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恆這一輩子最愛也只愛魏瓔珞一人,但是在他最失意最痛苦的時候,陪在他身邊的不是魏瓔珞,而是富察府的一個丫環叫青蓮。
傅恆和爾晴成親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指定讓青蓮一個人出入他的書房,為他打掃。
他跟青蓮訴說過他和瓔珞的過往,曾因失去瓔珞在青蓮面前痛哭流涕過,也會跟青蓮分享瓔珞在宮裡生活的點點滴滴。
失去瓔珞後,只有在青蓮面前,傅恆才會卸下偽裝,敞開心扉,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在富察府,青蓮是傅恆唯一的解語花。
1,青蓮玲瓏剔透,善解人意
青蓮成為傅恆的解語花是偶然也是必然。
傅恆的書房說是書房,其實他的日常起居都在書房內,而青蓮不是傅恆一開始指定打掃書房的那個人。書房原先是一個小廝負責打掃,正巧那天小廝生病,青蓮就代替他去了。無巧不成書,就這一次就被爾晴碰上了,她大發雷霆把和傅恆夫妻間種種不如意都發洩到了青蓮身上,毒打了青蓮。
青蓮被打得傷痕累累卻還是幫傅恆藏起了他放在枕頭下的香囊。當她用鮮血淋漓的雙手把香囊捧給傅恆時,傅恆就決定以後都由青蓮負責收拾他的書房和衣食起居。
聰明的人都善於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青蓮並不知道香囊是當年乞巧節時瓔珞親手給傅恆繡的,但是看他小心地放在枕頭下,就猜到對他很重要,可見她是一個聰明又機靈的丫頭。
青蓮從沒見過魏瓔珞,僅從傅恆的隻言片語就知道她是一個聰明人,她跟傅恆說聰明人是無情的,她們知道往事不可追憶,只會一直向前看。傅恆很認同她得評價,因為她對瓔珞的評價客觀又中肯。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沒有朋友可以向之傾訴心事的人們可說是吃自己的心的野人。
青蓮在富察府的身份只是一個丫環,但是她懂傅恆,在傅恆心裡她就是那個可以傾訴心事的朋友。
最懂傅恆的人是富察皇后,但自從皇后故去,青蓮就成了傅恆唯一能訴說心事的人。
2,青蓮和傅恆是同一類人
爾晴婚後也曾扮演過一陣賢妻,傅恆也曾跟富察皇后表示過他會努力忘記魏瓔珞,好好跟爾晴過日子。
爾晴很努力,傅恆也給過她機會,可她卻始終無法走進傅恆的內心。
是因為她不夠聰明嗎?她在長春宮侍奉富察皇后六年,知禮儀,懂進退,察言觀色是她的看家本領,幫助皇后把長春宮管理得更是井井有條。
是因為她和富察傅恆不是同一類人。
因為不是一類人,所以對他的所感所思所訴始終不能感同身受。再加上她不懂愛,而且善妒,使得她變得更加的面目可憎,所以和傅恆才漸行漸遠。
青蓮說傅恆是活在過去的人,常常勸他要走出來。但是她自己何嘗又不是一樣。所有人都誤會她是傅恆房裡的人,只有她知道傅恆念著魏瓔珞,此生可能都無法忘懷,明知等不到,她卻還是心甘情願地留在他身邊陪伴他。
陪伴是最長情地告白。
傅恆默默守護魏瓔珞,青蓮也在默默陪伴傅恆。
3,青蓮才是最愛傅恆的那個人
青蓮的結局很慘,爾晴趁傅恆不在時送她出嫁,明面上幫她找了一戶好人家,但暗地裡卻把她賣到了暗娼館。她最終是吞金自盡的。
自盡之前她千方百計找機會見了傅恆最後一面,見到了她卻後悔了,她跟傅恆說:我一直在尋找機會想要碰上你,但真的見著了,又很後悔,不該讓你見到如此汙穢的自己。
這樣的矛盾只有愛到極致的人才深有體會,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夜華。
三百年後,夜華再見到白淺時,白淺卻失憶了。他既希望白淺能恢復記憶,因為舊時的記憶有他們甜蜜的回憶,又盼著她一輩子都不要記起,因為裡面也有讓她痛苦的往事。
之前在雜誌上有過這樣一道測試題:你覺得愛情,親情,友情哪個更重要,如果要排序的話你會如何排?
我猜魏瓔珞會把愛情排在最後,但青蓮卻會把愛情排在第一位。
魏瓔珞會為了替皇后娘娘報仇放棄傅恆,但青蓮的心中始終是傅恆第一。她臨死還在勸傅恆忘掉魏瓔珞,別在懷抱過去的夢生活,因為她希望他能過得快活。