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任何軍事裝備,都有一個服役期限。服役期滿之後,那就得退役處理了。
但是,這個裝備的服役期,是沒有一個確定標準的。許多人將服役期認定為是裝備的使用壽命,這其實是不對的。關於軍事裝備服役期限的確定,需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用壽命只是其中的一個參考因素之一。其他的還有技術壽命、經濟壽命以及規劃壽命。
首先所謂的技術壽命,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下裝備在科技上已經有著明顯的滯後,無法滿足當前的國防需求,那麼就存在一個退役的可能性,為新裝備挪地方。
這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戰列艦了。在大艦巨炮的時代,戰列艦一度是大洋的主宰。然而隨著航母在二戰中的初露崢嶸,戰列艦逐漸淪為過去式。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列艦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紛紛退役,給航母讓路。而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戰列艦都還是正值壯年,有的甚至剛下水不久。
比如曾見證過日本投降的密蘇裡號,其在1944年6月11日才下水服役,然而由於海戰的作戰樣式已經轉變,短暫的參加二戰後,基本就沒啥用了。雖然後來在韓戰中有過出場,但也乏善可陳。除此之外,其在役大部分時間,都是退居二線,當訓練艦使用。1958年,服役不到15年的「密蘇裡」號戰列艦退役,被放到了博物館充當展覽品。
當然了,後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美方的擴軍計劃,密蘇裡號和其他幾位古董兄弟被拖出來進行了現代化改裝,並參加了後面的海灣戰爭,但這已經是屬於改裝後的二次服役了,服役期限的另算。
其次是經濟壽命,其大致就是從經濟角度考慮,如果眼下的軍事預算,無法滿足裝備在服役期間的消耗,或者說存在著較大的不合理花費,那麼也是在退役考慮之列的。比如美國格魯曼公司製造的F-14「雄貓」戰機,這可是一款性能十分優秀的戰機,速度快、火力強,打得準,堪稱同時代戰機裡面的空中之王。當然,其帥氣的外表,更是堪稱藝術品一般的存在。
但與此同時,F-14的花費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後期的維護費用,其零件過於精緻,更換很麻煩。隨著冷戰的結束,美軍逐漸失去了對手,而F-14這個燒錢貨也沒有留著的必要了,是故馬放南山。
至於規劃壽命其實是一個更加模糊的概率,大致就是按照自身的軍事發展規劃,來合理安排裝備的服役期限。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即便裝備沒有落伍,也不費錢,也可能會被退役。比如說咱們中國海軍,近幾十年來發展迅速,裝備更新很快,軍艦下水如下餃子。但是,我們的海軍人才培養速度跟不上,海軍規劃的規模也比較有限,為了給新的裝備挪地方,那麼那些舊的裝備,就需要適當的退役。
這就好比我原本有一輛十萬左右的汽車,平時用來代步上下班,完全不成問題。但是後來我有錢了,換了一輛更貴更新的車,舊的肯定就得賣掉。因為我只需要一輛車,而且車庫裡面只有一個車位。
而這些退役的軍艦,很多其實使用壽命都還沒用完,雖然是二手裝備,但絕對是能用的,而且還好用。如果將其放到國際上,還是很有市場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軍事預算有限的國家來講,那無疑是理想的選擇。
當然了,歸根結底,這本質上還是一個需求性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國防需求,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你比如咱們國家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去守護領海,所以我們要造航母、弄大型驅逐艦 ,搞補給艦。而像蒙古國這樣的內陸國,人家連出海口都沒有,自然也就不需要海軍。
然而,這個需求也是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設定的。咱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年軍費上千億美元,而且工業實力雄厚,咱們有錢也有能力去支撐海軍發展。但是像一些實力比較弱小的國家,有國防需求,但軍費預算著實有限,那麼就得精打細算了。
買退役軍艦,其既可以滿足其國防需求,相對又比新軍艦便宜,何樂而不為呢?這其實就是一個買二手車的心理,又想錢花得少,又想開好車。
當前,咱們已經賣出了不少二手軍艦了,比如521嘉興艦與522連雲港艦,原本30年的計劃服役期限,其只服役了20年不到便退役了。其退役之後,被孟加拉海軍搶到手,當成了主力艦使用。
這兩艘都是053H3型護衛艦,艦長110米,滿載排水量2250噸,配備了防空飛彈,還有隱身外形的雙100炮和反潛火箭發射架。無論噸位還是火力,那都是孟加拉海軍現役裝備裡面最好的了。即便是放眼印度洋,那也不算什麼落伍的裝備,典型的物美價廉。
事實上,類似的事情,在世界上其他軍事大國中也有發生。比如說美國,不知道有多少不要的自己不要的破爛,被其他國家撿回去當寶貝。比如前幾年美國海軍「送」給越南的退役軍艦「摩根索」號,那是一艘「漢密爾頓」級遠洋巡邏艦,排水量3250噸,噸位上超過越南海軍現役的「浦項」級、「獵豹」級護衛艦等主力艦艇。
所以,咱們的退役軍艦,轉售他國海軍做主力,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兒。畢竟也要看買家是誰?
當然了,轉賣只是處理退役軍艦諸多方式裡面的一種,還有相當一部分的退役軍艦會被封存備用,或者改裝成非軍事用途,發揮餘熱。比如說把退役軍艦改裝成為海警的裝備,其實是咱們的拿手好戲。這種軍艦改裝而來的海警船,那可是非常吃香的,雖然被拆掉了武器裝備,但噸位和艦體強度擺在那裡,碰誰誰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