竟錄音不是每天都去的行為,可能兩三個月就去一次,因此只要有地鐵或者公交可達即可。」
在王看來,人流量跟選址沒有太大關係,客流更多的是靠讓周圍朋友認可,靠圈內的口碑相傳。因此,傳統店鋪那種儘量選擇熱鬧的、人流量大的商業街、臨街等選址思路並不適合錄音棚。
據介紹,剛開始運營的時候,O2定位民用中端,是個100平方米左右的小棚,大概三四個月就已經實現盈利了。現在的棚則定位於專業中高端。
「做民用中端,主要是翻唱這一塊,當你做翻唱做得很好的時候,會不滿足,就想做得更好。喜歡嘛,就想挑戰一下,而不是出於商業考量。當然,投入大了,盈利期也會長些。但是我們不急於盈利,更多的是技術積累階段。」
音樂圈子比錄音棚更重要
王天居分析認為,在磁帶和CD剛剛出現的時候,正是音樂製作的黃金時代,不缺錢不缺機會不缺人,什麼都不缺。但現在,音樂製作處在一個不是快速複製的行業,每個錄音棚代表著一個音樂圈子。棚本身不重要,圈子很重要。而圈子的形成需要過程,需要培育,靠的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當然質變不是靠規模達到的,而是靠沉澱。
「如果連圈子都沒有的話,只是有一單生意做一單,那生意肯定是越做越少,最後做不下去。」
全方位服務讓客戶離不開你
「對客戶來說,每首歌都是他們的作品,他們從藝術創作角度,要達到打動人心等效果。而我們呢,客戶把歌曲託付給我們,是一種信任,你只要把東西做好,他就願意託付給你。」
王天居認為,本質上,音樂製作行業還是服務業,因此要有幫助音樂人完成他的音樂作品的服務精神,而不是強調我的製作很厲害。一個棚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服務精神,甘願付出,才能有圈子;有了圈子,才能產生商業價值。
「有時音樂人找到我們,處在一種很茫然的狀態,他就是想把這首歌做出來,或者出一張專輯。而其他的諸如想要什麼風格、找誰印刷、發行渠道等統統都不知道。本來以為我承擔的是音樂製作的服務,但後來發現,他什麼都來問我,實際上他要的是整個唱片公司能給他的服務,從選歌、策劃、找編曲、做伴奏、錄原聲、混音、做光碟、找印刷、發行等,全套的服務。」王天居說,本來,音樂人找他們是相信他們音樂製作的能力,結果發現,真正選擇他們的原因是他們服務了音樂人這麼一大攤事情。
創業分析與風險提示
前期投入:O2目前的定位是專業中端。這裡我們以更適合多數人開的民用中端定位做一個測算。對於民用中端而言,一個60平方米左右的兩居或者大一居即可夠用,其中20平方米做錄音室,其他用來後期製作等。按照五道口附近租金水平以及押一付三的慣例來算的話,前期租金投入大概要2萬元,裝修估算5萬元,設備投入8萬元,其他投入約5萬元,總計大概要20萬元左右。
利潤:一個民用中端的錄音棚每月主要支出包括租金5000元左右,人員方面,包含老闆在內,3人組合比較合適:一個偏技術,一個偏市場,一個偏行政。這一行業1~3年經驗的技術人員工資在4000~5000元之間。兩名員工工資支出估算10000元。這樣做一個錄音棚每個月的成本要15000元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要實現15000元的營業額才能保本。按照每月30天計算的話,平均每天的營業額要有500元,這樣就能不賠不賺。
需要說明的是,老闆的工資並沒有測算在內。
選址:錄音棚開在比較安靜的地方就可以,而且錄歌並不是要天天消費的行為,因此合適的店址不需地處商業街或者臨街,只要地鐵或者公交可以方便到達的地方即可。
門檻:做錄音棚有一個門檻,就是經營者不能僅從商業上去管理,還要懂得專業技術,至少錄音混音的技術要懂,會編曲的話更好。否則出現一些狀況時,比如技術人員認為自己做得挺好,但是顧客卻不認可,他沒辦法從專業上辨別,也就不清楚到底狀況出在哪。這不像話筒壞了可以修,機器壞了能檢測,音樂要靠耳朵去辨別,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有時要靠主觀感覺來判斷。
前景:KTV已經不太能滿足那些喜歡唱、唱得好的人的需求,尤其是85後、90後,對這方面的需求已經凸顯。具體而言,未來民用錄音棚市場會極度增加,然後服務等逐漸規範化;專業高端將慢慢淡出市場,除非是官方錄音棚;專業中端、家庭專業工作室等主要解決獨立音樂人的音樂創作和需求問題。這一格局會把音樂市場打散,市場變得去中心化,更加靈活、有特色。
風險:高品質音樂比較考驗人的審美,以及耳朵的辨別力,並不是擁有好的設備、一流的技術就可以做出來的。也就是說,做出高品質音樂與否並不取決於棚的大小,而在於人。這是經營錄音棚的主要風險。
推廣:主要通過活動或者大型項目合作的方式,比如參與北京各大高校的校園歌手大賽、音樂愛好者的翻唱比賽等,形式為提供音樂支持,或者提供評委等。參與活動能起到維護圈子的作用。
(責任編輯: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